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祁剧传承有人

[复制链接]
查看: 1212|回复: 7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1 23:2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百年祁剧传承有人

时间:2014-08-01 16:25:13  字体: 【 大 中 小 】

祁剧班毕业汇报表演《闹严府》

首届祁剧班毕业汇报表演节目

祁阳弟子今尤在

    “功夫不负苦心人。”为将祁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不断地传承下去,经多方努力,首届祁剧班于2010年开始招生,43个学生在祁阳师范、祁剧团和多位专家名角经过四年的精细培养,终有所成。

    2014年7月,祁阳师范首届“祁剧班”毕业汇报演出在县祁剧团剧院开演,县委书记魏湘江、县长周新辉率领全体县级领导出席观摩演出,祁剧班43个学生共演出十个剧目,时长达3个多小时,有传统折子戏,也有老戏新排的新编剧目,孩子们精湛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梧桐代有新簧鸣,雏凤清于老凤声。阵阵掌声中包含着她们校园学艺勤学苦练,努力拼搏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包含着是他们立志振兴祁剧奉献自己美好青春年华的许诺,更包含我们每一位家乡人在他们身上看到家乡这朵500年悠长历史、被郭沫若称为“全国第二的优秀剧种”的艺术奇葩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再现“祁阳子弟遍天下”辉煌的嘱托和希望......

                                                                                                                                                            
岁月悠悠五百年长盛不衰

    祁剧不是“小剧种”,其历史比京剧等更为悠久,是全国第二大剧种。祁剧又名祁阳戏、楚南戏、汉剧,因发源于500多年前的祁阳而得名,比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等剧种发祥都早。祁剧广泛流行于湖南省的祁阳、衡阳、邵阳、零陵、郴州、怀化等地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桂林、平乐、柳州和赣南、粤北、闽西一带,是湖南省八大古老戏剧中影响最为深远、辐射最为广阔、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

    祁剧音乐丰富,传统剧目达940多个,音乐曲牌1079支,剧目用弹腔演唱占80%。祁剧唱腔分高腔、弹腔、昆腔三种,调门高扬激昂。伴奏乐器以祁胡、月琴、三弦、板胡(瓜琴)、笛为主。脸谱则达92种之多,一般只用红、黑、白三色,多注重眼、鼻、口的勾画,线条刚劲有力。祁剧中现行的角色行当可以分为生脚、小生、花脸、丑脚、正旦、小旦、老旦七行。祁剧表演粗犷朴实,技巧独特,表演艺术多从生活出发,舞蹈化发展,同时又融合和吸收了拳击、舞剑等民间武术,动作十分优美,因而更具有乡土特色。

    风云流传几百年长盛不衰。对祁剧,当地的老人都有着特殊的感情。祁阳自古尚歌舞,在祁阳一带,民歌小调极为丰富,宋代诗人晏殊曾说祁阳“俗尚弦歌”,永州人也常言:“打不过东安,唱不过祁阳。”

    作为湖南现存地方剧种中最为古老、最具历史文化价值、流行地域最广的舞台艺术,这个古老剧种在历史的长河里,与湘西南人们的民风民俗相融相生,逐渐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民众传统的情感表达方式,也蕴含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底蕴。清朝康熙、乾隆年间,祁剧不仅在本省红火,蔓延流传遍及桂、粤、赣、闽、滇、黔诸省,达至鼎盛。同治年间,左宗棠带兵打仗,曾经带着祁剧班子跟随军队,把祁剧一路唱到了新疆。十九世纪中叶,祁阳戏影响日益扩大,湖南许多地方纷纷创办祁剧科班,仅祁阳一地,从清咸同年间到KANG倭寇以前祁剧科班达四十二个之多。曾培养出大批祁阳戏艺人,戏剧界誉称:“天下戏子出祁阳”。解放后,祁剧多次进京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演出,毛泽东还亲自为祁剧《昭君出塞》改过唱词。《孟丽君》等传统戏,经久不衰,当地普通老百姓也能唱上几段。祁剧,就是这块深厚文艺土壤上盛开的一朵奇葩。

