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东源:在追求卓越中谱写人生最美乐章

[复制链接]
查看: 3566|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6-11-14 22: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邓东源:在追求卓越中谱写人生最美乐章2016-11-11 [url=]祁阳县公安局[/url]

国防科大政治部创作室主任邓东源,是享誉军内外的著名青年作曲家,现为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他从17岁发表作品以来,创作各类音乐作品1000多首。他是我国许多大牌歌唱家、明星的幕后“英雄”,先后为宋祖英、阎维文、张也、殷秀梅、杨洪基、程志、李丹阳、方琼、陈思思、齐秦、甘萍、毛宁、杨钰莹、周冰倩、杭天琪、汤灿、雷佳、王丽达、陈俊华、满文军、黄格选、谭维维等歌唱家、歌星谱写重头曲目。代表作《又唱浏阳河》(宋祖英演唱),流传大江南北,入选我国现行大、中学全日制教材,入编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曲库。他作曲的《笑口常开》(陈思思演唱)、《军中女孩》(甘萍演唱)等歌曲3次入选央视春晚,广为传唱。参与《毛泽东回韶山》、《陶铸》等8部影视剧音乐创作,主写舞剧《华夏鼓魂》音乐受到国家文化部重视,并在上海世博会期间3次公演。其作品先后2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1次获得政府奖文华、星光奖,获其他省(部)级以上奖励67项。为部队各级谱写的军歌、师歌、旅歌、团歌、校歌、院歌达100多首。 640 (4)oi98.jpg (左为邓)

因其扎实的作曲功底和作品影响力,该同志40多次担任国家级重大文化活动艺术、音乐总监,被上级抽调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和2010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导演组工作。因贡献突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0次,央视等媒体多次报道过其个人成才、奉献的先进事迹。其个人名字2000年入选《世界名人录》。该同志还被推选为全国青联委员,是湖南省青联常委、主席团成员,是首届“全国优秀时代男性”称号获得者,是首届“湖南十佳时代男性”,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理事兼宣传大使,是2008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长沙地区第007棒火炬手。

    听邓东源写的音乐,你会感到他的旋律特美、特流畅、特“抓人”, 时代感强,豪情奔放,让人过耳难忘。 走近邓东源,笔者发现,这位军中音乐奇才,原来是有着1米83高个、挺拔英俊的大帅哥。他幽默风趣、大气而又谦和,刚毅的军人气质和典型的文化人涵养在他身上得以兼融。这位音乐界影响力较大的实力派作曲家,他的成功颇具传奇色彩。他酷爱音乐创作30年,在不断追求卓越中谱写出人生最美的乐章。近日,笔者有幸“逮住”了这位音乐界的大忙人,听他道出了鲜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音乐神童,艺术天赋出类拔萃

邓东源是湖南祁阳县人,从小出生在湘江岸边。湘江的灵秀,哺育出了李谷一、宋祖英、张也、甘萍、陈思思、汤灿、雷佳、王丽达等著名湘籍歌唱家、歌星,也滋润了谭盾、王佑贵等举世闻名的湘籍作曲家的创作灵感。从小感染着湘江的好灵性,邓东源的艺术天赋开发得早,起步也早。在别的孩子还在呀呀学语的时候,他已经整段整段地跟母亲学唱着花鼓戏了。7岁那年,他作为小学一年级学生,他被选派参加当时衡阳地区“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调演,他在万人广场随着二胡伴奏独唱《翻身道情》,一举夺得地区参演节目第一名,一夜之间成为全地区“小明星”。13岁的时候他已经会拔弄笛子、二胡等多种乐器了,16岁时已有词曲小作品在地区级刊物发表了。他对音乐的特殊记忆力让常人惊叹。初中阶段,他能将“样板戏”《红灯记》、《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等电影中的主要唱段一句不拉地等从头唱到尾。他当新兵的时候,能把一部刚看完的新电影的主题音乐完整地默写出来。1984年是他在部队过的第一个春节,央视春晚中张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国心》,他年三十当晚通过电视莹屏记下歌词和旋律,大年初一组织全连教唱这首歌,指导员说:“这个小邓真神通,这么快能搞来歌谱。”他却告诉大家:谱子是自己昨晚边看节目边记下的。全连听罢一片愕然。他平时很注重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收集、积累。他把当兵提干前的所有津贴费,和刚提干那几年的工资全都用在购买音乐书籍上了。尤其是国家文化部出版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系列丛书》共50多本书,他全部买齐,凭着他的特殊记忆,将全国各民族,尤其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素材全都记到自己脑海里,以备作曲时选用。他对音乐的特殊记忆力后来被业内专家公认,连徐沛东这样的大作曲家都羡慕不已。

