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1-5 15: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血战一江山
作者:hunterc01 提交日期:2007-10-8 17:07:00
??关于一江山的经过,由网友提供了资料,我就不放在我父亲的故事里.
??
??作者:卡费尔 回复日期:2007-9-19 13:41:53
??
?? 一江山岛之敌为为第四突击大队和突击二大队四中队,司令王生明上校是蒋匪军1954年度“克难英雄”。其成员多系惯匪和逃亡地主,政治上极为反动。为了长期盘踞一江山岛,依托岛四周水深(7米、流速2节)、岩陡和坚石的条件,构筑了坚固工事,火力配系严密。
??
?? 我军国防部长彭德怀决定杀鸡用牛刀:调海陆空精兵近二万余人攻击守敌千人,我军包括战斗机两个师、轰炸机一个团;海军强击机五个团、战舰艇188 艘、运输舰船138 艘,载步兵三千六百人、大炮近300 门。守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兵共1,086 人。
??
?? 空军:航空兵第二十师六十团,海军航空兵第一师一团(共有轰炸机36架)。强击机航空兵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依尔-10型强击机24架),歼击机航空兵第三师一个大队,第八十五团一个大队,独立一团一个大队,海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第十二团。航空第二师一个大队(米格-15比斯71架,拉-11型战斗机24架),参战飞机155架。雷达三四二团的指挥连,和乔司、镇海、象山、海门、瑞安、嵊县、三门的8个连,12部雷达参战。
?? 海军:第六舰队两个大队(护卫舰4艘),战舰大队(炮舰两艘),鱼雷快艇第一、第三十一两个大队(10艘鱼雷艇),炮艇3个大队(共24艘),火箭炮船一个大队(6艘),登陆艇、运输船(140余艘),外加救护船、指挥艇、通讯交通船,以及台州地区民兵和三一四七部队沿海巡逻船等,参战舰船共200余艘。
??
?? 参战三军共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与被攻击方相比占绝对优势,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守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5倍于守军。
??
?? 18日我军登岛总攻。整个战斗过程激烈,敌司令王生明一直坐阵指挥所,指挥所属作战。至1月20日16时,据台湾国民党消息王生明最后在电话中报告:敌军已迫近到指挥所附近五十公尺处,所有预备队都用上,我正在亲自指挥逆袭,手里还给自己留着一颗手榴弹……话未说完,电话机中传来“轰”地一声,电话就此中断。
??
?? 这是我军首次以绝对优势成功进行的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但为人留意的经验训是,登陆战伤亡惨重。全歼守敌720人(大部击毙,剩下者多在被我军强大炮火震昏后被俘)的代价是:我军伤1176人,亡416人,损失飞机8 架,沉、伤护舰、登陆艇14 艘,机帆船7 条,大炮3 门。我军抽调三军精兵,国民党守兵只是包括民团的杂牌军。此战带浓重陆战意味。在头门山、白岩山岛、大小茶花岛的重炮直轰几公里外的一江山岛,提供主要炮火掩护。
??
?? 中央军委战前指示,要严格掌握对美政策,但美台刚签的《共同防御条约》并不包括大陆沿海小岛。一江山岛战後,美军第七舰队即帮蒋介石撤走大陈岛军民三百余人,并知会中国勿干扰撤离行动。
??
?? 战局发展正如张爱萍事先所料,攻下一江山,大陈诸岛不战可取。
??
?? 不过,他还是没有料到战局扭转会如此诡谲陡骤。正当他与三军指挥员拟定打击大陈岛撤退之敌方案时,彭德怀从北京打来电话,指示:“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啦。”
??
?? 单桂芳晚年回忆,一天陈雪江叫他过去,命令他率领551、543两艇前往大陈岛侦察敌情,为即将开始的战斗做准备。当日海上大雾,100米开外什么也看不清,他与侦察参谋谢家驹各率一艇出港,向大陈岛方向摸索前进。
??
?? 直到后来他离休赋闲在家,也没有弄清楚当时是怎么回事。那时,随着渐渐靠近大陈岛,隔雾充耳一片嘈杂,前面就像是大集市。忽然之间,海风吹来,丝霭全没,眼前豁朗,只见铺天盖地满海都是军舰,大的、小的,双桅的、单桅的,航空母舰、巡洋舰、登陆舰……连甲板上走来走去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用他们话讲,如若雾不散,肯定误闯港内让人家“包饺子”。
??
?? 后来才知道,美国第七舰队已经像猎人似的在大陈海域散开了猎犬,海上有一眼看不清的兵舰,空中处处有喷射飞机巡逻,还有一些大蜻蜓似的直升飞机在舰队上空回旋警戒。后来被证实,他们撞见的正是国民党军撤退场面,历史上惯称的“金刚计划”。
??
?? 蒋匪撤退后三日,我军登上大陈岛。战后单桂芳回忆,他登岛第一个感觉就是静,静得没有一丝声音,静得恐怖,所有人都是子弹上膛,心跳窒息。只见迎海高大石壁上用白粉刷了几个大字:喂,对面就是大陆!
??
?? 岛上地雷密布,后来工兵奋战3天3夜才清除干净,一位排长不幸在排雷中触雷牺牲。所修筑的各种防御工事,明碉暗堡、及副防御工事几乎全被炸毁,有些角落安放了炸药未来得及点火保留着逃跑时的匆忙。让登陆部队惊讶的是,司令部墙上挂的大陆方面军队连以上实力表,经校对与我军实际部署无差。
??
