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何以抓住女人心?

[复制链接]
查看: 1285|回复: 3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4-15 12: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方鸿渐何以抓住女人心?

                                     ——《围城》读书笔记(一)

                        文/变态老七



    如果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通书看下来,方鸿渐的情感经历是极其失败的:家里给说了个门当户对的媳妇儿,还没见面人家就挂了;回国船上碰上个鲍小姐,自己还没新鲜够呢,人家该下船了,屁颠儿屁颠儿地奔向未婚夫,剩他自己在那里傻忽忽地冒完酸气忿忿不平,方才知道自己做了人家的旅途情人,方才明白女人的阴道仅仅通往子宫,并非心脏;苏小姐不计前嫌,百般示好,主动投怀送抱,还给他洗手帕缝扣子,按说不错了吧,可他压根儿就不喜欢,还被倒追的一身狼狈;自己看上的是唐晓芙,本打算在苏小姐的淫威肆虐下耍耍小聪明,勾搭勾搭,暗渡陈仓一把,可是刚到火候上又生生被气急败坏的苏小姐拆散了,还把两人全得罪光了,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实在是一笔划不来的买卖;黯然神伤之余,远走三闾大学,最后鬼使神差地和相貌平平,又有点儿患得患失,庸俗琐碎,比起前面几位逊色不少的孙柔嘉结了婚。

    总结起来,他就是想得到的都没得到,不想得到的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怎么看怎么倒霉。当然,这只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的,谁都不是方鸿渐肚子里的蛔虫,你不可能知道他内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但若从现代的角度来看,方鸿渐可是个十分高明的花花公子,各种泡妞儿的手法技巧运用自如,想得到的全得到了,不想失去的都没有失去,没给自己留下一个难缠的包袱,可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衣”,最难得的是潇洒完,还留给世人一副无辜相,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强忍内心的巨大欣喜接受人们的同情,这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有据可依的,他上学的时候就经常对同学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由此可见方鸿渐是具备这样一个思想基础的。

    先从那个没过门儿的媳妇儿说起。虽然说方鸿渐有那么点儿叛逆心理,但是远未到敢与世俗尤其是他爹分庭抗礼的地步,略作试探地小挣扎了一下之后,发现上头没有松动的苗头,反而把他看的更紧,索性就屈服了,只能着毕业回国结婚,接受命运了。这个时候,方鸿渐的花花公子心理还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个小萌芽,小幼苗。对于小萌芽来说,通常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被掐死,要么就是蓬勃成长,而方鸿渐这个小萌芽恰巧处于这两种状况之间:尚未被掐死,又没有蓬勃成长,只是被压制下来,蓄势待发。这个时候,未婚妻的过世给这个即将憋死的小萌芽打开了一条呼吸的缝隙,如释重负之余,他已经察觉自己的春天到来了,如此说来,这个短命的女人虽然和方鸿渐没有什么直接的交集,但却在无意之间为方鸿渐扫平了蓬勃发展的最大障碍——糟糠之妻不可弃,聪明的方鸿渐不愿意也不可能背上这么一个骂名,现在她无须抛弃已自动放弃,这对于方鸿渐是最大的恩惠,方鸿渐顺水推舟,再送个人情出去,目的达到还落个有情有意的好名声,岂不快哉?

    脱离了婚姻的栉酷,方鸿渐陡然生出“犯人蒙赦的快活”,做足面子上的功夫之后,在人们心中坚定地留下了好印象,小萌芽宣布正式蓬勃发展。第一个自然是鲍小姐,鲍小姐这人到底怎么样,并不是方鸿渐所关心的,因为他无需知道,也并不想真正跟她怎么样,刚上路的新手,需要的是旗开得胜来增长信心,自我鼓励,显然鲍小姐是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人选。思想开放,风流成性,最妙的是她还有个未婚夫,可别小看了这个未婚夫,虽说此人只是个“半秃顶,戴大黑眼镜的黑胖子”,但这是一种信号,一种保证,可以保证无论怎么和鲍小姐发展,都不会有被粘上的危险,从鲍小姐的角度来说,她也不大可能贸然舍弃现有的一切。于是你情我愿一拍即合,根本无须什么波折,事情只是按照预先的设想在下船之前做完该做的事,然后挥手道别,两两相忘。这便是旅途情人,其实人生不过是一个漫长的旅途,和一次乘船没有什么两样,每一个擦肩而过的人,都是彼此旅途的风景。

