3月10日,
祁阳县委书记魏湘江(左一)在祁阳教育局局长刘双顺(右一)、祁阳一中 校长邓振(右二)陪同下考察祁阳一中。(周群 摄)
7月16日,祁阳村镇银行举办书法作品慈善拍卖会,为50名贫困学子筹措学费。图为祁阳县委书记魏湘江捐赠的书法作品。(魏玉龙 摄)
祁阳教育闻名遐迩,2010年被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湖南省建设教育强县先进集体”;2012年9月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
祁阳历届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教育。
1月28日,新一届县委书记魏湘江到祁阳走马上任。1月29日,祁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的第一个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召开,魏湘江在会上响亮提出了要办老百姓最满意教育,并要求各级领导对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教育工作作出承诺。
参加会议的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双顺听到新来的县委书记在首次全县干部见面会便把教育放到第一高度,心潮澎湃,暗暗给自己鼓劲,一定全身心投入教育,规范教育秩序,填补教育空白,让老百姓真正从教育中受益,并把祁阳教育做成全县乃至全国知名品牌。广大教育工作者也备受鼓舞,备感自豪,真诚的关爱和持续努力换来了教育战线捷报频传:今年4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授予祁阳“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称号;6月全国高考,祁阳县一二本上线突破2000人,一本上线超600人,2人被清华大学、1人被北京大学录取,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同比增长30%以上,上线总人数,一二本上线率均居永州市第一,祁阳一中创湖南省单校招飞人数最高纪录,祁阳职业中专对口升学上线人数居湖南省第一。
8月,烈日炎炎,我们冒着酷暑对祁阳县委书记魏湘江进行了专访。
● 强县方略:教育+产业 ●
“祁阳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建设品质活力新祁阳要打两张牌:教育强县和产业强县,而其中的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魏湘江说。为使教育强县步步到位,祁阳成立了由财政、教育、人事、住建、国土、公安、卫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调度一次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解决教育重点、热点问题;县级领导定点联系1所以上学校,每年为联系学校办2-3件好事实事。将教育强县建设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镇乡街道及县直相关部门的教育职责,签订责任状,教育实绩成为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对重点教育建设项目还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的原则,层层紧抓落实。
“教育优先发展决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谁停留在口头上,谁就会耽误祁阳父老乡亲的下一代。”在教育投入上,魏湘江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4年,祁阳县整合安排各类学校建设资金12800万元,完成17所合格学校建设、23所薄弱学校改扩建、51所学校维修改造、7所镇中心公办幼儿园、187套教师周转宿舍等建设任务。而在此前,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从2008年的36641万元,增至2013年的76538万元,增幅108.9%,占全县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强。2008年至2013年,争取上级18394万元专项建设资金,县本级累计投入15193万元配套资金,积极吸引民间团体、爱心人士捐助20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合格学校73所;实施危改项目313个,拆除D级危房3万平方米,维修中小学校舍15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4.4万平方米。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农村学校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为了节约建设成本,节省建设时间,祁阳县采取了灵活性极强的措施:尽量减省相关税费、手续费,在最低收费的基础上再打3折;规划、国土等部门办理相关证照,只收取工本费;按照县里的重点项目来建设施工,简化各类审批手续。加强资金监管,设立专门账户,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挪用、克扣、截留、套取专项资金。
此外,引进广东增城松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对原陶铸中学进行改制,并整体搬迁,实行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一条龙办学,在校学生超5000余人。投资9000余万元,合并新建浯溪一中,西区明德小学,扩建龙山完小,创办民生小学。实施人民中心小学改造提质工程,利用原陶铸中学闲置校舍开办浯溪三中,三年新增城区学位近1万个。
与其他项目建设用地“斤斤计较”相比,祁阳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学校建设用地上,表现出格外的“慷慨”。2013年11月,县委常委办公会议决定将原中南制药机械厂部分政府划拨土地划拨给祁阳一中用于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在2014年9月5日召开的全县议教会上,又重点研讨了划拨16亩空地给西区明德小学扩大办学规模,无偿提供建设用地300亩,在经开区新区新建县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小学各1所及教师周转宿舍,征收部分土地用于祁阳一中出行通道和教师公租房建设等。
教师编制安排也是如此。祁阳深入开展清理吃“空饷”专项行动,尽力调剂增加教师编制。2014年,该县计划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61名,其中教育系统教师及财务人员就占211名,还申报了特岗教师170名,另接收公费定向培养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3名,选派27名优秀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免费师范生培养,不断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