风光不再的落寞……

                                                                                                                                                                       
    曾令梅兰芳发出感慨“祁阳弟子满天下”、郭沫若先生称为“全国第二的优秀剧种”的祁剧,如今却少有人知,祁剧的厚重亦无法掩饰风光不再的落寞......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情感交流、宣泄方式已得到转变,在地球村、信息化的现代社会文明中的传媒工具已以其绝对优势取代了传统宣泄情感形式,曾经以农耕文化,祭祀为主的舞台戏剧已逐步失去了自身的发展土壤,祁剧也跟中国其他戏剧一样,逐步退出广大群众特别是城市居民的生活舞台。

    目前的祁剧近乎衰落,陷入了恶性循环。传统剧目丧失严重,新剧创作又举步维艰,过去的上千曲牌,已有近200个剧目失传。祁剧的编剧、作曲、导演、演员等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加上老艺人逐渐病逝,传统艺术无法继承,高、昆腔剧目也已失传,很多绝技现已无人能演......据调查,湖南现有的祁剧演出团体中,大多已名存实亡,尚能正常演出的仅剩两三个。祁剧处境日益艰难,甚至面临失传的危险。

    “正因为祁剧的衰落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它的保护。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民族遗产,它的消亡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损失,我们有责任让它长存于世。”省艺术研究所所长邹世毅说。

                                                                                                                                                        
复兴,同心共筑祁剧梦

    祁剧再不改革、不创新,消亡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如何让具有500年悠久历史的祁剧再现“祁阳弟子遍天下”的辉煌,就成了当代湖湘人民的祁剧梦。

    近年来,祁阳县委、县政府为抢救传承发展祁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成立了祁剧发展基金,县财政由原来每年拨给县祁剧团31万元运转经费增加到了83万元,并拨专款用于装配流动舞台演出车和更新设备。启动了祁剧人才培养工程,先后鼓励县祁剧团破例接收艺校毕业生15人,又经多方努力,祁阳师范首届祁剧班于2010年招生授业,学制4年,发放中专文凭,择优录取为剧团演员,日前首届祁剧班已成功举办了毕业汇报演出,学员们已能顶班演出,演职队伍进一步得到优化。第一次翔实记录了祁剧文化,积极组织国内外戏剧艺术界专家、学者和创作人员,对祁剧进行了总结,出版了32万字的《中国祁剧》和近25万字的《祁剧研究文集》。并把祁剧的光荣历程、流派、艺术特色和精典唱段、表演手法等有关内容编印成音乐乡土教材下发到县内中小学校。加强了剧团建设力度,去年又积极争取省委宣传部文化引导资金50万元,争取省发改委“地方剧院改造”立项资金,拨付县祁剧剧院改造资金270万元,改造了县祁剧院;并投入100万元用于国家级“非遗”祁剧、祁阳小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积极引导收获农村市场。为适应广大农村群众的“口味”,祁剧团一改“大舞台”、“大部队”、“大型戏”为“小舞台”、“小分队”、“小型折子戏”,每年用流动舞台车送戏下乡都在200场次以上,既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又实现了剧团的经济效益,仅此项祁剧团每年创收25万以上。整合资源让祁剧重返城市舞台。特别是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整合“欢乐潇湘”大舞台,在广场举办了祁剧专场演出,将新排祁剧节目送出去,掌声喝彩迎回来。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2008年祁剧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祁剧的复苏,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如何将祁剧焕发出新的活力,还需各方继续努力......

持续改革是必走之路

    不管什么戏剧,终归要群众喜欢才有生命力。祁剧要发展,关键要改革,要改变一些老旧的观念、老旧的传统,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观、价值观。

    在表演形式上,大胆革新融汇现代元素。一是在保持祁剧特有风格的前提下,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如禁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题材,有效地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改专事上演传统戏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戏并举”。 二是改革演员发声。演员的演唱除小、正旦采用真假嗓(传统、现代)相结合的方法外,现代戏均采用本嗓,突破传统的演唱方法,对祁剧传统戏,唱腔则全面继承。三是在音乐设计及伴奏形式上革新,伴奏和乐队建制上要融汇现代元素。在文艺舞台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如何把观众吸引到古老的祁剧中来?从“观众学”的角度出发,将MIDI伴奏融入传统老戏,继承传统、大胆革新,努力进行祁剧艺术新的审美探索。音乐采用MIDI伴奏,可使其音乐层次极为丰富,旋律大气,让观众在剧场里能尽情享受传统老戏无法带来的听觉上的震撼。