    最显方鸿渐功力的莫过于游离于苏文纨和唐晓芙之间这段情感历程。方鸿渐不爱苏文纨,这是路人皆知的事实,但还有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就是苏文纨同时也是个不输任何女子的女人,用书里的话来说就是“最理想的女朋友”。对于这样一个女人,无论爱与不爱,聪明如方鸿渐者是不会轻易放手的,不愿意承受,又不愿意放手,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把对方吊在半空中,用那种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的姿态把对方放在一个最合适的位置上。可以这样说,在方鸿渐心目中,苏文纨是一个永远的替补,也就是传说中的千年老二。这是有例可证的,比如在船上的时候,鲍小姐在的时候与鲍小姐同欢,鲍小姐不在了苏文纨随时替补上来。方鸿渐绝不会傻忽忽地沉溺于对鲍小姐无谓的缅怀中,那隐约闪现的一丝醋意不过是人之常情罢了,新欢旧爱的更迭节奏如此自然随意,让人不得不心生佩服。

    下船之后来到丈人家的方鸿渐面对他与苏文纨的各种传言,每每极力否认。这种否认自然是别有用心的,其一,自己原本寄人篱下,而且还是“丈人”家,放任流言四起显然是不大妥当的;其二,只要自己不承认与苏文纨的关系,就会不断有人给他介绍新的交往对象,他深知苏文纨钟情于他,因此有恃无恐,反正苏文纨也是千年老二的命,这道理等同于现在达官显贵们包养二奶,无论媳妇儿怎么换,二奶永远是二奶,很难扶正。举个例子,《手机》这部电影里有个片段,范冰冰是葛优的情人,葛优跟媳妇儿掰了之后,按说范冰冰这替补该转正了吧,可是人立马又找一新的,范冰冰原地踏步。“我娶不了你。”这句话是葛优对范冰冰的解释,我估计代表了大多数大爷们的心声——你当二奶就安心当,别老琢磨别的,干啥都要求敬业,这道理你怎么就不懂呢?老枪新枪都是枪,大奶二奶都是奶,赶紧歇了吧您。方鸿渐的这种心理是不难理解的:就算真的没人要了,最不济还有个苏文纨垫底,无后顾之忧了,抡圆了膀子使劲儿折腾吧。于是就有了后来方鸿渐去赴张家女儿之约,只可惜人家没看上他。

    在苏文纨家遇见唐晓芙,对他来说是个意外收获。唐晓芙是苏文纨的表妹,方鸿渐在苏文纨眼皮底下追求她表妹,看上去像是悬崖边上的舞蹈,是个危险的游戏。但是方鸿渐深知女人的秉性,知道女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把这种事拿出来与人分享的,而是更愿意作为两个人之间的秘密独自享受这种恋爱的感觉。于是方鸿渐得以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秘密对唐晓芙展开攻势,而唐晓芙与苏文纨的亲戚关系,又为两人交往之初的最困难阶段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表面看上去是约见苏文纨,其实是心在唐晓芙,这一手段可谓滴水不漏。

    虽说方鸿渐并不爱苏文纨,但也不愿意将苏文纨就这么白白拱手让给别人,一方面来说,苏文纨毕竟也是个光鲜的女人,跟她扯上关系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相反还能映衬自己许多光彩;另一方面,因为从他心理上来说,始终认为苏文纨本就属于自己的,这是花花公子的一贯心理——我可以找别人,但你不可以。于是在赵辛楣这个“情敌”出现之后,方鸿渐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寸步不让的架势。这个时候正是他花花公子的品性暴露无遗的时候:一方面,心里已经认定了唐晓芙,与其甜言蜜语,书信频繁来往;另一方面,与苏文纨暧昧依然。他是十分乐意维持这种关系的,但并不想与苏文纨关系更深一步,因为害怕会因此打破了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平衡,但此时苏文纨对他的感情已经越来越强烈,方鸿渐经不住勾引,亲吻了苏文纨。方鸿渐惟恐再这样发展下去情况不妙,因为一旦他被迫和苏文纨明确了关系,那将永远地失去唐晓芙,因此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丢车保帅,舍苏文纨保唐晓芙。但是,方鸿渐没有料到气急败坏之下的苏文纨做出了鱼死网破的挣扎,最终导致两手空空。不过,这已经非他能控制的了的事了。