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还有,为了让50位贫困学子解决学费问题,7月26日,县委书记魏湘江、县长周新辉出席了祁阳村镇银行举办的书法作品慈善拍卖会。魏湘江亲自书写并捐赠了一幅书法作品。当晚共募得捐款25.56万元,并现场捐赠贫困学子。
目前,全县上下都把教育强县当作第一方略、第一事业、第一责任,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大好局面。教育的发展也反哺着祁阳经济的进步,该县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农业产业化势头强劲,成功跻身湖南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县域经济实力挺进湖南省20强。
● 尊师重教 净化校园环境 ●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魏湘江一脸深情地说,“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创造条件搭建教师成长发展的平台,净化校园环境,让教师安心教书育人,更有尊严地工作生活。”
祁阳近三年投入4.9亿元,确保教师政策性津补贴、福利待遇与党政干部同安排、同标准并优先发放。设立每年100万元的“政府教育奖励基金”,重奖优秀校长、教师及重教功臣。设法筹集400万元专项经费,加大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明星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评选表彰和宣传力度。每两年召开一次“教育表彰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为获奖校长教师佩戴红花。2013年5月,祁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定期发放30-260元/人·月农村教师交通补贴的基础上,县财政每年再安排100万元农村偏远小学骨干教师特殊津贴,让农村教师安心努力工作。各乡镇、各学校也拿出各自的办法。学校所在地的村委会更是打出了“情感牌”:逢年过节都会看望慰问教师,报销教师平时探亲的往返交通费,为特岗教师装空调、安监控,对获得各级奖励的教师,村里给予奖励等。
“教师成长工程”是县领导关爱教师的重要载体。祁阳为每位教职工建立了健康档案,定期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全面体检。建立科学的教师流动机制,打通小学、初中、高中之间教师流动的通道,变“学校人”为“系统人”。持续推进“考试+考核”的教师进城方式改革,树立以德才和实绩定取舍的正确用人导向,人尽其才、人适其岗。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不拘一格选聘中小学校长,只要工作出色,师生社会认同,小学校长也可破格提拔到初中校长或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的岗位,并优胜劣汰,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积习。完善教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师生测评活动,由学校根据德、能、勤、绩及学生满意度等情况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聘用、转岗分流、评优晋职、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等重要依据。还把“培训学习”作为最好的福利发送给教师。开设“祁阳教育讲坛”,定期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学者、名优校长教师等进行讲座报告交流。每年选送300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参训率、结业率、优秀率均居全省前三名。
为净化校园环境,魏湘江祭出了不少“利器”。如严格教育检查准入制,杜绝各类涉教部门乱检查、乱罚款;强化部门联动,每学期组织公安、工商、文化、卫生等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4次,齐抓共管。此外,印发安全和禁毒教育宣传单36万余份,督促中小学生进行防踩踏、防震等紧急疏散演练近500场,排查和整改学生用车(船)等较大安全隐患746处,完善安全设施307处,安全护送学生15万余人次,实现了校园安全工作零责任事故目标。同时,加强人文关怀、政策宣传和稳控工作力度,妥善处置原民办教师、2007年参保幼儿教师及退休教师等群体信访事件40余起,确保了教育大局和谐稳定。今年高考前夕,魏湘江深入祁阳各考点,督查学校高考安保情况,勉励工作人员打造“平安、温馨、阳光”高考。
● 均衡发展 重视职教和品牌 ●
“农村有句俗话,家里要和谐,必须一碗水端平。”魏湘江风趣地说,“教育要发展,也离不开均衡,在均衡的基础上,又要着重发展品牌教育和与民息息相关的职业教育。”
绿色的草坪,精致的花坛,平整的路面,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再加上完善的教学设备、个性化的学校社团楼和楼上“舞蹈室”、“劳技室”、“美术室”、“乐器室”等等,这些似乎只会出现在城市学校中的一切,此时却真实地出现在了农村学校。这是笔者在该县大村甸镇中心小学看到的情景。
临时赶来的王高校长,就像一个刚刚装修了新家的主人一样,兴致勃勃地介绍着眼前的一切。从他自豪的语气上,我们不难读出他对学校现状的满意。他说,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县委、县政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努力,离不开政府100多万元的硬性投入。这只是祁阳县均衡办学条件的一个缩影。
“硬件”的升级换代只是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方面,魏湘江更看重城乡学校办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祁阳积极完善从小学 、初中到高中的一整套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持续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和质量核心地位。小学突出“雏鹰争章”活动这一主线;初中以学生平均合格率为重点,推行同级学校分类评价制度;高中学校则狠抓“一年高考全程抓”和“一年高考三年抓”战略。
课堂是最重要的育人阵地,该县向全县教师发出了以“构建高效课堂”为旗帜的课改动员令!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队,走出去,请进来,以触及心灵的真知灼见唤醒教师的课改热情。课改需要资金扶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来县教育局现场办公,决定在2013年100万元的基础上,自2014年起,每年预算安排课改专项经费200万元。初中学校课改稍显滞后,县教育局又制订奖补方案,组建“名师工作室”,强力推进以小组建设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和班级管理改革。尽管各个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尽相同,但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在课堂上,“我”是主人,参与了,动手了,有兴趣了,信心强了,真学会了,更快乐了!
