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里飞出的小阳雀——访祁阳小调市级传承人陈兰秀

[复制链接]
查看: 7233|回复: 2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5-3-30 19: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野里飞出的小阳雀——访祁阳小调市级传承人陈兰秀
2015-03-30 09:40 来源:永州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记者田人李军平通讯员毛激流)陈兰秀,祁阳小调市级传承人,五十年代初拜著名祁阳小调艺人朱敦祥为师,对祁阳小调的脉络、演唱手法、唱腔、器乐都有研究。陈兰秀热爱祁阳小调,不遗余力传播祁阳小调。1988年在纪念陶铸诞辰八十周年及陶铸铜像落成的文艺晚会上,陈兰秀担任小调导演,由她导演的《陶铸三次回故乡》、《祁阳好风光》、《祁阳米粉香》获得了陶铸夫人曾志和其女儿陶斯亮以及来自省内外嘉宾的好评和赞赏,曾志还特意邀请陈兰秀单独合影,并对陈兰秀说:“有时间,带着你的祁阳小调班子到北京来!”退休后,陈兰秀不甘寂寞,用火热之心力推祁阳小调,并亲自撰写歌咏时代气息的小调。在采访中,陈兰秀说:“我七十多岁了,但我要活得有韵味。”老人告诉我们,目前,她正在编写一个祁阳小调的微电影《陶铸回乡》,这是祁阳小调生命力的又一次转换。

问:祁阳小调很早就列为国宝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目前,政府正在加大力度挖掘和抢救。您从五十年代起就开始学祁阳小调了,也可以说,您毕生都在致力于祁阳小调的创作、教学和研究,您能谈谈祁阳小调吗?

答:祁阳小调丰富多彩,在祁阳、道县特别流行。解放前,怀化、邵阳一带的人非常喜欢祁阳小调,大户人家逢年过节庆祝什么的,都还要提前派人到祁阳预邀演出,一场就是好几天,有的要唱半个多月,在民间有“唱不过祁阳”的美誉。

祁阳小调和其它民歌一样,是与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连的,歌词、曲调都很生活化,人们的愿望、追求和梦想,都在小调中无一不反映出来,因而,受到了群众的欢迎。祁阳小调歌词质朴,不需要华丽的词汇去修饰,通俗易懂,形象鲜明。以物拟人,借景生情,开门见山的表现手法;讲究歌词的格律美感、韵脚,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唱词多为四字句或五字句,七字句也常用;在不少的唱词中还出现长短句的交替。但不管怎么结合,韵味才是至关重要的。

总而言之,祁阳小调具有词曲结合、唱词讲究、曲调优美、风味浓郁、曲目多变的特性,是全国数百个地方曲艺品种之一。

问:祁阳小调、花鼓灯、对子戏与傩戏有什么关联?区别在哪里?

答:要谈这个问题,先必须要弄清楚什么是傩。祁阳小调是从傩戏“出脸子”一出中衍生而来的一个剧种,她借鉴了祁阳山歌、秧歌、民歌、茶歌的元素,不断改良,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小调特色。傩,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很神秘的文化现象。

狭义的傩,指民俗活动中,为驱除疾病与鬼魅所举行的仪式;广义的傩,指一种关于农业丰产祭祀的民俗活动。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傩,就是远古人类为了消除灾难、危难、祈求平安、丰收丰产而创造的一种巫术祭祀仪式。

傩与艺术的关系,涵盖了目前我们所掌握的艺术特质。在傩或巫术中,最先诞生的喜剧是粗俗的,色情的,也是野蛮和原始的。小调、花鼓灯、对子戏融合了这些因素,所以,被官府称为“淫戏”。因为它具有一定的生活化,在演出过程中,虽屡禁而不止。人类如果阉割了这种真实的生活感受,那么也就扼杀了喜剧与悲剧。

问:您在学习祁阳小调的过程中,哪些艺人对您影响最深最大?

答: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完小刚毕业,我就被选送到零陵地区文工团(原翼东南下工作总队文艺宣传队)跟老师们学习曲艺节目。那时候,祁阳小调还上不得台面。当时唱祁阳小调的艺人,名气最响的是朱敦祥老师,他是祁阳黎家坪人,也可以说是土生土长吸取着祁阳曲艺营养长大的一代名艺人。因为都在宣传队,我们也比较相熟,所以,她喜欢喊我祁阳妹叽。有一次,朱敦祥老师对我说:“祁阳妹叽,教你唱小调?”我一听就说:“我不唱,你那小调是痞子戏,流氓味十足。”朱敦祥苦笑了下说:“你这个祁阳妹叽还没有入戏。”朱老师不是教我曲艺的老师,我真正的老师是祁剧名角颗颗珠,我们称颗颗珠为“颗娘”。颗娘教我们唱祁剧,她脸相不好,但是一上妆,就光彩照人。老一辈子人应该记得她和祁剧名丑角李泥巴合演的《坐楼杀惜》,她出演潘金莲,推窗、失惊等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无不叫绝。但是,她的台步不行,她总是说“你们这些鬼崽崽不要学我的台步,朱敦祥老师虽然是唱小调的,但是,他边唱边走的台步很美。”后来,我专门找到朱老师恳求他收我做学生。祁剧、祁阳小调本来区别不大,从很宽广的意义上来说,祁剧借鉴了很多小调的基本唱腔特色,所以,学起来也就蛮快。就小调而言,朱敦祥老师是我在祁阳小调艺术上真正的领路人。

问:您认为祁阳小调最突出的特色是什么?