  

  家境贫寒,逆境造就音乐奇才

从小就极富音乐天赋的邓东源,儿时最大的梦想是长大后考上音乐学院,成为真正的音乐家。然而,邓东源却没有那么好的命。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家境十分贫寒的情况下渡过的。父亲邓茂雄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壮丁”充军,后随部队起义投诚,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因在部队荣立过战功,回乡后组织上安排邓茂雄在当地林场当场长。母亲秦阳秀是地地道道的长沙妹子,年轻时不但天生丽质,相貌出众,而且能歌善舞,尤其擅长演唱花鼓戏和祁剧。只因邓东源外公与邓东源的爷爷年轻时同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即“南洋”)一带贩卖木材,是忘年交,外公将宝贝女儿许配给爷爷的二儿子,即邓东源父亲。本来想当演员的母亲放弃了明星梦,15岁便离开大都市嫁到祁阳金洞深山老林。父亲天天忙于林场工作,母亲含辛茹苦将四男四女八个孩子一一拉扯大,全家仅靠父亲100来元微薄收入维持生计,加之哥哥姐姐渐渐长大,一个个要成家,开支可想而知。邓家的日常生活举步维艰。在邓东源的记忆里,15岁前是没穿过一件新衣服的,全是穿哥哥姐姐穿旧了不能穿的衣服。一个连吃饭、穿衣都成问题的家庭如何满足神童少年圆音乐家的梦想?

俗话说:“贫寒出英才,逆境造英雄”。贫寒的家境让邓东源过早地懂事,上初中开始,他利用寒、暑假自己挣钱交学费,减轻家里负担。在那个对野生动物管得不够严的年代,他十一、二岁就跟父亲学会了“放陷井”,使用土枪、猎铳等技术捕猎挣钱。邓东源捕猎总有好的运气,每年寒、暑假总能抓上一、两头野猪、麂子或穿山甲什么的,到街上一卖,一学期的学费就差不离了。但他也有失手的时候,初中毕业那年暑假,他有一天晚上在父亲林场发现一头很大的野猪,他兴奋得一夜没睡,很得意地自言自语:发财了,我要发财了!第二天清晨天还未放亮,他带上猎铳在头天采好的点上等待野猪出没。五点左右,他眼见对面包谷地有动静,瞄准白白的一块目标迅速扣动板机,谁知对方发出“唉哟”一声嚎叫,应声倒地。原来他这回打倒的不是野猪,而是因“内急”而在包谷地解手的林场老支书。他这一铳打得老支书满屁股的铁沙。还好,因射程远没有伤其要害。挨于面子,对方仅要求支付1000多元医疗费,没有更多追究。还有一回,高一那年寒假的一个晚上,他发现一头100来斤的麂子,在离父亲住所半里路远的杉树林里出没,他在事先没告知父亲的情况下,头天夜里放了陷井,结果第二天,踩到陷井被吊起倒挂空中的不是麂子,而是自己的老父亲,造成父亲踝关节软组织严重拉伤,遭到父亲一顿臭骂。父亲知道儿子是为了弄点钱上学减轻家里负担才这样做,望着儿子,父亲泪流满面。

