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铸故里教育梦

[复制链接]
查看: 1597|回复: 2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3-7-17 21: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陶铸故里教育梦

2013年07月15日 07:58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0人参与0条评论


0.jpg
祁阳县委书记张常明(右二)督查学校交通安全工作。李新春 摄
1.jpg
祁阳县委副书记、县长苏小康(右二)在新浯溪一中调研指导教育工作。
李新春 摄
赵四清 李新春 鲁铭成
七月流火,稻穗飘香。走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家乡——湖南祁阳,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滚滚热浪。工业化、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农业产业化势头强劲,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成功跻身湖南省20强,教育领域更是捷报频传:2010年被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湖南省建设教育强县先进集体”,2012年9月再获国务院颁发的“全国两基工作先进集体”;刚刚结束的2013年高考,全县一、二本上线达1922人,较2012年同期增加11.7%,上线总人数、一二本上线率分别居永州市第一,在建设经济强县的同时,祁阳县在着力建设教育强县的征途上唱响了一曲振奋人心的交响乐章……
为追寻祁阳“教育强县”的真谛,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陶铸故里一探究竟。
领导重视 教育为本
今年5月28日,祁阳县委书记张常明、县长苏小康及财政、国土、规划、城建、人事等部门负责人齐聚县教育局,研究解决城区学位扩容及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等工作。现场决定按照“税费减免,手续简化”原则,快事快办,特事特办,确保县城西区明德小学和县中心幼儿园9月1日按时开学,新增城区学位2000余个;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农村偏远小学骨干教师特殊津贴,让农村教师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每年安排课改专项经费200万元,改革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兴,百业旺。祁阳是一个拥有106万人口的教育大县,现有中小学校215所,在校学生12.6万名,幼儿园(班)335所,在园幼儿2.2万名,共有教职工1.1万人。
重教是祁阳县党政领导班子的传统。2007年9月10日,距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仅隔17天,祁阳县委、县政府召开创建教育强县千人动员大会,在全省各县区中率先启动建设教育强县,出台《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从六方面共20条勾画了建设教育强县的宏伟蓝图。
县委书记张常明对教育高看一等,厚爱一层,他一再强调:“祁阳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建设美丽幸福新祁阳要打两张牌:产业强县和教育强县,而其中的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对教育怎么重视也不为过,教育投入再多也不为过,教师待遇再高也不为过。”
县长苏小康对教育情有独钟。他认为: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未来。经常深入教育部门进行调研,强调要大张旗鼓地支持教育,加快实现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人口资源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的转变。
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支持,集中体现在强化领导、长远规划和加大投入上。祁阳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教育强县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调度一次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两次以上专题议教会议,县级领导定点联系1所以上学校,审议解决教育发展问题。对重点教育建设项目还坚持“一个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班子、一笔专项经费、一抓到底”的原则,层层紧抓落实。在规划上力谋长远。近两年制定了《祁阳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祁阳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祁阳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十二五”规划(2012-201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用车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祁阳县建立和实施督学责任区工作制度》等政策措施,为深入推进教育强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修改完善祁阳县建设教育强县绩效评估考核细则,明确镇乡街道及县直相关部门的教育职责,签订责任状,教育实绩成为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和干部任免的重要依据。把确保教育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第一任务,坚持做到“三个优先”,即“年初预算时优先考虑教育,执行预算中优先满足教育,年终追加预算时优先照顾教育”。2010-2012年,全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达到49685万元、54645万元、74827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25%以上,在2007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每年募集助学资金250余万元,发放学前教育入园资助金、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高中国家助学金、中职免学费资金等2500余万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贫困家庭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此外,还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拓宽学校建设融资途径;吸纳民间资金近3亿元创办陶铸中学、哈弗实验初级中学等一批优质民办学校;争取创业有成的“展辰达化工”陈冰三兄弟、“皓志新材料”谢喜明、香港名医杜景成等社会知名人士和香港邵逸夫基金等专项基金捐资1500余万元,助教助学,加快教育发展步伐。