答:祁阳小调,又称调子、小曲,是由民歌、民谣、山歌、茶歌、秧歌演变而来的。祁阳小调的特色具有唱词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有浓郁的地方民歌风味。祁阳小调的曲牌结构,是属于独立性的单个结构,一个曲牌就是一个小调,行家一看曲牌就能知道唱词的内容。祁阳小调采用的是中国民族宫、商、徵、角、羽五声音阶,其中,徵调式居多,极大的丰富了调式色彩。在小调中,衬词衬句占有很重的比列,也是曲调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祁阳小调区别于其它曲艺,并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重要因素之一。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5-3-30 19: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祁阳小调里的百味人生
2015-03-30 09:40 来源:永州日报 我有话说





祁阳小调传承人杨爱萍1982年演出《西宫词》。

祁阳小调传人正在接受记者采访。

《敬郎三杯酒》剧照。

本报(记者李丽)在打算做戏曲文化报道时,记者就翻阅了一些相关书籍,《祁阳小调音乐集成》编者,祁阳小调省级传承人蒋钟谱先生在该书中收集了近200余首小调,几乎都是他走访民间小调艺人,采用艺人演唱、他记谱的方式精心编撰而成。

日前,记者在祁阳文广新局见到了这位已是杖朝之年的老人,他还给我们哼唱了一段:“插金花,插银花,正月插到二月八;田也种,地也挖,坐到绣房来插花。”

从博采众长到独树一帜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对其他艺术种类、门类的借鉴与吸收,祁阳小调也不例外。

与祁剧、京剧这种大剧种相比,祁阳小调的发展历史稍显平凡,表演体系也不如祁剧那样完备。“过去祁阳花灯、山歌、小调经常同台演出,那时有些艺人离开花灯班社,就各自在农村卖唱或自娱。”蒋钟谱说,也就这原因,所以听着祁阳小调偶尔也能找到山歌、灯调、民歌等唱腔影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艺人们在吸收借鉴的过程中,于演唱中不断发展创新了祁阳小调,使之逐步形成以唱为主,说说唱唱,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音乐性较强的民间曲艺形式,并日益完善,最终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的韵味,代代相传。1983年至2001年,祁阳小调先后被《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词典》《中国民歌集成》《中国曲艺志》《中国曲艺音乐集成》等专集全面系统介绍,并认定为全国性曲艺品种。

从里弄小巷到艺术舞台

祁阳小调流传于祁阳县城乡各地,还流传到了邵阳、衡阳、广西等地。

过去,祁阳小调有两派之分,以流入祁阳的湘江为界,一派为湘江东南岸的白水、肖家、潘家埠一带,多以演唱细腻抒情的曲牌为主,唱词文雅,曲调细腻。另一派是湘江西北岸的黎家坪、文明铺一带的艺人,他们以演唱土生土长的祁阳牌子小调为主,唱词较通俗,曲调热情、粗犷,生活气息浓烈。

“尽管两派风格不一,但唱的却都是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市级传承人杨爱萍说:“这些小调,在解放以前,夏天凉快时,用来丰富百姓的文化生活;荒年旱年,就成了乞讨的工具,所以小调也从不曾登上过世俗里的‘大雅之堂’,演唱的地点也多为里弄小巷、乡间田埂。”但到了明末清初,祁阳小调已成为灿烂盛开在民间的艺术花朵,蒋钟谱顿了会,似是在回忆,手指轻敲着椅子扶手说:“到民国十几年,祁阳城郊已建有12个花灯班社,在各地演出。”一旁的杨爱萍接过蒋钟谱的话说,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祁阳小调艺人朱敦祥、朱美秀赴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民间音乐、舞蹈汇演,当时还被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同年11月,时年近80岁的祁阳小调艺人杨梅生赴长沙参加湖南省农村艺术观摩会演,他以优美的嗓音演唱的祁阳小调《闹五更》,荣获优秀演出奖,并拍成了电影纪录片。

从当下形势到未来展望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艺术形式的多样化,观众可选择欣赏的艺术种类也越来越多。戏曲市场开始滑坡,去听戏看戏的观众群日益萎缩,祁阳小调也因此受到影响,不少艺人选择转行,人才流失严重,创作者也不愿去苦心经营一个好本子了。蒋钟谱把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收集、整理的祁阳小调、民间音乐印制成册,自己还根据地方特色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但是,这个古老的文化遗产还是面临着缺少年轻男性传承人的困境。杨爱萍说:“旧时期女子不能抛头露面登台演出,所有的女角都是男子反串。现如今倒过来了,大多数的年轻男性都出去打工了,女子又不得不反串起男角。”随行的祁阳县文广新局领导郑安顺说:“现在祁阳小调的表演者,都在四十岁以上,可是再过些时间她们在舞台上的表演精力就不如前了,人家就不愿意看了。如何培养年轻人学习祁阳小调的兴趣,目前的确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记者随后采访了几位市民,在问及怎样看待祁阳小调、是否有想法学习传承时,一名姓王的市民摇着头说:“生存第一重要,再说也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兴趣学。”一旁的在读大学生汪丹则表示,小调作为朴实、易懂、贴近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具有地方特色,值得学习。“我挺喜欢这些民间艺术说唱表演的,毕竟民族的东西就是世界的嘛,只是要去学的话,我还是没想过。”汪丹说。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对于祁阳小调,市民还是普遍看好与接受的。只是小调自身也要紧跟时代进行变革、创新。当然创新并非摒弃传统,传承与发展并不矛盾。祁阳小调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除唱腔旋律好听以外,紧贴百姓生活也尤为重要。因此,在传承小调的优秀传统同时,要运用现代艺术手段进行创新、体现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理解,才能使祁阳小调更好地向前走。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5-6-18 16:48:25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