  家里经济困难,自己挣些钱勉强还能交上学费,但对于有音乐天赋想拨弄乐器的邓东源,再想花钱购买二胡,笛子甚至小提琴等乐器和书籍什么的,那就是难上加难了。但是困难面前邓东源总能想出办法。买不起笛子、二胡,他就到县城专业老师家借来乐器,自己动手砍竹子照样制作,做出来的笛子、二胡虽有点土气,可还真能捣鼓出来一些走音的调调,且能听出完整的旋律。有时他还制作土乐器作礼物送人。有一次,他背着父亲,一口气从父亲林场砍下10根上等楠竹做乐器,由于他砍的是林场“示范楠竹林”,是严重的违规砍伐,其父只好代其受过,除赔偿经济损失外,还在全体林场大会上作出深刻检讨。

邓东源在祁阳二中73班读高中,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而且有音乐特长,长得又高大英俊帅气,全校一搞活动他就拿出绝活为班里争面子。老师看得起,同学之间关系处理得也不错。班上有名漂亮的女孩叫“杏子”,是他们的“班花”,也是“校花”,杏子是富家女,她有一把当时很值钱的小提琴,从小也跟专业老师学过两招,课余时间,杏子总爱把琴拿出来拉两下,听着琴声,邓东源羡慕不已,他跟杏子走得很近,总喜欢帮杏子忙些打饭、倒水之类的活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迷恋杏子,追杏子哩。其实,邓东源迷恋的是杏子手中的那把琴,杏子拉琴的时候,他总要挤过去厚着脸皮抢着拉几下,杏子不拉的时候,他借她的琴出去到县文化馆找专业老师学。高二的时候买不起小提琴的邓东源已经把小提琴拉得像模像样了。从高一开始,他便多次参加祁阳县、衡阳地区和省里的大型文化活动,他作词的儿歌《月亮船》、《摘星星》在省里获了奖。也就在同一时期他开始学作曲,其处女作《爷爷的故事》1982年3月在《湘江歌声》上发表,

凭邓东源的文化成绩和音乐专业基础,当时考个有名的音乐学府是没点问题的。然而,苍天似乎有意捉弄人。1982年高二那个学期刚开学,上学路上,邓东源随身带的300元学费不小心在公共汽车上被扒手偷走,真是“屋漏恰逢连夜雨”,尽管老师、同学们慷慨解囊,七拼八凑,凑齐了学费,但这件事对邓东源打击很大。为减轻各方面负担,他决定放弃高考,报考省艺校读中专,这样既可以圆音乐家梦想,又可以续读学业。他母亲东借西凑了100多元路费,在姐姐的陪同下春节前左赶右赶赶到省城长沙时,艺校老师告诉他所有专业面试于已3天前结束。邓东源想通过高考上音乐院校的路,就这样被暂时堵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带着心爱的乐器和音乐书籍,走进了军营。

   

贵人相助,艺术殿堂施展才华

邓东源说,自己在艺术道路上之所以走得好,走得稳,除了自身天赋,还有贵人相助。他的第一个贵人是自己的母亲。幼小开始母亲就一句句教他唱花鼓戏和祁剧,鼓励和激发他对音乐的热爱,儿时的第一次登台献歌就获得母亲的表扬,以后只要他登台表演,母亲不管多忙都会到场做他的忠实“粉丝”。邓东源说:“我这个国家一级作曲是母亲夸出来的”。