    至于最后方鸿渐娶了一个比其他女人逊色不少的孙柔嘉,这件事看上去似乎是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用各种手段让方鸿渐和他定了婚,但反过来说,这对方鸿渐来说也未尝不是个好的结果,他本人对此也未尝不是心甘情愿。孙柔嘉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虽然没有鲍小姐的风流潇洒,没有苏文纨的孤芳自赏,没有唐晓芙的清丽可人,但却是一个最为合适的结婚对象。用孙柔嘉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像我这样一个又丑又穷的老婆,虽然讨你的厌,可是安安分分,不会出你的丑的”,而且有一定的学历,自己可以独立,将这样一个女人娶回来放在家里,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想必方鸿渐是不会不知道的。方鸿渐虽然有点儿小叛逆,但骨子里还是传统的,这一点在书中有多处体现。往往花花公子周旋于各色女人之间,实际上并不想跟她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女人结婚,因为他深知这些女人得来如此容易,必定意味着失去也很快,廉价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高昂的代价,一旦他之于她们失去了新鲜感,那他在她们心中将会变的一无是处,所以与其找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去终其一生苦苦追寻,不如脚踏实地和一个平平常常,爱自己多过于自己爱的人结合。

    如此看来,方鸿渐的感情经历堪称丰富,多彩,完美,而且结局算的上圆满——和混血儿加有夫之妇一夜风流,被留法博士追求,并且自在周旋于两位表姐妹之间,风流快活之后,最后和一位传统女性结了婚,以前的事犹如一个了无声息的梦,被掩埋在了岁月之中。这和我们先前“失败”的认知相去甚远了,甚至是天壤之别。

    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如方鸿渐一样的花花公子,深谙这其中的路数和手段,周旋于红男绿女之中,尽情挥洒着青春,只是和方鸿渐比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因为现代人往往以此为荣,所以尽管风流快活,但到头来落得一身骂名,最后娶不娶的上孙柔嘉之流都是个问题;而方鸿渐那个时代是以此为耻的,所以他百般谨慎,小心行事,宁可失败也不能败露,把名声气节置身于一切之上,叛逆之后最终算是回归主流,这也是值得现代花花公子学习的地方。

关注楼主个人最新论坛习作,请点击一下链接:
http://www.qyhao123.com/qysh/PostView.asp?BoardID=76&imageID=6945&ostPage=3&page=1#R74108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4-15 12: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爱情将会发生的六条规律》
在罗马神话中,丘比特被喻为爱情的象征。他是一个顽皮、身上长着翅膀的小神,背着一个箭袋,高兴了就对着谁射出一支“爱之箭”,一旦被他的箭穿透心脏,人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倾心相爱。之后,人们常常用丘比特的顽皮任性,来解释爱情发生时的不规则性。

    可是,心理学家的研究却发现,丘比特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淘气,他所发射的“爱之箭”也不是盲目地乱飞,而是遵循着特定的法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莎伦·布雷姆等人的总结,爱情的发生有如下规律:

    接近

    生活空间邻近的两个人,通常更容易喜欢上对方。空间的邻近,为彼此的认识和交往提供了便捷的条件。他们可以付出很小的代价,却更轻易地了解和熟悉对方。反之,遥远的空间距离,使人们的交往付出更大代价,而共处时间的缺乏,更是增加了彼此不能及时消除的误解。

    外表的吸引力

   在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实验中,心理学家给人们出示一些陌生人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这些陌生人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人们普遍对外表更具吸引力的人评价高。可见,人们更容易相信:美丽的人一定也是好的。这一偏见尤其容易发生在交往的初始阶段。

    对方喜欢自己

    与某人相处中,如果感受到对方喜爱自己,被接纳和欣赏的感觉便会提高自己的自尊,从而更喜欢对方;相反,则会感到被否定,即使这个人再有魅力,他的吸引力也会因此而大打折扣。因为,与他所带给我们的良好感觉相比,我们更关注自己被其拒绝或否定的糟糕感觉。

    性格相似

    性格上存在差异的人,相处中更容易发生误解和争执,长时间的冲突,会使两个人都感到沮丧和疲惫;在性格和态度上有更多相似之处的人,则会因为彼此的一致而产生共鸣。这种被接纳的感觉,会让他们更加欣赏自己,于是也越来越喜欢和对方共度时光。但有一种情形下的“不相似”也可以促进对彼此的感情:一方所具有的,正好是另一方所需要的。比如,一方很有主见,而另一方很愿意听从别人的决定。

    障碍

    人们普遍都有逆反心理,这导致了当我们面临得不到或者失去的威胁时,我们会更加渴望得到,并加倍努力。心理学家们发现,爱情上存在着“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外界,尤其是父母,越是强烈反对两个人的爱情,他们在对方的眼里越是具备了更大的吸引力,于是双方越能感受到对彼此强烈的爱。

    品质

    除了上述条件,不管背景、年龄或性别的差异,人们都认为恋人最需要具备的3个重要条件是:热情善良、性格好、接受并回应自己的感情。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1 16: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成了情圣了 :ns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2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能在万花丛中过体会的心得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