    在文化传承上,全力推进祁剧传承有人。一方面,教育系统要普及青少年祁剧知识,学校要把祁剧艺术知识作为乡土教材进音乐课堂,课余也开展一些祁剧演唱活动,促使青少年一代热爱家乡的祁剧艺术。一方面,在培养专业人才上形成长效机制,激励年轻艺术表演人员投身祁剧事业。定期选拔招收祁剧班学员,采取合同培训形式,学员毕业后分流消化。可选送一批学员到有关院校(团)继续进修,一批吸收进入祁剧团专职随团演出,一批充实到乡镇中小学填补音乐教师空缺。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大力支持开展戏剧进社区(村)、进学校(企业)等主题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祁剧。

    政策扶持上,要加强宣传拓宽市场。“我热爱祁剧,所以我真心的希望能为传承祁剧做些事情,我希望我们政府可以抓住特色来宣传我们的传统文化、宣传祁剧。”省政协委员、祁剧演员肖笑波说。

    祁剧的复兴,一方面政府要持续支持祁剧“送戏下乡”政策,为当下祁剧演出市场辟开了一条康庄的活路;宣传文化部门要继续扶持恢复戏剧创作工作室,为剧团提供新剧本,生产新剧目,既要保留祁剧的原汁原味,又要有新时代气息和艺术风格,以适应现代观众对文化观赏的新特点新需求;还要有效结合当前在全省广泛开展的“欢乐潇湘”活动,定期举办祁剧专场演出,为祁剧重返城市舞台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剧团本身也要与企业及其它部门挂钩,实行戏企联姻,戏曲演出与产品促销结合,广开门路,活跃演出市场;通过祁剧电影的拍摄和放映,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和喜爱祁剧,让祁剧通过电影走向大众。要顺从戏曲商品进入文化市场后的游戏规则运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协调一致。

振兴祁剧,还需抓住地方特色

    在四川随处能看到川剧脸谱做成的文化创意产品;桂林阳朔“印象刘三姐”风土人情孕育的山水歌舞令人记忆深刻;在西安除了秦始皇兵马俑外,一曲宛转悠扬的贵妃史歌“大唐歌舞颂”,现场雄厚的舞美声场气势让华清池内数千观众回味无穷;这种时刻被强调的文化意象对于宣传推广地方文化起到了很大作用。

    永州历史源远绵长,人文底蕴丰厚,零陵古城,舜魂柳风,靓丽潇湘,碑林浯溪,颜元三绝……祁剧,中国古典戏剧之集大成者,作为一个古老的剧种,其艺术根底深厚,无论剧目、音乐唱腔还是表演艺术、脸谱服饰,都堪称特色鲜明,独具魅力。

    我们可参考他们推广地方文化的做法,将祁剧作为旅游资源开发。近有舜帝勤政爱民重禹治水、退位让贤的大爱,娥皇和女英二妃生死相随的爱情故事;现有祁阳县境内的浯溪碑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世称“摩崖三绝”的文奇、字奇、石奇名闻中外,同时本地还保存有许多历史名人墓葬、宗教庙宇和革命纪念地。将祁剧的宣传演出与这些人文景观有机结合,将“印象祁剧”、“祁剧文化一条街”成为现实,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助推祁剧的复兴。当地居民在享受旅游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会认识到祁剧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进而当地政府、民众、企业又会将一部分旅游收入返还到祁剧的复兴工作中。如此,不仅促使了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旅游业的发展,也可带动祁剧的复兴,使祁剧的保护复兴融入经济大潮,良性循环。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高了,精神需求也变得多样化。开始喜欢传统文化,喜欢老祖宗们遗留下来精华的人越来越多,祁剧的复兴无疑是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稿源:祁阳新闻网]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2 08:3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剧种后继有人!好事!好事!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2 09: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好事!好事!好事!好事!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2 11: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剧要复兴,就得出大剧:lol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2 1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剧蛮好看,祁东祁阳的我都有录制,是在乡下演出的,需要有可联系我,有偿服务哦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3 05:4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祁剧小演员的毕业去向。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5 09: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4-8-5 11:0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88888888 发表于 2014-8-2 11:15
祁剧蛮好看,祁东祁阳的我都有录制,是在乡下演出的,需要有可联系我,有偿服务哦

出个价88888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