  邓东源的第二位贵人,是他当战士时所在连队的连长张怀智。邓东源入伍后来到河南洛阳某部通信连当战士,他所在的团的前身是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叶挺独立团”,这支英雄部队有着光荣的传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会“吹、拉、弹、唱”还会创作的邓东源,很快被张连长当作连里的宝贝。张连长是全团资历最老的连长,这位连长自己多才多艺,也尤其爱才,他认为邓东源这样的秀才当几年义务兵回乡太可惜了,得想办法留住他在军队作贡献。于是张连长暗地里使出“三招”保护他:一是尽可能多推荐小邓参加上级重大演出活动,扩大影响,引起各级领导重视;二是安排邓东源当连队文书,让其有更多时间搞创作,补习文化考军校;三是考军校前半年有意减少其公差勤务,还直接将邓东源推荐到师教导队当文化小教员,让邓东源全力复习文化,顺利考上信阳陆军学院后勤培训大队(后收归军事经济学院)。邓东源虽没考取军队专业艺术学府,但有张连长相助,考上了军校,为日后提干,在军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铺平了道路。对老连长的恩德,邓东源说:今生难忘。

邓东源在军校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后他并没有改行搞文化艺术,而是“安守本分”干好财务工作。从1987年到2004年,他在广州军区财务系统工作长达16年。先后当过司务长、出纳、会计、助理员、审计员和供应(财务)处副处长等职,他在干好财务本职的同时,不放弃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且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因此他是我军第一位从财务队伍中走出来的著名作曲家。为提高创作水平,邓东源拜广州军区战士歌舞团著名作曲家郑秋枫为师。郑秋枫是邓东源一生中的第三位贵人。

郑老师是《我爱你中国》(电影《海外赤子》插曲)的作曲,名气很大。1988年5月的一天下午,邓东源找到了郑秋枫的家,一见到郑秋枫,邓东源赶忙递上自己的作品,要拜郑秋枫为师。看完邓东源的作品后,郑老师问道:“小伙子,学什么专业的?”在得知邓东源学财务专业后,郑秋枫笑着说:“你是学财务的,还能写歌,不错嘛,但是音乐家不是随随便便能当的,有本事你怎么不去音乐院校深造啊?要不就好好干好你的财务工作,以后常来广州玩,常联系吧。”郑秋枫含蓄地拒绝收邓东源为徒,这令他很失望。

但邓东源并没有因为郑秋枫的“否定”而放弃对音乐创作的热爱,他连夜赶回部队后,第二天就向领导提出到音乐学院进修的申请。部队领导对他的申请给予了大力支持,当即决定读书期间的费用单位想办法帮他解决一半。这对于邓东源来说是天大的喜事,那一刻,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好好学习,用成绩来回报组织对自己的培养。有过苦难经历的人最懂得珍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的努力,邓东源终于在1989年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

三年时间悄然过去了,邓东源通过在沈阳音乐学院的深造,终于学有所成。1993年秋季的一天,邓东源再次敲响了郑秋枫的家门,他把女声通俗独唱《军中女孩》、小提琴与钢琴协奏曲《秋》和表演唱《哨所新同志》3件新作品恭敬地递到郑老师手中说:“老师,这是我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班学习期间写的作品,请您赐教。”

郑秋枫接过作品放在钢琴上顺手弹奏起来,他一连将这3首曲子弹奏了两遍,然后,转身对邓东源说了一席让他震惊且倍感欣喜的话:“第一,我保证让这些作品在国家权威音乐刊物上发表;第二,我相信这些作品是你本人独立完成;第三,你的作曲功底已达到一定程度,我希望你坚持不懈,在创作的道路走下去。”得到全国著名的作曲家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邓东源激动得想哭。在郑秋枫老师指导下,邓东源相继推出了《又唱浏阳河》、《军中女孩》、《笑口常开》等流传甚广的经典佳作。事后邓东源才明白,第一次见郑老师时,老师发现了他的音乐才华,用激将法促使他考取专业音乐院校深造,邓东源知道真相后很是感激。除了郑老师,邓东源还得到过鲁颂、杨干之、傅庚辰、朱践耳等名师指点,军队和地方各级领导非常支持,他们都是邓东源成长道路上遇到的贵人。

   

