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农民乐种双季稻

[复制链接]
查看: 976|回复: 0
匿名  发表于 2008-2-24 10:52:14 |阅读模式
[center]农民乐种双季稻 [/center]




 
[center]2008-2-24 6:43:33[/center]  

  

正月十五刚过,祁阳县八宝镇古桥村村民就开始清理人民渠,引水入田,为春耕生产储备充足水源。本报记者 罗新国 摄  

  编者的话

  又是一年春来到,雪后三湘万象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战胜冰雪、灾后重建的湖南荡起阵阵春风。本报日前派出几路记者,深入乡村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采访湖南的粮食、生猪、蔬菜、油菜发展情况,从这些人们最关注的基本农产品供给问题入手,看湖南农业基础建设的地位、作用与前景,探寻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路径。

  自2004年始,中央连续下发了5个有关“三农”的一号文件,本报也连续5年推出“走进乡村,关注三农”系列报道。记者每每进村入户,总能引发新的激动、兴奋与思索。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刊发记者来自一线的采访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尚武 通讯员 钟凌云

     DD渠道清淤,稻田翻耕,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备耕的农民。2月23日,记者来到冰雪过后的祁阳县农村采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10万亩连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呈现出田园化的轮廓;

  一望无际的田块中间,每隔几百米矗立告示牌,清楚地标示着“天龙”、“银光”生产基地,生产标准、技术要点一目了然;

  田间角落的鸭笼,悬挂频振式杀虫灯的柱子,显示着“稻鸭共生、诱蛾灯杀虫”等无公害种粮技术在这里得到了推广。

  作为我省的粮食主产县,祁阳县共有66万亩水田,去年水稻播种面积130万亩,双季稻覆盖面接近100%%,名列全省前茅。

  若论自然条件,这里与周边地区大致相当。那么,是什么导致这片土地的双季稻覆盖面如此之高?

  分管农业的县委常委邓年生说,党的鼓励种粮政策好是根本;农业综合开发改良水利是基础;龙头企业的带动则是关键。

  相传舜帝巡狩九疑,教民稼穑于永州之野,开启了我国南方的“稻作之源”。今天,稻作文化薪火传承,地处永州的祁阳县崛起湘米中两大“中国名牌”———天龙米业和银光粮油。近3年,仅“天龙”和“银光”两大米业龙头在祁阳县订单面积,每年加起来都在60万亩左右,按单产400公斤计算,这两家米业公司一年在祁阳收购加工的商品粮即达2.4亿公斤。

  在八宝镇古桥村,记者了解到,全村仅310亩水田,而今年与银光粮油公司签下的早稻优质稻订单即达240亩,几占总面积的80%%。村民李敦云走在四四方方的田垄上,扬了扬手里的订单,朴实地说,农民是现实的,只有到手的钞票多,才会多种粮。

  由于“天龙”和“银光”两大米业龙头争着建基地,扩大订单种植,农民种植优质稻效益可观。去年,优质稻品种订单收购价每50公斤100元左右,按双季亩产一吨,毛收入即有2000元。

  “我们这里与其他地方不同呢,早稻也都是优质稻,效益不比中晚稻差。”见记者满脸疑虑,李敦云细说,银光粮油公司从广东引进当地俏销的优质稻品种,提纯复壮,筛选出“银光187”,供应基地农民做早稻、晚稻栽培,都能获得高产。去年,农民按订单种植“银光187”,一亩比普通早稻增收近300元。

  边走边说,我们来到村民李双寿家,左邻右舍的村民围了过来,大伙七嘴八舌说起“种粮经”。2004年以前,村民纷纷“双改单”。虽然一季稻赶在7月、8月抽穗、扬花、灌浆,容易受旱;遇上8月“火南风”,空壳率高,而且一季稻至少要多打1至2次药,每亩增加成本20元以上。但由于当时种粮效益低,大家图个轻松,只种“口粮田”。

  如今,种粮效益提升,双季稻又“火”起来了。“银光187”和“天龙1号”等优质稻品种,都能兼作早、晚稻栽培,全县订单面积中增长最快的就是早稻优质稻。古桥村166户村民,去年有157户订单种植双季优质稻,共卖粮28万公斤,其中89户早晚两季卖粮收入4000元以上。

  除“天龙”和“银光”两大米业龙头外,祁阳县还有20多家小型粮食加工企业,都与农民签下种粮订单。据统计,对比2003年,祁阳的双季稻面积增加了10万亩。龙头企业加工的品牌米,源源销往外地。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似春风,吹拂着广袤的田野。县农开办主任陈怒江说,巩固双季稻优势,一要强化农田基础设施,二要引导龙头企业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县里提出,倾力扶持“银光”、“天龙”等米业龙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建到哪里,龙头企业基地就配套到哪里,先进技术就推广到哪里,让种粮农民得实惠,为确保粮食供给打牢基础。[链接]我省是全国重要的双季稻适宜产区。2004年以来,在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激励下,全省一举扭转双季稻面积下滑的局面,双季稻面积稳步恢复,推动粮食生产连续4年稳定增产。2007年,全省早稻面积已恢复到2300万亩以上,双季稻晚稻的面积超2500万亩,全省粮食总产291亿公斤。近几年来,全省农民每年为社会提供商品粮稳定在75亿公斤左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