另外,大力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活动,各中小学校立足校情,灵活自主选编国学校本教材,既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又破解学生“两语”瓶颈。
品牌教育人人向而往之,魏湘江介绍说,祁阳正着力打造两大品牌学校群。一是高考品牌群。坚持以常规管理为基础,以教研教改为支撑,以对外合作为突破,支持百年名校祁阳一中探索优尖学生培养模式,在空军招飞、高校自主招生上下功夫,进入全省名校第一方阵,争创全国高级中学前1000强,带动祁阳二中、祁阳四中、陶铸中学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奋勇争先、跨越赶超,齐力将高考打造成祁阳百姓最引以自豪的闪亮名片。二是特色学校群。冲破“千校一面”的桎梏,每校至少“办好一个运动队和一个文艺社团”,每个学生“落实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打造管理精细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学科活动特色、体育音乐特色。县职业中专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七里桥镇中学的器乐教育、肖家村镇中心小学的“道德银行”、下马渡镇中心小学的“阳光大课间”等一批精品喷涌而出,浓郁的校园氛围和“一校一品牌”成为祁阳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重视职业教育是魏湘江一以贯之的作风。他告诉我们,在永州蓝山县工作期间,他就创造了享誉全国的“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今年来祁阳后,他短期内两次去职业中专现场办公,研究和解决问题,建立完善“政府统筹、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加强县职教中心统筹。统筹专业建设,着力打造2-3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统筹招生工作,确保普职分流比达1:1;统筹教学管理,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力争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加快县职业中专建设。每年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上,推进县职业中专学生食堂、塑胶运动场、培训楼、综合实训楼等职教基础能力建设,县职业中专在校学生保持在6000人以上,确保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中职示范校评估验收。
● 普惠教育 最大的民生工程 ●
“建设教育强县的本质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现实追求。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们‘有学上’,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上好学’、‘都学好’,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更加普惠的教育。”对于祁阳教育的发展与未来,魏湘江有着清醒的认识。
目前,祁阳教育尚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教育投入总体不足,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不强;薄弱学校改造任务艰巨,城区义务教育学位相对紧张;教师教育教学手段滞后,职业倦怠感强;课堂教学改革徘徊在试点阶段,覆盖面不广;各中小学校师资配置亟待优化等。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魏湘江表示,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经济教育和谐共进、维护教育公平均衡为立足点,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打造教育高地,办好人民最满意教育。
立足各类教育协调共进。一是以“公办示范、民办补充、多元联办”为方向,未来3年,新建、改扩建15所镇村幼儿园,完成37所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任务,创建民办普惠园65所;积极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创建1所省级公办示范性幼儿园。二是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坚持以改造农村村小、教学点为主抓手,突出“两场(墙)”(即围墙、操场),“两堂”(即食堂、澡堂),“两室”(即功能室和室内活动室)建设,全面改善78所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合格学校美化、文化建设力度;充分挖潜扩容,力争每年新增城区学位3000个以上,解决农村学校“太弱”和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县特殊教育学校今年秋季招生入学。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保持在100%、99%以上。三是优质发展普高教育,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思路,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做出叫得响的名牌和品牌。四是以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远程教育,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县城,打造“品质活力新祁阳”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经济教育和谐共进。一方面,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建设经济强县,为建设教育强县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撑。另一方面,紧紧抓住永州建设“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大好机遇,将职业教育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入围首批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和创建国家级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为契机,加快组建祁阳职业教育集团,多层次、全方位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深度融合,建设好电子与信息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一批示范性特色专业,努力形成“园中校、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格局,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多样化技能型人才,让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
立足维护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扬谷”。祁阳实行“五大战略”维护教育公平均衡。
扶贫帮困战略。坚持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相结合,通过“减、免、捐、垫、补、贷”等措施,开辟特困生入学“绿色通道”;实行校长教师“一带三”、非留守儿童“三帮一”结对帮扶机制,对4万余名留守儿童给予学习、生活和心理疏导帮助。
短板提质战略。进一步加大对公办幼儿园及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探索实行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制管理,着力从“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实现城乡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真正使“短板”不短。
品牌引领战略。按照“夯实基础,打造特色,铸就品牌”的要求,以特色办学打造品牌学校,用品牌学校构筑教育高地,鼓励学校培育、提炼、推介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用品牌引领教育发展。
人才强教战略。进一步深化干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引进和培养环境;加大干部、教师培训投入和工作力度,强化校本培训、网络研训,持续提升校长办学水平和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积极探索教育家型校长和教育家型教师的成长路径,打造教育人才高地。
信息化带动战略。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应用、服务驱动”的总体思路,分两年投入1.2亿元,整体推进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目标,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发展好经济,不断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多渠道确保教育优先发展,让产业富足祁阳人的口袋,教育富足祁阳人的脑袋,这既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的祁阳教育梦想!”奔跑在追梦路上的魏湘江,脚步从容,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