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湖南祁阳县:打造基层乡村治理新样本

[复制链接]
查看: 585|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0-12-15 14: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到家长里短,大到信访稳定;小到一家一户卫生,大到人居环境改善;小到个人致富,大到乡村经济……农村治理短板多、难题多,需要着眼于夯实基层基础,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

1608001639602.jpg

全国文明村祁阳竹山村

近年来,湖南省祁阳县紧紧围绕强化农村治理、推动农村事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工作村为主”的工作方法,且贯穿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基层特点和规律的乡村振兴新路,有效回归了村民自治本位,夯实了基层治理基础,取得了明显成效。

湖南祁阳县委书记周新辉认为,“我们推进工作村为主,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乡村美起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人人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打造基层治理“祁阳品牌”

“当初决定集中建房的时候,可是闹出了不少矛盾。”回想当时的情景,七里桥镇丁庙湾村村支书丁有文感慨地说,为建设美丽乡村,解决村民建房用地难,丁庙湾村决定统一规划、集中建房。对于这一举措,有部分村民很不理解,想方设法阻工。

面对这一情况,该村没有强推建房方案,而是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做出了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的转变,全力推行民主管理村为主,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民事民办,最终通过协商表决的方式使得集中建房得以顺利进行,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村里建设的积极性。

1608001656722.jpg

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集中建房样板村

丁庙湾村集中建房事例充分反映出祁阳推行“工作村为主”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激发群众以我为主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坚定了各村(社)依靠自身力量建设美丽乡村的决心。

2017年以来, 祁阳县推行“工作村为主”做法,将原来以乡镇(街道)管理为主的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经济发展、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安全生产、民主管理、征拆安置、美丽乡村建设9大类任务,分解落实到村一级,构建“主导在县、主抓在镇、主动在村”的工作格局。

“工作村为主”是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益探索,已经成为祁阳县委的一大工作品牌。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省委深改办、省农业农村局等领导多次到祁阳调研,给予了充分肯定。

通过推行“工作村为主”做法,今年以来祁阳县委在现有基础上,借鉴吸纳各地经验,出台《全面推行乡村治理“村为主”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乡村治理组织建设工作等6个子方案》《乡村治理“村为主”工作机制考评办法》等“1+6+1”组合文件,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坚持党建引领、依靠群众、富民强村、三治融合、守正创新,全面推行“党建引领、服务为先、三治融合、以村为主”的乡村治理“村为主”工作机制。今年来数据显示,全县共计投入资金21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22个、村级便民服务站560个,举办业务培训4期、培训基层公共服务人员610余人次。各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受理办件53.5万余件,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受理办件87.2万余件,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祁阳乡村治理“工作村为主”的创新经验是以“县统筹、镇负责、村为主”的方式,解决了乡村治理中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中梗阻”和“最后一公里”的老大难问题。祁阳乡村治理“村为主”的实践模式,使村民自治组织真正回归自治本位,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把农村社会治理的责任压实到了基层,走出了县、镇、村分工合作共建共治的新路子,把“以民为本”执政理念落到实处。

祁阳县将“工作村为主”作为联镇县级领导重点工作,纳入镇(街道)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把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政绩与驻点和所在村的“工作村为主”开展情况进行挂钩,同安排、同部署、同奖惩。

正是将村干部的政绩与实际工作向结合,目前,祁阳全县依托省市县三级 39 名科技特派员,承担或协助参加乡村振兴项目6 个,引进新品种14个,42带动农户致富 4500 余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星火燎原”计划,选送1200余名青年农民赴道县工贸中专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学员学成回乡发展种养项目300个,带动致富3000余人。

周新辉始终坚持认为,“下一步,祁阳要以更强自信、用务实举措推进‘工作村为主’,努力打造全省、全国基层治理‘祁阳品牌’,为争当全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选好“领头雁”,培育“生力军”

乡村治理,关键在组织。乡村治理须重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这党的基层治理的一条重要经验。

祁阳县政府相关人士透露,“全县各村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为实施‘工作村为主’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工作村为主”工作法明确提出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强化农村治理能力的工作目标,明确了组织建设村为主的具体内容,找到了农村治理的具体抓手。

“这是对村民的庄严承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加压,让我时刻牢记村里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村民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祁阳县小江村村支书徐连森郑重地表示,自从县里推行“工作村为主”以后,我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1608001712388.jpg

全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产业强村祁阳三家村

徐连森的话讲出了祁阳县推行“工作村为主”这一制度的初衷:让基层党员干部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一方面,需选好“领头雁”,把政治素质硬、致富能力强、群众口碑好的优秀党员干部选进村级领导班子,重点选好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需培育“生力军”,把发展农村党员与村干部后备力量建设结合起来,拓展选人视野,严格入口把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使党员队伍活力持续增强。

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祁阳县各村(社)不断完善“三会一课”、“135”模式、组织生活会等各项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等工作制度。

同时,祁阳县还将每月25日定为“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规定动作+自选动作”为基础,以“请进来+走出去”为特色,组织党员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动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支部组织力全面提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显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现在群众办事真方便,在村里用手机拍个照片,就能领到老年人优待证了,以后坐公交、玩景区可以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了。”9月22日,湖南省祁阳县黎家坪镇双塘村15组的桂许文老人拿到新办的老年人优待证后,乐呵呵的对前来送证的村干部说道。这是祁阳县实施乡村治理“村为主”以来,群众办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的一个缩影。

“家门口就能办事,就业不用出村,村里变得越来越美了……”这是祁阳乡村广大群众的心声,如今这里的农村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安居乐业的景象,人民的“获得感”提高,“主人翁”意识也提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