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古香,字起今,汉族,1869年出生,广西柳州市人,清末举人。嗜古今兵法,1906年入广东陆军将弁学堂深造。
刘古香青年时代看到清政府专制腐败,丧权辱国,同时受孙中山“推翻满清,建立民国”的革命思想影响,认为“非革命,无以救国家、兴民族”。1907年2月,刘古香在香港与钱权(柳城人)经姚雨平(民国建元粤军北伐总司令)介绍加入同盟会。他深受孙中山、黄兴信任,即奉派回广州于人塘街廖氏书屋暗设会党机关,吸收革命同志,旋又奉派入广西,联络梧州、柳州的清防军及各地革命会党。刘古香在柳州以办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
柳州学堂未成立之前,刘古香协助邓成绪(柳州人)创设“龙城求是学会”,并担任体操课教员。1906年、1907年假期回柳,协助创办柳郡中学堂(柳州府官立中学堂)、马邑(马平县)高等小学堂,历任劝学所总董兼学堂经学、国文、体操等课教员。致力于国民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王植槐、刘震寰以及李德山、柯汉资、梁润生、郭干臣、李子廷、杨秀芝、王干廷、杨瑞池、莫显丞、熊少丞等皆相继由刘古香与邓宝书介绍加入同盟会,开展革命活动。后来他们均成为柳州独立革命的骨干。
1908年5月,刘古香受命从广州回广西,与刘崛、黄日初、甘乃纲、陈勉生、苏无涯等同盟会员在梧州三角咀西医院举行秘密会议,决定先在梧州举事,浔州、柳州、桂林随起响应。会后,他即回柳进行布置,召集许子林、董豁然、刘福卿、刘静三、刘瑞麟等在拉堡葛婆庙召开秘密会议。这次密会,被警察局局长张玉麟侦悉,报请知府杨道霖下令缉捕,此时三角咀会议密谋的事亦被察觉,梧州知府李开先正在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局势逆转,刘古香与李德山、李子廷等下广州去香港。
1909年,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是指挥南方革命总机关,广西革命党人行动更为周密。6月,刘古香与甘乃纲等由香港回柳州联络防军长官陈晓峰、张铁成、卢笙白、黄岱等,拟先取柳州、继攻桂林,并取得了担任桂林新军的冷御秋等人同意,集结民军千余人于柳城太平圩和四十八弄一带,伺机暴发。不料被右江镇总兵李国治发觉,即率大批清兵围攻,双方激战四昼夜,民军不敌被迫撤退至苗山,陈晓峰愤而自杀,刘古香与部分同志星夜步行至石龙搭轮船去广东。刘古香离柳时,将工作交王植槐主持,特别要刘震寰负责组织民军。刘震寰以其家财作经费,组织人员向来宾、迁江、忻城、雒容、象县(今象州县)各地绿林运行,积蓄革命力量,同时开展对清军各级军官的策反工作。刘古香夫人马电勇敢有谋,负责筹集军需,并联络四方会党,运动绿林,又通过清军官家属做他们的策反工作。
1911年初,香港成立革命统筹部,联络南方各省,指示各地同盟会负责人积极准备策应广州起义。黄兴派刘古香负责选拔广西志士20人为先锋,准备攻打广州督府。刘古香即与柯汉资、钱权在广州市旧仓巷芙蓉里4号暗设联络机关,开展活动,指派李德山回广西邀来韦统铃等20余人。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同盟会在广州起义,刘古香率领李德山、钱权、王植槐、郭干臣、韦统铃等广西的同志共约30人,随黄兴从小东营进攻总督府(衙门),尽歼其门卫。不料,清政府的援兵很快赶到,起义军弹尽无援,李德山等7名广西志士壮烈牺牲。刘古香和部分同志分别从大南门、大东门冲出,乘小艇过河南,次日早上乘轮船出港。
刘古香到香港,在同盟会南方支部参加筹款和购买武器工作,他动员从南洋回国的华侨殷商捐助了10000多元支持同盟会。
武昌起义后,刘古香和姚雨平奉命入广州布置新军反正。11月9日,他与胡汉民、姚雨平指挥新军光复广东,胡汉民任广东都督,刘古香任都督府秘书长。同日,柳州宣布独立。之前,同盟会会员钱权、王冠三、宋洪、柯汉资、郭干臣、王干廷等数十人集议决定:一面指挥民军集结压境;一面通过亲友关系向清官兵策反,如宋新洲通过朱子垣之妻陈文说服防营分统陈朝政,蔡劲柏通过刘月卿说服防营帮统刘炳宇。当时右江镇台兼防营统领陈鸿初实力已为陈分统、刘帮统等掌握,就向陈鸿初陈述利害关系。同时王冠三、宋新洲、郭干臣、王干廷等则手执武器进入各衙门威胁,右江道台沈炳炎、柳州府知府高墨霖、马平县知事万荣龄只求脱身,皆愿听从独立。同盟会随即决定在柳郡中学堂(今中山东路市文化大院内)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柳州独立。大会通过了成立“右江国民军总机关”的决定,王植槐为总机关司令官,并迅速建立起以同盟会员为主体的新政权机构,发出通电宣布独立。王植槐还致电广州,请派刘古香回柳主持工作。当时广东革命政府为加强革命党人在广西的力量,即派遣柳州革命派人士中最有威望者——刘古香,随两艘浅水兵轮于1911年11月13日回抵柳州,主持右江国民军总机关军政事宜,并带来几十名华侨敢死队,全部配备炸弹和手枪,准备参加北伐。