?? 附: 看王生明的从军履历,作为一个出色的职业军人,简直是国民党军队的一个翻版。
?? 王生明,湖南祁阳人,湘军后代,据守一江山的时候,年四十四,军中生涯居然近三十年。16岁参加北伐,雨花台之役后升任四十军少尉排长,后随蒋介石逐鹿中原,1937年抗战军兴,王率部转战各地抗战8年。39年随第八师增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死守蕴藻浜,到友军上来撤出阵地时手下的连队只剩9人生还。此战后王因勇猛受到屡屡提拔,先后参加中条山战役,朱仙镇战役,屡战日寇,8.15时在广州受降。抗战结束时以上校军衔荣获胜利勋章。一九五五年一月十九日,国军少将王生明在一江山阵亡。
??
?? 原国民党海军少将钟汉波将军回忆,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二日,国民党海军护航炮舰永定号接到一条命令,舰长钟汉波奉命从大陈转送一位“重要人物”前往一江山岛。国民党军大陈防卫总司令刘廉一亲往送行,这个“重要人物”是蒋经国钦点这位胡宗南的爱将调任一江山地区司令国军的“英雄”王生明。
??
?? 11月2日,钟汉波驾「永定」舰载送王生明上一江山。送行之后,「永定」舰启航,当夜到达一江山岛。因为一江山岛在大陆解放军炮火覆盖范围之内,「永定」舰不敢开灯,岸上也不敢发信号。钟汉波凭着技术高超,灭灯行驶,用舢板送王生明上岸。王生明随后让人送来母鸡一只,感谢国民党海军弟兄。钟汉波舰长舍不得自己吃,后来把鸡肉绞成肉糜,炖了鸡粥和全舰官兵一起来吃。
??
?? 一江山岛不但最高长官王生明拉手榴弹自尽,连岛上的电台人员也如此。陆军载波勤务大队的台长朱振和司令部的最后通话是这样的“敌军已经接近了,我手里正拿着最后一颗手榴弹,马上就要放了!你们听着!轰……”这些年轻的生命本该尽情享受赶跑日本鬼子后的幸福家园,本该和自己心爱的人坐在海边的岩石上,本该...而此时这些国军的抗战英雄,最后却被以苏俄为后台的军队彻底消灭。
??
??作者:卡费尔 回复日期:2007-9-20 14:10:01
?? 奇怪的是,连大陈岛的指挥官都不知道一江山守不住,只有他一人知道.
?? -----------------
?? 可能像前面qhzr说得那样,他知道内幕吧。据大陆一些资料说,解放军攻击一江山前,曾有严重的情报泄密问题,台湾方面对大陆攻击的规模应当心里有数。所以当PLA进攻一江山时,大陈岛原定的增援部队都已下到船上待命,却一直得不到出发的命令,大概台湾方面也知道,去了也是杯水车薪,守不住的。
??
?? 一江山岛在大陆岸炮射程内,离台湾远,补给不易,不被打死,也会跑死。
??
?? 据钟汉波等人的回忆,刘廉一等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永定舰官舱为王生明送行时,刘就说过要去和王生明同死的不祥之言。王生明回答道:“守一天,我叫台湾振作,守两天,我让共匪丧胆,守三天,我让白宫翻过来。”
??
?? 有人分析,当时美国对是否还继续帮助台湾正在犹豫,认为国民政府已经没有战斗力了,要求台湾放弃外岛。而台湾死守一江山不是认为一定能守住,而是为了给美国人显示国军战斗意志。
??
?? 大概王生明此时已报了必死的决心,所以在开战前夕不但将家属妇孺全部撤离,还规定如果有父子兄弟同在的,只留一个守岛。
??
?? 此战的惨烈,以及大陈岛民众惧怕大陆政权的情况,使得美国人认为蒋政权还有一定的军力民心。所以此战后,美国国会马上通过了“授权美国总统协防台湾及澎湖之决议案”,将原来排除在《共同防御条约》适用范围之外的金、马等沿海岛屿变为《台湾决议案》中新的美台协防范围规定:“包括该地区现由友方掌握之有关阵地及领土之防卫”。
??
?? 大陆方面对于大陈岛民众多自愿随蒋经国撤退的解释是,大陈岛属浙江,使蒋介石老家,国民党在此长期经营,群众受国民党毒害较深,惧怕新政权。
??
?? 另,关于守军人数,大陆记载为国民党反共突击队第四大队全部,反共突击第二大队一个中队,总兵力七百余人。另有工事构筑人员,政战人员,女慰劳人员等共计约接近300人。但开战前又撤走了一些人,所以岛上总共人数应当是接近一千。720人大概只统计了正规战斗人员。
??
?? 大陆有的资料说是守军阵亡被俘各有500余人,这个数据也不太准确。因为这是战斗当天上报军委的数字,大概只是根据守军人数给的预估数。当时战斗还未结束,况且在双方如此猛烈炮火之下,难有完尸,敌我难辨。
??
?? 另外,大陆方面说王生明战死时间十八日下午也是错误的,十八日下午攻占203高地的解放军报告说,发现了“王生明”的尸体,然而,这具尸体后来被判明,是代替王指挥核心工事防御作战的另一个国民党高级军官,一江山防卫司令部政训主任孙刚埔。王生明是20日在90高地防卫阵地用手榴弹自杀身亡。
??
?? 一江山岛战役,国共伤亡比例为1:1.3,登陆方损失很大。除二战美军硫磺岛登陆战,美军伤亡人数超过守军外,二战及二战以后成功的登陆作战,登陆方伤亡人数均少于防守方。而美军硫磺岛战役,日美伤亡比为1:1.13,其比例也低于此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