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黄埔军校简介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在广州东郊的黄埔建立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通称黄埔军校。
1924年3月27日黄埔军校举行第一期新生入学考试,4月28日放榜,录取学生编成4个队。11月30日第一期学生考试完毕。1925年6月25日补行毕业典礼,共645人毕业。
据统计,在这一批学员中最低是初中学历,18人大学毕业,63人大学肄业,26人专科毕业,师范毕业生59人。
而这批学员也没有让人失望,黄埔一期的毕业生大多数都成为了后面二十年中国两军的重要将领,在国民党方面的有宋希濂、陈明仁、黄杰、郑作民、胡宗南、王敬久、孙元良、贺衷寒等等,共产党方面有蒋先云、金佛庄、左权、徐向前、陈赓、曹渊等人。
其中湖南永州籍蒋先云、陈赓、贺衷寒还被称作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黄埔三杰”。其中蒋先云创造了黄埔军校历史上的一个纪录:每门课的成绩都名列全校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黄埔学霸”,这项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第一期学员,湖南籍学员总数 184人,占第一期总人数的28.9%,这些有志热血青年从湖南各地前往千里之外的广州,怀揣理想抱负,救国救民的理念,入读黄埔军校,湖南省各地区的人数分别是:宝庆12人,常德 11人,郴州 20人,衡阳 13人,怀化 3人,浏阳 3人,娄底 5人,湘潭 16人,益阳 12人,永州 13人,岳阳 10人,张家界 1人,长沙 20人,株洲47人。
通过小编和祁阳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整理查证黄埔军校一期学员湖南永州祁阳籍共3人。
陈 皓(1898-1927),字大明,祁阳梅溪人,黄埔一期学生,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任国民政府警卫团第三营长,“三湾改编”后,他被任命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成为井冈山初期最高军事负责人。后因对毛泽东在军事指挥上“管理一切”不服气,而发生冲突,拉部队投奔国民党13军军长方鼎英,被毛泽东捉起来枪毙了。
陈皓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同学录照片及黄埔军校学员详细调查表(陈皓本人填写)。
下图由祁阳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提供
​
​ 蒋伏生(1899~1979),国防部中将参议,湖南祁阳县挂榜山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军团长、师长等职,蒋伏生先后任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二十七军军官总队总队长、长沙警备司令、省军管区副司令、衡阳警备司令、湖南省保安司令等职。1946年,国民党选举国大代表,他为了控制县参议院,与洪帮西华山头子赵海屏合谋,将原祁阳的锦宝山与西华山两帮合并,到处开山立堂,把全县所有的乡镇长都囊括在内,从而确保了他当选国大代表。后总统府第五战地视察组组长,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兼长沙警备司令,湖南省在乡军人会会长。1951年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参议。“国大代表”。1979年5月5日在台北逝世。台湾出版有《蒋伏生先生纪念集》等。
蒋伏生照片和其任命书
下图由祁阳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提供
​
​
​
​
​
​
​
蒋伏生故居
​
王驭欧(1900- ?)
通过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整理查证黄埔一期学员同学录,系无照片同学之一。
祁阳白溪町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湖南祁阳人, 国民党军官,曾担任秋收起义安源二团团长,后服务社会。
王驭欧系王如痴的哥哥,王如痴与方志敏两人一同就义的红军名将,湖南省人民委员会于1962年12月30日追认王如痴为烈士。
下图由祁阳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提供
​
​
祁阳市抗战文化研究会特别感谢:
祁阳黄埔后裔毛学彦先生(祁阳大忠桥人)提供来的黄埔军校学员同学录文档照片等等。
祁阳市抗战文化研究会志愿者郑春林先生(祁阳白水人)整理编辑黄埔军校学员祁阳籍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