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路-古塔-廋马

[复制链接]
查看: 2919|回复: 22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3 23:2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道西风瘦马
abIMGM0197.jpg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08: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那马是请来的吗?{:soso_e12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11: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5115副本.jpg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1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诗意啊!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12: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祁阳省白果市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13: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果市????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17:39: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塔究竟是做什么的?求大神科普。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4 22: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5 1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塔一般立在路边,不知道是什么用途?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5 11: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头大水牛吧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5 12: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塔做啥子用的?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5 16: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古道有西风还有瘦马,还有人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7 17: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7 18: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地方不错。就是太穷了。一点不方便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7 21: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招兵 发表于 2012-11-7 18:38
我去过。地方不错。就是太穷了。一点不方便

果是白果市哪个位置乃?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8 08: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海 发表于 2012-11-4 17:39
这种塔究竟是做什么的?求大神科普。

这叫“惜字塔”,作用与字面相反,古时专用来烧废纸的。

点评

谢谢邓老师指教。  发表于 2012-11-8 14: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8 08: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写有字的废纸。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8 12:2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白果市街再往里面走点那个村里田垅边,几年前去那见过{:soso_e10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8 14: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于海 于 2012-11-8 14:19 编辑

惜字塔来历:
    宋时,王沂公之父爱惜字纸,见地上有遗弃的,就拾起焚烧,便是落在粪秽中的,他毕竟设法取将起来,用水洗净,或投之长流水中,或候烘晒干了,用火焚过。如此行之多年,不知收拾净了万万千千的字纸。一日,妻有娠将产,忽梦孔圣人来分付道:“汝家爱惜字纸,阴功甚大。我已奏过上帝,遣弟子曾参来生汝家,使汝家富贵非常。”梦后果生一儿,因感梦中之语,就取名为王曾。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宋朝一代中三元的,止得三人:是宋庠、冯京与这王曾,可不是最希罕的科名了!谁知内中这一个,不过是惜字纸积来的福,岂非人人做得的事?如今世上人见了享受科名的,那个不称羡道是难得?及至爱惜字纸这样容易事,却错过了不做,不知为何。

惜字塔产生原因:
      受科举制度影响,古人认为文字是神圣和崇高的,写在纸上的文字,不能随意亵渎。即使是废字纸,也必须诚心敬意地烧掉。《二刻拍案》卷一开篇诗曰“世间字纸藏经同,见者须当付火中。或置长流清净处,自然福禄永无穷”。惜字塔依史料所载始建于宋代,到元明清时已经相当普及。惜字塔通常建造於场镇街口、书院寺庙之内、道路桥梁旁边。有些大户人家亦在自家院内建有惜字塔。武平城北李氏宗亲理事会2004年3月编修的《李氏族谱》中记载,清朝中期李氏先祖已有敬字惜纸的风尚,“居恒敬惜字纸,拾即焚炉,其崇文爱士,已见一斑”,而且经常性地到县试考场捡拾字纸,“每值县试,必亲送子弟入校场,后提筐至各号拾字纸焚于库内,其敬惜字纸如此。”
     有些塔龛中供奉仓颉、文昌、孔圣等神位,并配以相应的楹联与吉祥图案。


2008年3月18日在湘江边拍到这样的塔

DSC02150.jpg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11-8 2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年代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