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公园大门
【走遍中国】
《祁阳浯溪崖壁》
文/李骥
浯溪崖壁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公园,坐落于湘江之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去参观考察浯溪崖壁,发现它与心中所想的大相径庭,虽只不过是一块巴掌大的弹丸之地,但却以其独有的崖壁和石刻书法碑林吸引了无数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浯溪崖壁耸立在湘江西岸,面对着浩浩荡荡的湘水碧波。其实它只是浯溪公园中一座小石山的峭壁。山上林木参差,怪石嶙峋,石头形状各异。有的如卧地醉汉,有的如望穿秋水盼夫归的痴情女子,有的如一尊巨大的坐地铜钟,有的如引吭高歌的雄鸡······这样的石头,与山上的林木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山石画。崖壁,则是画的主体。它是一面几丈高的悬崖削壁,壁面平整,象被刀劈斧削似的,使人不禁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出了如此美妙的人间杰作。蓝天白云,青山静默,碧水长流,山水相依,或有一素衣女子,坐于石岗之上,扶琴而弹,一白须飘飘的老者,对着书案,挥毫疾书,这就是浯溪崖壁所具有的的独特的美的画面。
自然风景惹人喜爱,但最让人醉心的,却是唐代以来历代书法家刻在石块和崖壁上的书法,这才是浯溪崖壁真正的精华所在,是各地游客的聚焦点。
不要小看了这座小石山。它是我国书法艺术的宝库,聚集了唐代以来一千多一许多书法家的笔墨真迹。自古以来,湖南就是书法艺术大省,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书法大家。北有长沙的欧阳询,他是中国楷书四大家的欧楷创始人;南有永州的怀素,他是中国最著名的草书大师,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狂草。而更加令人惊喜的,中国四大楷书大家之一的颜真卿,他虽不是湖南人,却在湖南祁阳浯溪公园,留下了他创作高峰时期的笔墨真迹。中国四大楷书大家,有两位与湖南有缘,草书大家有永州人怀素,可以说这也是令湖南人特别骄傲自豪的事情。正因为如此,湖南人特别崇尚书法艺术,代代都有大师传世。尤其在祁阳县浯溪崖壁,历代有名气的书法家,都喜欢前来学习石刻书法,并留下自己的墨宝,日积月累,这里就汇聚了许多大师的杰作。石壁上都刻满了字,或篆书,或隶书,或楷书,或行书。有的笔力刚健,结构端庄,法度森严;有的瘦劲凝练而富有弹性;有的流美飞扬,雄健豪迈;有的用笔遒劲,以长取势,刚健古拙;有的挺拔舒放、气势纵横······这些书法碑刻,使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慕名,纷至沓来,如痴如醉,留连忘返。
浯溪最著名的碑刻,要数崖壁上的《大唐中兴颂》。此碑由唐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元吉撰,杰出书法家颜真卿书。唐大历二年(767年),诗人、道州刺史元结途径此地,将此处一条小溪命名为“浯溪”,一处怪石命名为“浯台”,并在浯台上修建了一座“浯亭”,这就是“三浯”的来历。元结后又分别撰写了《浯溪铭》、《浯台铭》、《浯亭铭》,并刻于浯溪崖壁上,遂开浯溪摩崖石刻之始。颜真卿是中国四大楷书颜楷的创始人。元吉和颜真卿当年一合作,在崖壁上刻下了《大唐中兴颂》,这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也给后代的书法爱好者,留下了一个书法艺术瑰宝。碑刻始刻于唐大历六年(771年)六月,碑面高3米,宽3.2米。全碑21行,共332字。字为楷书,字形方严端庄,笔力沉着劲健,气势丰腴壮阔,大气磅礴,磊落巍峨,为颜真卿翰墨之高峰。此碑文奇,字奇,石也奇,世人称为“摩崖三绝”,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始,先后6次修建“三绝堂”。
崖壁上除了刻有《大唐中兴颂》外,还有许多别的碑刻,既有宋代的,也有明代的,亦有清代的,更有民国的。近年来,经文物部门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年间,犹存有300多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有些碑刻由于年代久远,受风雨浸蚀,字迹已逐渐模糊,残缺不堪了。为了保护这些书法瑰宝,也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浯溪公园管理处在崖壁前建了一座漂亮的木亭。同时,为了纪念元吉和颜真卿,管理处在崖壁前和七香桥之间的空坪上,设置了他俩的雕像,让后人瞻仰他们的容颜,怀念他们的功绩。
滔滔湘江,缓缓北去。自浯溪崖壁书法碑林创立以后,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不管时光如何流逝,世事如何变幻,浯溪崖壁,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但没有减轻,却一直在加重,地位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中国书法界的圣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考察,钻研学习,领悟书法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