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胜利:声传浯溪故事 讲“活”碑林历史

星星

2024-05-13

清晨的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阳光明媚,树影重重,三五观展的游客不时穿梭其中,显得宁静而闲适。站在潇水之畔,一道道饱含热情的祁阳小调传入耳中,摩崖石刻群上的文人墨客诗文仿若站在时间的另一端,传递着那穿越千百年而来的诗意。

桂胜利是浯溪碑林的“金牌讲解员”,从1990年退伍后,就一直担任浯溪碑林讲解员,到如今已有30余载。多年来,他“因人施讲”,用语言“还原”场景,搭建“走向”浯溪故事的“桥梁”,讲“活”碑林历史,为更多人读懂祁阳文化做出杰出贡献。

回想起刚来到这个岗位时,零基础的他什么都要从头学起,不仅要熟记讲解词,还要阅读大量相关书籍。为了锻炼自己的讲解技能,桂胜利通过不断练习讲解词,把一口祁阳腔改成了标准的普通话。同时工作之余经常查阅资料、外出参观学习、参加讲解比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拓宽自己看世界的眼界。

浯溪碑林管理处景区支部书记兼讲解员桂胜利:“这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年,因为这里具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讲解员有这种责任和担当,当每每听到游客对讲解员很高的评价的时候,就是我们感觉到这个工作非常荣幸的,也是非常幸福的,就是游客的点赞或者是领导的点赞那是推动我工作前进的动力,所以说做讲解工作三十多年,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要一如既往的把我们中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古典文化、红色文化相融合,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持之以恒的努力,让他从一个腼腆羞涩的年轻讲解员成长为浯溪碑林讲解员讲解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先后多次承担重大接待的讲解任务,无论假期还是休假日,桂胜利都能做到有求必应,为一众游客传递着摩崖石刻群的千百年诗意。三十年来,桂胜利接待团队游客8000余批次,100多次担任中央领导及省、部级领导的讲解工作,受到领导同事的一致好评。

为使讲解内容丰富而不枯燥,将历史、文化以通俗的语言的方式生动地展现给游客,三十年来,桂胜利不断丰富自己的讲解特色,将祁剧、小调等民俗艺术融入讲解当中,使讲解更具趣味性。

“哎小妹子乖乖,上来了吆我的乖乖,六月荷花开,六月荷花开…”在何绍基的碑刻前,桂胜利用中国传统的艺术方式,快板的旋律和节奏,解读何绍基的诗词,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不同的参观团体,桂胜利创立了丰富的讲解方式,使讲解更具针对性和亲和力,在学生团体中桂胜利会唱欢快的童谣,在老艺术家团体中又改为地道的祁阳小调。

游客王冬英:“我到这里来非常激动,看了这个碑文让我了解更多的历史,以后要带我的小孩,带我的孙子他们一起过来,还有我的家人们到祁阳浯溪碑林让小朋友们了解更多的我们永州的文化历史,他讲的挺生动的,我也很感触,今天通过桂老师的讲解,让我更加深层的了解了这个碑文的历史,感触挺深的还要加强学习。”

浯溪碑林山水秀美,苍崖石壁连绵78米,保留至今有源自唐、宋、元、明、清的诗、词、歌、赋等505方摩崖石刻,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因碑刻全部分布在自然的摩崖上面,所以遭受的风雨腐蚀特别严重。解读碑林,千年文脉引人倾慕,桂胜利告诉记者,解读和宣传浯溪碑林,是对其最好的保护。

三十多年如一日的积累,让他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曾先后荣获获永州市《浯溪碑林》导游讲解词编撰二等奖、永州市导游讲解员大赛三等奖;录制的浯溪摩崖石刻和红色文化《陶铸的故事》的短视频,在中央电视台和永州市融媒体中心多次播放。其中永州市《理想永州,故事荟》第三期,讲述陶铸风格,成伟岸人生思政课,受到了领导和百姓的一致好评。

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桂胜利在自己讲好浯溪碑林的同时,仍不忘薪火相传,培养新一代讲解员。他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一遍遍带着新人熟悉流程,告知讲解要点,指导讲解的基本要领,日常的交流中,他也经常鼓励年轻讲解员努力学、大胆做,寻找自己的讲解风格,开拓自己的讲解之路。

浯溪碑林讲解员段欣乐:“同期声:桂老师是一个对工作非常热情的人,我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学习到他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也会以他为榜样,励志做一个优秀的讲解员,也会将我们祁阳的文化努力传承下去。”

伟大出于平凡,平凡蕴涵精彩。桂胜利坚守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但有着不平凡的坚守,通过声音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尽着一己之责,在工作中传递着信念与力量。三十年不忘初心,三十年栉风沐雨,桂胜利在文博基层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新一代文旅铁军的学习楷模。

浯溪碑林管理处景区支部书记兼讲解员桂胜利:“其实做讲解三十多年了,这个摩崖石刻一咂看呢,看不懂,通过不断的学习,去理会,去感受到这个文化的魅力,尤其读到了何绍基的那首诗,他有一句话:书律深处请详究 拓本成堆吁可悲,什么意思呢?这种文化的东西要不断的去挖掘、去学习、去整理、去传承,这样就能让游客更深度的了解我们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我们将红色文化与古典文化相融合,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打赏

给作者打赏

查看全部|只看楼主评论0阅读1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