目前,全县上下都把教育强县当作第一事业、第一责任,形成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大好局面。
严格管理 色彩缤纷
“教育要发展,管理最关键。”祁阳县教育局局长刘双顺告诉我们,“祁阳教育人屡出奇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了全县教育内涵发展。”
灵活高效的教育运行机制是祁阳教育迅速发展的关键。该县改革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完善《祁阳县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建立了由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探索实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扎实开展素质教育示范学校创建及评选表彰活动。改革是中考招生制度。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总体思路,合理调整各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比例,杜绝争抢优质生源的不良现象。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根据学校办学水平高低对学校进行分类分级管理。严格推行祁阳县《教育系统月重点工作报送备案制度》、《教育工作巡视制度》、《教育工作责任约谈制度》等规章制度,大力规范学校办学和教师从教行为。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担任了10余年小学校长,本以为这辈子就到头了,没想到今年1月,我与另外5位小学校长被提拔为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副主任。”谈到今年初的教育系统干部调整,原龙山完小校长彭倩大呼意外。该县打破论资排辈的陈规陋习,不拘一格选聘中小学校长,只要工作出色,师生、社会认同,经验丰富且创新能力强的小学校长也可破格提拔到初中校长或教育管理中心负责人的岗位。同时建立健全优胜劣汰机制,破解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积习。此外还大胆放权,学校部门的设置权、副校长的提名权、中层干部的任免权等,全部放手由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行使。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祁阳着力培育优质师资队伍。开设“祁阳教育讲坛”,每年选派1/3的教师参加县内外各种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启动“123”培养工程,每年培训100名中小学校长、200名优秀班主任、300名教有特长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打造名师队伍。抓实教师业绩考核。落实《祁阳县中小学教师管理办法》,每学期根据德、能、勤、绩及学生满意度等情况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全县公示,激活教师队伍。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依法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每年落实100万元的政府教育奖励基金,每两年召开一次“教育表彰会”,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为获奖教师佩戴红花。积极争取资金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积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各项德育活动,做到“教育无闲人,人人都育人;教育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育无空地,处处都育人”,凝聚正能量。深入开展“‘十万中小学生’学雷锋、校园文化创建、德育主题教育实践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四项活动,让校园成为传承雷锋精神的新高地、“快乐德育”的主阵地、文化育人的“大熔炉”。县教育局机关扎实开展“五比五看”岗位竞赛,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一周一小结、一月一通报,全力提升机关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创建和谐文明机关。在学校,建立师德考评档案,每年评选十大师德标兵并积极开展宣传学习活动,完善师德约束机制,建立学校、社会、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2012年,在全县组织的两次群众满意度测评中,县教育局均被评为“满意单位”。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祁阳奋力提高教育质量。在完善《祁阳县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现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出台《祁阳县教师发展性评价办法》、《教学差错和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中小学家校联系指导意见》等制度,精细推行“推门听课”活动,从局领导班子成员到普通工作人员,从校长干部到一线教师,人人走进课堂,人人聚焦课堂,在全县掀起讲质量、抓质量、提质量热潮。深化教改教研。通过专家讲座、校本研究、名师巡讲等形式,大力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育质量关和多样化人才观;2012年,聘请全国优秀外语教师、广西师大附中刘新来校长来祁传经送宝,并担任祁阳一中名誉校长,具体指导高三备考和英语教学工作,很有成效;组建县域“高效课堂共同体”,鼓励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适合校情、学情的高效教学模式;构建县、镇、校、组四级教研网络,广泛组织教学比武、教学观摩、送教下乡、教研成果评奖和推广活动,整体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近年来,无论是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还是中小学统抽考,祁阳各项评价指标均居永州市前列。