1911年11月28日,右江国民军总机关改组,成立右江军政分府,刘古香任分府总长,并取得广西军政府确认。当时,融县(今融水、融安县)知事张礼干及其警备大队长焦盛贵有反对独立的形迹。刘古香查实后,即派人与该县士绅及各乡团练联络,组织成立融县民军办事处。12月1日,柳州民军与融县民军合力对付融县顽抗势力,予以平定。随即宣布融县独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同一天,刘古香在柳州就任广西右江军政分府总长。同时革新军民政务,派出朱奇元、邓宝书、邓士瞻、黄坤、王宏猷分任迁江、融县、怀远、罗城、马平等县知事,钟尧勋任柳州警察局局长。
1912年3月,怀远与龙胜边境土匪活动频繁,刘古香率队前往处理,并与省防军在古宜会师。刘古香主持剿匪,剿抚兼施,吴吉彪及吴国泰就抚;然后以计擒获李林红、张三嫂、梁月初,交刘统领一一正法;余匪王均臣、杨大林恃险顽抗,卒被次第平复。
此役,刘古香为巩固柳江革命根据地,主动采取措施,招抚绿林,壮大民军队伍,肃清匪患;知县邓士瞻(柳城人)协力善后,恢复地方秩序。
陆荣廷任广西都督以来,整编军队,将包括民军在内的所有全省武装力量置于自己控制之下。1912年2月26日,陆荣廷电令柳州、梧州、龙州军政分府于3月1日撤销,原分府总长改任统领。刘古香任第五统领(统兵1000余人,也就是广西境内仅存同盟会掌握的武装)。百色设镇台后,令调刘古香为百色总兵。刘古香置之不理,仍继续训练新军,加强治理右江各县行政,掌握革命实力。
当广西独立之初,同盟会中曾有人提出请省参议会推选刘古香为都督之议,终因实力不足与陆荣廷抗衡失败而作罢。部分柳州同盟会员认为广西宣布独立时,陆荣廷态度暧昧,对邕、梧、浔、柳等地革命党人肆虐,曾提出驱陆口号。因此,陆荣廷对柳州方面的革命势力十分嫉恨。袁世凯称帝后,陆荣廷拥袁据桂。孙中山发起讨袁的二次革命后,陆荣廷对柳州革命组织进行分裂,收买柳州府长(即知府)王狮灵和刘古香从绿林中招安的沈鸿英,王狮灵与沈鸿英亦以陆荣廷附袁势大而变节投靠。柳州实际上已在陆荣廷势力控制之下。
1913年7月初,孙中山、陈炯明分别由香港、广州来电,促令响应二次革命。7月12日,二次革命爆发,柳州革命党人毅然树起二次革命讨袁大旗。当刘古香同意响应广东起兵讨袁时,柳州革命派处境已日趋险恶。外是拥袁军阀陆荣廷据南宁、陈炳焜据桂林,两面夹攻;内有王狮灵、沈鸿英叛变投靠。但刘古香不畏艰险,仍继续开展讨袁活动,取得了讨袁军信任,予以饷械支援。不久,柳州革命形势急转直下,刘古香不顾自身安危,不做逃避打算,当部下兵变之际,刘古香的夫人马电及儿媳杨澧丧于乱枪中,刘古香越墙伤足,被沈鸿英软禁。陆荣廷接王狮灵密报,于10月9日专程抵柳,沈鸿英将刘古香当做战俘献给陆荣廷。陆急电袁世凯请示,袁复电将刘古香就地枪决。
10月13日,也就是刘古香临刑的当天,陆荣廷设宴款待刘古香,席间问刘:“你有何话说?”刘怒斥陆说:“沈鸿英是我一手栽培起来的,今天为你帮凶而杀我,将来沈鸿英同样可以杀你!”然后昂首阔步走向刑场,从容就义,时年44岁。
刘古香是柳州历史上一位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他加入同盟会后,始终追随孙中山和黄兴领导的民主革命,在柳州首举义旗,推翻清王朝在柳州的统治;在二次革命斗争中,“为革命而牺牲成仁,浩气长存,千秋共同瞻仰”。刘古香在柳州就任广西省右江军政分府总长,所实施的革命措施是进步的,不愧是一位杰出的民主革命领导者,功在民国,名传后世,地方史称“刘的英名永列在中国国民革命史内”,为人民所敬仰。1935年,国民政府西南政务委员会明令褒扬刘古香“忠勇义烈,久著勋劳”。柳州人民为缅怀这位民主革命先烈,曾将兴仁路改为“古香路”(今曙光路),以示纪念。
(柳州市政协文史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