乐思如潮,笔会现场写就《又唱浏阳河》

用“功底扎实、才思敏捷、出手不凡”来概括作曲家邓东源,是一点也不为过的。其对音乐形象把握之准确、出手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得到过臧云飞、杜鸣、石顺义等业内尖端人士的称赞。其代表作《又唱浏阳河》就是在瞬间产生灵感冲动,半小时内一气呵成的。1995年10月,长沙市音协组织词曲作家为征集长沙市歌召开专题笔会。会上,组委会发给与会者人手一本为本次活动征集到的歌词集,当时由郭天柱写的《一支流蜜的歌》装在歌词集的倒数第7页,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然而,当“古城有支歌,一支流蜜的歌,你唱过我也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她染绿过湘江水,映红过洞庭波,流入长江奔大海,歌声飞遍全中国,啊,浏阳河,浏阳河,你是一支流蜜的歌,永远温暖我心窝……”这样亲切、深情、质朴而又精美的词句映入邓东源眼帘的时候,作曲家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一股清新而优美的旋律顷刻间从心底自然涌出,会场主席台领导还在讲话,坐在最后一排的邓东源半小时内已将歌曲旋律完整地谱好,并将歌名改为《又唱浏阳河》,将第一句“古城有支歌”改为“家乡有支歌”,散会时邓东源将此曲唱给时任长沙市音协主席的殷景阳老师听,殷老师当时半开玩笑地说:小邓伢子这首歌写得蛮不错呢,有可能会传唱开。几年后殷老师的话得到验证,此曲经宋祖英演唱流传大江南北。

今年4月底开始,解放军报联合中国军网和国防网,组织发起“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为鼓舞人心、扩大影响,军报记者部主任——采访团团长刘声东同志谱写了采访团团歌歌词《红色的坚守》,采访团进入湖南,大家推举邓东源作曲,邓东源拿到歌词时,激动得手在颤抖,仅用1小时便谱好此曲,接下来三天三夜不睡觉,自掏经费组织编曲、制作音乐、录合唱,硬是赶在5月27日采访团进驻长沙的当晚,将音乐成品送达歌曲《红色的坚守》首唱仪式的现场,目前此曲在网上任一网站均可点击试听,专家和群众对此曲评价为两个字:震撼!

   

追求卓越,音乐之路越走越宽

邓东源2004年10月离开省军区供应处,到湘潭雨湖区人武部当了2年多政委,后调任长沙警备区政治部副主任,于2008年底调国防科大政治部,目前任创作室主任,专职从事音乐、文学创作和教学工作。邓东源调国防科大后,校领导很重视和支持他的工作,他开展创作更加“如鱼得水”,短短两年,他便创作出一系列歌颂“哈军工”、“银河”精神,弘扬“天河”文化的音乐作品,2010年参加全军文艺汇演,他作曲的《金色诗行》、《美丽的天河》两首歌夺得本届调演全军两个“一等奖”。目前正准备组织创作电影《哈军工》和30集电视连续剧《天河》的剧本,为国防科大庆祝建校60周年献礼。  

进入专业音乐创作行列后,他重新调整了人生坐标,向着更高目标迈进。他首先迈开了三大步:第一步,走进我国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攻读博士,目前已快学完,有望顺利拿到学位;第二步,凭其过硬功底和贡献,大步走进艺术专业权威圈。顺利取得国家一级作曲资格,成为名符其实的音乐家,也是少有的“军地公认国家双一级”。2008年顺利当选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是湖南省历史上最年轻的音协副主席,同时入选省职称评定委员会高职(文艺类)评委,和全国中学生高考艺考评委,以及中学生“三独”比赛评委,还担任央视青歌赛评委。第三步,走向专业创作更高层次。从写一般声乐作品转向大型音乐剧、舞剧的创作,从写小型晚会到参与国家级大型活动。2008年他为北京奥运会谱写的《圣火女郎》、《北京印象》两首歌,入选全球征歌前30名。近4年他11次担任国家级重大活动策划,艺术总监,2010年他参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导演组工作,出色完成任务,受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亲切接见。

(来源陶铸故乡网)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6-11-15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邓东源点赞,为楼主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