“以特色促发展,树品牌强内涵” 是祁阳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战略。该县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明确用三年时间,构建校园环境优美、艺术氛围活跃、文化底蕴深厚、管理制度完善、人际关系和谐的校园文化体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实行特色教育是祁阳教育一大亮点。茅竹镇中心小学是该县2011年首批加入“中国教师报·区域课改共同体”的实验学校,教室四周全是黑板,六名学生一组,拼桌而坐,课堂上不再是教师满堂灌,而是采用游戏闯关、学生当小先生等形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习的兴趣更浓了,各项评价指标稳居全县前列。一些薄弱学校依托特色教育实现“脱胎换骨”。地处农村的七里桥镇中学大力发展笛子、管乐、鼓乐等音乐特色教育,900余名师生,每人都会识谱,每人都至少会一种乐器,师生参加市县比赛,频频获奖,“不仅原来流失的学生回来了,学校还吸引了不少城里孩子前来学习。”因地制宜,因校而变,一大批管理精细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学科活动特色、体育音乐特色学校喷涌而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一校一品牌”成为了祁阳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
均衡发展 成绩斐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祁阳把教好每一名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类教育作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终目标,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四驾马车”并驾齐驱。
学前教育姹紫嫣红。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建立完善了乡村中心幼儿园建设激励制度和扶持机制,三年投入2500万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所,增设农村小学附属幼儿园(班)20所,审批举办22个村办幼儿园,创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8所。精心编制《祁阳县学前教育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祁阳县幼儿园(班)评估细则》,每年按照“一章程三办法”对全县幼儿园进行年度检查,近三年已取缔、停办了8所擅自开办的民办幼儿园,整改了38所不合格民办幼儿园,6所幼儿园进入了省骨干幼儿园、市示范性幼儿园行列。全县学前教育办园条件普遍改善,“入园难”、“入园贵”现象基本缓解,全县学前一年教育入学率达到98%以上,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班)率达到70%以上。
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县长谢铁山介绍说:“祁阳把消除城乡教育差别作为教育强县建设的‘重头戏’,五年投入资金3.4亿元,高标准建设合格学校56所;实施危改项目313个,拆除D级危房3万平方米,维修中小学校舍15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4.4万平方米,撤并薄弱中小学校22所,学校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不断拉近。”持续实施教职工“核编定岗、竞争上岗和定期交流制度”, 300余名教职工通过“上挂下靠”,实现了城镇与乡村、名校与缺编薄弱学校之间的良性交流与循环。推行“对口联动”的捆绑支教和“项目带资金”特色创建工程,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优质学校带边远、薄弱学校,合作办学,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了薄弱学校“软实力”的跨越提升。
普高教育稳步升级。各高中学校坚持走“创示范、出特色、树品牌”的发展之路,错位竞争,全县3所公办普通高中,全部跻身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行列。百年老校祁阳一中坚定“精品立校、德育治校、科研兴校、管理强校”的办学策略,明确“跻身全国1000所示范高中行列”的奋斗目标,致力于让优秀的学生更优秀,让所有的学生都成才,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持续领跑永州高中教育。祁阳二中不断拓展体艺特色,对音体美专业生单独编班,跟踪教育,专业培养。祁阳四中尊重学生学习差异、精细推行“分层教学”法,文科教学特色名播潇湘。民办的陶铸中学规模效应正在逐步显现。高考成绩连年攀升。2013年一二本上线人数比2007年增加了39.88%,上线率提高了18.6个百分点,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职业教育精彩纷呈。“祁阳是劳务输出大县,也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我们的职业教育紧密对接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园区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创新校企联办、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职教模式,职教质量进步显著。”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邓年生很是自豪。祁阳县职业中专在校学生超过6000人,学生对口就业率95%以上,成功申报国家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市级精品专业3个,已入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以县职业中专为龙头,整合5所职业学校、10个就业培训机构和20所乡镇农校组建的县职教中心也已通过了“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评审。4年来,为社会培养优秀毕业生8000余人,创造劳务收入近2.8亿元;每年培训城乡劳动力2万余人,增加劳务收入约4亿元。
展望未来 任重道远
今年1月,省政协党组副书记、省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云昭一行来祁阳调研走访慰问中小学教师,充分肯定了祁阳县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希望祁阳教育多出人才,多出经验,再上台阶。
