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县城北面四华里的地方,祁水河边有一个渡口叫荷叶渡。河北面的“聚贤亭”一些墨客文人在那里吟诗作词。河南面“望祁亭”一些达官贵人会在一起,饮酒作乐。
相传唐昭宗年间,一年盛夏,当地的穷秀才,烂绅士在望祁亭陪同县老爷饮酒作乐;酒过数巡,县太爷满嘴酒气地说:“此地风景如画,怪不得人们常说‘人说蓬莱仙境好,吾看此地强三分’。好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之人间仙境,就是美中还有点不足,缺一座桥,如果有一座南北相通的桥,那就更加美了。”众秀才绅士听县太爷这么一讲,便拍手叫好。
在县太爷的主持下,由那些穷秀才,烂绅士组成修桥会,规定:“凡属所管辖的民众按人丁每人收取五贯钱,务动二十天,几个月时间,就在这个渡口建成了一座石拱桥,取名赤干桥。
竣工这天,男女老少,披红挂彩,喜气洋洋,高兴极了。一早就在桥头两边迎接县太爷来踏桥,并且还派一些地方有名气的人物守桥。不准随便让人过桥,谁知县太爷未到;就来了一个年过花甲的叫化婆,腰弯背驼,衣衫烂偻,手提竹篮,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向桥上走去。守桥人一齐拦阻,不准他过桥,叫化婆跟守桥人说尽好话,但守桥人横竖不让她过,并对她臭骂了一顿。在这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她随手从田里摘片荷叶丢在河里,纵身一跳,清盈地落在荷叶上,渡到河中,手中云帚一甩,大桥轰的一声,全部倾塌。那些以民脂民膏为食粮的衣冠禽兽,随桥而下葬身河底。
这位可敬可爱的荷花仙子,腾空而起,上山修道去了。众百姓看到仙子惩罚了那些恶魔,都纷纷磕头叩谢;人们为了永久纪念这位仙子,就将此地叫做荷叶渡
今日的荷叶渡

图片摄影----于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