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女”曾志与“井岗女”贺子珍,伟大的革命友谊,煞羡旁人原创 琉璃蚀心 2020-07-20 17:51:43
前言每一朵花,它的娇艳盛开都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劳作。在我国的近代历史上有很多传奇人物,革命的成功也离不开每一个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驱者。在当初的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上就孕育了很多国家英雄,他们为了全中国的解放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当时还有两位不可小觑、影响至今的"巾帼英雄",那她们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友情呢? 
一、革命姐妹花的相遇在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发动了反革命的政变,共产党革命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在生死存亡之际,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决定发动"八一"南昌起义,在南昌城里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在七天之后,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在武汉召开了党内部紧急会议。在这次党的内部会议中,毛泽东同志主动的提出了"笔杆子已经抓不住政权,要从枪杆里抓政权"的经典革命理论。在武汉的这次会议结束之后,毛泽东同志就组织发动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竖起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武装的第一面旗帜,但由于双方力量差距较大,导致了秋收起义的失败。 
为了保存仅有的革命力量和更好的以后发展,中共中央党组织决定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的红色根据地以此为发展,壮大力量。 在井冈山上,"朱毛红军"还有着五千人的革命武装,大多数都是男同志。但在当时有着两位耀眼的存在,就是曾志和贺子珍两朵金色"革命花"。刚开始的井冈山女性同志只占极少数,大概只有十到二十个之间,曾志和贺子珍刚上井冈山的时候也都是花一般的年纪,身上到处都充斥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 
她们和其他共产党革命军着装也都是一样的,身穿红军被服厂统一制作的蓝灰色军装,腰间同样都扎着牛皮带,腿上也捆着绑腿,在这身军装的衬托下两位女同志更是有着一股子英气勃发的英姿。这道美丽的风景线在井冈山上的"朱毛红军"中还有着"芙蓉女"和"井岗女"的美称。 在1928年,贺子珍刚过了十九的周岁,而曾志才只有十八岁,但两人已经都是老资格的"革命家"了。 
曾志之所以被同志们称为"芙蓉女",因为她就是个地地道道的潇湘女子,曾志身材不胖不瘦的,看起来娇小玲珑,面目清秀,肌肤也很白皙,属于标准的江南女子。师范毕业生的知识素养加上浑身上下的书香气息,使曾志精致的脸庞上更有一种吸引人的气质。
而有"井岗女"之称的贺子珍则是有另一种巾帼英雄的英姿。她的身材有着不同于江南女子的娇小,比一般的女性都要高,但身材很匀称,鹅蛋形的精致脸上时常挂着阳光般的笑意,眼神看起来像一个孩子一样清澈透明,整个人都散发着热情的魅力。井冈山的全体红军将士们亲切的把曾志和贺子珍两位女红军比作为根据地上的两朵红花。
二、两人人情深意重有人说姐妹情大于天,曾志和贺子珍两人就完美诠释了这一句话。两人好像是上天注定的一样,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了情同手足的姐妹感情。在上井冈山之前曾志是湘南特委的秘书,而贺子珍则是在湘赣边界特委担任秘书。 两人因为工作性质的和内容相同,所以聊起来也是相见恨晚,。在井冈山上为数不多女红军当中她们两朵红花也是最先"名花有主"结婚的,自然成为了红军中的"大姐大"。这些方面的影响混合在一起,使得他们的友谊也越来越深厚。 
既然毛泽东选择了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选择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这一战略方针,那么他们就要解决迎面而来的各种艰难险阻。在井冈山的岁月,是发展实力的岁月,是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岁月。虽然曾志和贺子珍都是在红四方面军,但由于各自的人物分工有所不同,所以也是聚少散多。 
两人自从1928年六月份的"龙源口大捷"后,在永新县城见过了一面,之后直到三个月以后才在茅坪相见。这个时候的曾志已经怀孕六个多月了,贺子珍看到挺着大肚子的曾志之后也是很高兴的恭喜她,没想到几个月没有见面,曾志的肚子都已经这么大了。那一天一直聊到了天黑,看着窗外的光线一点一点的消失,两人才不情愿的分开。 在1929年的1月14日,红四军主力三千六百多人在中央的组织下从行洲出发,准备转移部队赶去赣南地区。正是由于这次转移部队的机会,曾志和贺子珍两人终于又聚到了一起。 
在转移的时候一个是前委秘书,一个是工农委员会的副主席,职务和地位相比较在井冈山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姐妹两人依然行军和扎营都如影追随,经常住一个帐篷,同寝共食。 中间很多年贺子珍因为和毛泽东的感情问题没有和曾志联系,后来贺子珍因为治疗伤病又赶去了苏联。 在全国解放之后,曾志先是在武汉做接管部副部长,后来又去广州担任工业部长和电力局局长。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但曾志对贺子珍的思念和关心一点都没有消退。
她已经好久没有见过这位老战友了,他很想去看看贺子珍,看她最近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吃苦受罪,但很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她不能入院。 在新中国建立十年之后1959年的八月份,曾志才得以见到了贺子珍。还是因为中共中央有个会议在庐山召开,在曾志到了南昌之后,得知贺子珍在省委附近生活,便赶紧前往。 到了贺子珍的家里之后,曾志发现她这位老战友已经老了,身子孱弱,头发也白了许多,穿了一件破旧外套,黑色的棉麻裤子,一双老式布鞋,还有一把蒲扇攥在手里。看着贺子珍现在的落魄情景,曾志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结语"伟大的革命友谊"永远都是风中常闻,人间难寻,看文章的时候认为理所当然,但只有真正的遇到和亲身体验后,你才会知道这份情谊是多么的高尚、圣洁、没有一丝丝的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