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7-21 20: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林明 于 2013-7-21 20:55 编辑
李 俊
李俊,曾用名李足三,1903年出生于湖南省祁阳县梅溪乡。有姐弟二人,李乃父母中年得子,受宠有加。家有自耕田八亩,父亲勤劳耕作,母亲纺纱养猪,吃用之外每年尚有盈余。日积月累之下,又陆续购置几亩田产,供李读书之用。
李1909年入私塾,1912年进族办正谊小学。1915年入县立初小,不久转县立高小,1918年毕业。时母亲大病,家庭陷入困境,几近失学。幸考入公费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并赖母亲极力支持,得以完成五年学业,于1924年6月毕业。
三师毕业后,李前往华容县任甲种师范讲习所教务主任,兼教历史、地理,因无意教职半年后离去。得人介绍到衡阳船山大学任图书管理员,工作清闲,遂半工半学,听讲一些古文。
1926年革命军由广州出师北伐,李经同学介绍加入国民党,主办反对军阀吴佩孚的《反吴日报》,为革命摇旗呐喊。北伐军队到达武汉后投笔从戎,到同乡刘兴任军长的三十六军任军部书记,随军至郑州,并与冯玉祥部会师。宁汉分裂后任政训处秘书、主任、师部书记等职,转战于安徽芜湖、湖南溆浦、河北开平、河南驻马店等地,先后随唐生智、白崇禧反蒋,均告失败。1929年冬无奈返湘自谋生计,做木料和谷米生意。
1932年唐生智任军事参议院院长后,李被委以秘书闲职,遥领薪水,未到院服务。1934年投奔时任南昌行营厅长的刘兴,任第二厅科员。不久刘调任吉安第二区司令,李随同前往并任其秘书,办理日常文书。其后数年追随刘兴,任驻黔绥靖公署参议、军委会总政训处科员等职,并在庐山暑期训练团政训班听讲两周。
1938年唐生智四弟唐生明任长沙警备副司令、第二区保安司令兼常桃警备司令,李返湘随同任秘书,期间曾代理桃源办事处主任,后随唐辞职而离任。
1941年伍仲衡任湖南粮政局局长,李受邀任粮政局专员、科长等职,办理收购粮食事宜。后粮政局撤销,改为第九战区兵站分监部,李负责办理粮政局移交和结束事宜。不久日寇进攻长沙,李随部向宜章、汝城撤退,在汝城被任命为第九战区参事。抗战胜利后返回长沙,先后任省田粮处科长、秘书等职,闲时重操旧业,兼营木料、谷米生意。
1948年夏,师范同学雷雨田由沪来长策动反蒋,李协助做些调查和联系工作,历时一年,不曾间断。
1949年夏,唐生明来长,联系陈明仁策划起义事项,李受邀参加,并被陈明仁委以第一兵团秘书以方便工作,主要负责联络沟通。是年8月随陈明仁参加长沙起义。
新中国成立后,李和唐生明前往香港做策反工作,后因时局变化奉命返回。1951年11月由黄克诚介绍到湖南省林业局工作,1955年6月任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参事室秘书。
1958年9月被错划为右派。1977年予以平反,1979年3月恢复起义人员名誉。
李俊1964年3月病逝于长沙,享年62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