对于祁阳教育未来如何发展的问题,县教育局局长刘双顺有着明晰的思路。祁阳县教育事业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学前教育相对薄弱、公办幼儿园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农村薄弱学校为数不少;高中学校负债较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小学校优质师资比例偏低,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依然存在。破解发展瓶颈,刘双顺给出的答案是: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县、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积极实施“一二三四”发展战略,即抓住一个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建好两支队伍(校长队伍、教师队伍),突出三大抓手(抓严安全稳定、抓好教育质量提升、抓实党的建设和行风建设),实现四个突破(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上求突破、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求突破、在普高教育优质发展上求突破、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上求突破)。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一是高起点规划。未来3年,新建、改扩建15所镇村幼儿园,完成37所农村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任务,创建民办普惠园35所,在城区3个街道各创建1所省级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力争到2015年,全县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达到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多渠道投入。每年争取学前教育专项经费1500万元以上,推进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普惠园建设,并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确保全县适龄幼儿就近接受基本的学前教育;鼓励支持省内外知名幼教集团和县示范性幼儿园采取集团化、连锁化模式独立或联合举办分园,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与多元并举的办园格局。三是大力度提质。认真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研究出台《祁阳县学前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积极实施优质幼儿园创建工程,全面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高位均衡义务教育。在抓好合格学校、校安工程和城区学位建设的同时,坚持以改造农村村小、教学点为主抓手,有效解决农村学校“太弱”和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一是加大硬件建设力度。争取每年投入2000万元以上,逐步为全县65所村小、教学点建设或维修教学楼、食堂、围墙等基础设施,添置实验仪器、电教设备、图书资料、体艺器材等教学设备,让城乡孩子同享优质教育资源。二是加强优质师资配备。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争取每年招考录用150余名新教师、特岗教师及定向培训的师范毕业生,全部分配到农村边远缺编学校工作,全面推进教师均衡配置。加大落实优秀校长、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兼职、任教的政策措施,在绩效工资、评优晋职、培养培训和免试进城等方面向村小、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确保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带动薄弱学校师资水平大幅提升。
优质发展普高教育。一是夯实发展基础。锁定高中学校债务,逐步减轻高中学校办学压力。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推进高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高中学校设施设备优化工程,不断改善普高学校办学条件。二是创新发展思路。坚持走多样化发展之路,支持祁阳一中探索优尖学生培养模式,在空军招飞、高校自主招生上下功夫,打造高考知名品牌,争创全国高级中学前1000强;支持祁阳二中走体艺教育领衔学校特色发展的育人之路,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引导祁阳四中以高水平综合高中为办学目标,着力强文固理;指导陶铸中学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跻身省级示范民办学校行列。三是加强交流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外名校名师的联系沟通,扩大对省内外名校的开放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做优做强普高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一是加强县职教中心统筹。统筹专业建设,着力打造2-3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统筹招生工作,确保普职分流比达到1:1,县职业中专在校学生保持在6000人以上;统筹教学管理,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力争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二是加快县职业中专建设。每年筹集资金1000万元以上,推进县职业中专学生食堂、塑胶运动场、培训楼、综合实训楼等职教基础能力建设,确保2014年顺利通过国家中职示范校评估验收。三是加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着眼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努力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多样化技能型人才,让职业教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稻香说丰年,听蛙声一片。祁阳人民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个个奇迹,用他们勤劳的双手赢来了一个个丰收。漫步在陶铸故里,感动着松树的品质,品味着稻穗的芳香,我们坚信:祁阳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3-7-18 10: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3-7-19 14: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坚信:祁阳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soso_e1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