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在武汉的湖南放排人[图]
2012/12/25 14:24:22[稿源:红网-潇湘晨报][作者:刘海波][编辑:陈茜]
(《湖北武汉全图》,清光绪二年(1876年)海云垒画馆绘制。湖南“移民”聚集的白沙洲、鹦鹉洲、宝庆码头,均位于汉江边,为滩涂广阔、水流平缓的方便停排处。)
(汉阳,汉江入长江口,昔日宝庆码头,进出港口的船只占满了江面。这张图片出现在武汉收藏家万学工收藏的riben明信片里,具体拍摄日期不详。)
(12月9日,武汉市汉口区宝庆正街,老街上聚居着湖南人后裔,除了这条街,周边还有几条街也以“宝庆”取名。)
撰文/刘海波 摄影/朱辉峰
长江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竹木产地,明清时期,湖广地区逐渐形成以武汉为中心的竹木市场。湖南盛产的湘杉、楠竹,经湘、资、沅、澧四水,过洞庭湖,顺长江而下抵达武汉,由此形成一条湖南排工的放排来汉之路。
明代武昌城外西南江滨的金沙洲,是较早的木排停泊点,后被江水冲蚀。清道光年间,有湖南安化、益阳商人,开始将木排顺流放至鹦鹉洲,经营规模扩大后,部分湖南排工留守洲上,从事起排、装卸。至清末民初,武汉竹木市场达到鼎盛,来自湖南新化、安化、桃江、祁阳等地的排工及其后裔聚居于鹦鹉洲、白沙洲、宝庆码头三地,鹦鹉洲上竹木帮会林立,称“五府十八帮”,抗战爆发前,宝庆街被称为“新化第一县城”。1954年湖南洪灾,宝庆街再次吸纳了众多逃难投亲的湖南人。时至今日,这群湖南移民,在经历窘境、冲突之后,已渐渐融入逾千万人口的大武汉。他们的故事和现状,在不可逆的历史中,值得我们追寻和记录。
2012年12月8日,湖湘地理踏访白沙洲、鹦鹉洲、宝庆码头,在“人文武汉守望者”志愿者群体的协助下,寻找昔日来汉的湖南人后裔踪迹。
“汉阳有个鹦鹉洲,日晒黄金夜不收。武昌有个白沙洲,停泊木排往下游”。——《排工歌》(《白沙洲芦家》罗时汉著)
最早定居鹦鹉洲上的湖南人,是负责起排、装卸的排工
“鹦鹉洲,日晒黄金夜不收”,一句武汉俗语,道出了清末民初时,汉阳鹦鹉洲上的繁华。
历史上的鹦鹉洲,原临近于武昌一侧的江中,唐朝诗人崔颢题诗为证,后此洲渐没江中。乾隆年间,汉阳又有新沙洲淤出,初名为补课洲,后归属汉阳,恢复了鹦鹉洲之名。同治年间,鹦鹉洲与汉阳江岸连成了一片。
清末民初,湖南的木排顺江而下,抵达武汉时,需要寻觅滩涂广阔、水流平缓的地方湾(停)排。“当年武汉的优良港口多在汉口汉江一带,但它们多为商用,船舶众多,大批的木排根本无法靠近”,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张笃勤介绍。
竹木商们需要另觅新的码头。
此时的鹦鹉洲因常年淤泥冲积,面积扩大,留有大片滩涂。一些安化、益阳的竹木商人遂将竹木囤积洲上,并用木排的边角余料搭建窝棚暂居,称为“树皮棚子”。这种方法纷纷为其他竹木商所效仿。鹦鹉洲及上游武昌的白沙洲,都成为湖南竹木商们的囤货基地。
最初,洲上的竹木售罄时,商人会将窝棚一并卖掉,轻装返程。随着竹木生意规模逐渐扩大,不少商人改为留棚销售,许多湖南籍的排工留守洲上,负责起排、装卸等工作。他们是最初定居洲上的湖南人。
“一般放一次排需要40-50人,顺利抵达可以有200多两码子木材”
“我们冯家这一支,就是我爷爷从祁阳白水河放排过来的”,12月9日上午,家住白沙洲下堤前街42号的冯梅生老人,跟我们讲起了父辈放排的故事。老人今年87岁,在白沙洲上长大,“一手放排技术是跟父亲学的”。
放排人在山上将树木伐下,修剪枝丫后,拖入附近小河河堤上。在这里他们将木材扎成一方方小排,用碗口粗的篾缆拴好。等到四五月间河流涨水,就是放排的时候。木排顺流而下,在汇入更大的河流,如白水入湘江,湘江入洞庭时,都需要“改排”,即将小排扎成大排,以抵御更大的水流冲击。
扎排有技巧,放排也有讲究。“若你基本功不好,在排上站都站不稳”,因木排在水中浸泡日久,上面会形成一层淤垢。
水上行排过程中,排工们都听鼓声调度,进退转弯。打鼓的人因而被称为打鼓佬,“在排工中地位很高”。每个排工都善使爪钩和敞钩两种工具,爪钩长约一人高,一头装置有尖喙。使用方法如锄头一样,当木排在湍流中摇摆不定,有脱离掌控的危险时,排工会挥起手中的爪钩,扎中木排,将其拖离险境,因此爪钩又叫“捞钩”。敞钩长约一丈,与爪钩相比,多了一个长矛状的尖刺。这是在长距离情况下钩戳木排的。
老练的排工眼神准,膂力足,爪钩和敞钩就是他们放排的臂膀。
“放排讲究有风就不起排,最忌讳大风的天气”。冯梅生回忆,父亲一次放排时,曾在洞庭湖遭遇大风,那是一次“大劫”,所有的排都被打散,木材商损失惨重。“一般放一次排需要40-50人,顺利抵达可以有200多两码子(1两码子约1.4立方米)木材”。郴州、永州等地盛产的湘杉,材质坚韧,纤维密实,树身上下粗细基本相同,“越拖得远,越卖得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