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祁阳县大力发展米业产业化成效卓著

[复制链接]
查看: 998|回复: 1
匿名  发表于 2007-7-6 23:06:59 |阅读模式
[center]湖南省祁阳县大力发展米业产业化成效卓著[/center]

--------------------------------------------------------------------------------

[center]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7年7月6日09:42)[/center]
[center]湖南省祁阳县大力发展米业产业化成效卓著[/center]
  湖南省祁阳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和商品粮基地县,粮食资源丰富,粮食购销两旺。近几年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该县狠抓粮食精深加工和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米业产业化,为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6年,全县建有优质稻基地20个,两季播种面积71.1万亩,其中高档优质稻41万亩;发展优质稻种植协会5个;培育规模以上的大米加工企业18家,其中省级以上大米加工龙头企业3家;年加工粮食25万吨,产值达5.5亿元,直接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米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效,被称为“祁阳米业现象”。

  培育龙头企业,做好米业加工文章

  一是加大投入抓技改。近年来,采取“技改扩能、增产增效、原始积累,再技改扩能、再增产增效”的良性循环办法,累计投入技改资金6500万元,征地600亩,该县粮食龙头企业新建、改建大米生产线5条,年新增大米生产能力18  万吨,新建10 万吨饲料生产线1条。二是开发新品提质量。目前,该县已有30个品牌通过了国家权威部门的”三品”产品认证,其中有机食品稻米6个,绿色食品稻米16个,无公害稻米8个,21个产品荣获了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放心米面油”称号。三是拓宽市场促销售。银利来米业在衡阳、邵阳、郴洲等地建立40多家特约经销处以及辐射十多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网络。湘妹食品生产的糯米已销往“三全”、“思念”、“龙凤”等国家知名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并与他们联姻合作。四是争取政策增后劲。通过积极申报,搞好衔接,创造条件,2006年,天龙、银利来、神怡3家米业公司的15个点库被省里指定为全省最低收购价粮食收储点库,收购最低收购价粮食5万吨,争取收购储粮费用补贴600多万元。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005年以来,争取了省财政技改贴息贷款资金1500万元和仓房维修改造资金50万元,完成了5万吨超泰米、10万吨精米生产线技改和3万吨仓容设施的维修改造,为企业发展增强了后劲。

  坚持规模发展,建设米业生产大基地

  一是依托龙头企业建基地。通过采取“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把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农产品基地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先后建成了20个万字号优质稻基地。依托天龙、银利来和神怡3家米业公司签订了29万亩优质稻订单,带动全县种植优质稻50万亩。二是围绕品种改良建基地。天龙米业通过从广东农科院和湖南农大引进推广6个高档优质水稻品种,推动全县发展高档优质稻面积32.7万亩。三是成立专业协会建基地。全县共组建了优质稻推广种植协会、银利来优质稻米开发协会、神怡优质稻种植协会、湘妹优质稻糯米种植协会等五大协会,带动发展种粮大户4000余户,通过采取“公司+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订单粮食。

  规范协会运作,形成米业发展大氛围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带动、自愿加入、市场运作”的原则,该县大力发展优质稻订单种植协会,并采取为会员提供种子款、优先提供农业生产贷款、优质优价收购、年底分红等优惠措施,激发粮农积极入会。一是提供优质服务。协会在产前负责进行调查,选择推广品种及落实种植计划,协会、服务站、服务点人员代表龙头企业与会员签订种植合同,调运稻种;在产中负责深入田间地头,搞好技术指导;产后负责稻谷的收购、结算等,一级有一级的目标、任务,一级有一级的奖罚标准。二是利益激励引导。优质稻谷实行按质论价、优质优价,特别是按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栽培技术产出的稻谷,收购价均高出市场价25% 以上;凡协会会员均优先享受镇农村信用社5000~10000元的贷款,种子款由收购企业先垫付,在收购稻谷时扣除;龙头企业从加工盈利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作为红利,每年分配一次,最多的一年会员得红利400元。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协会组织不断壮大,协会会员已遍布永州和衡阳两市12个县区100多个乡镇,总人数达25.5万人。

  建立健全机制,优化米业发展大环境

  推进米业产业化,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该县按照“一片基地、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开展了全程化系列服务,下狠功夫把环境做“优”。一是建立健全优惠政策机制。县里规定,凡在县内投资进行米业开发的各地客商,土地租赁一律按当地农民承包土地或水面的税费标准同等对待,一定多年不变;对兴办的米业加工龙头企业,按税收管理制度报批后,免征企业所得税一年;在土地办证、农产品流通、检疫检验等服务方面手续一律从简,有关费用按最低标准执行;对民间流通组织和营销大户,凡为全县农产品流通做出突出贡献的,以县委、县政策的名义予以重奖。二是建立健全技术指导机制。县里专门设立了良种繁育基金,突出抓了“种苗工程”建设、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这三个点。同时,县、镇及农业、粮食、畜牧有关部门对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或养殖数量在100头以上的专业大户,确定1名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及时为专业大户排忧解难。三是建立健全投入保障机制。采取地方投资、财政补充、信贷支持、经营自筹、龙头企业股份制参与等方式,不断增加对米业产业化资金的投入。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协调帮助天龙米业、银利来米业等龙头企业解决信贷资金9800余万元。

  (作者:刘盛华 刘飞)
匿名  发表于 2007-7-7 22:45:15
祁阳有多少品牌米:
天龙、银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