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崇德年间,祁阳县大营驿(今祁东大云市乡)附近有一座独木桥,当地百姓都叫它“清河桥”。这桥说来还有一段风趣的故事呢。
这座独木桥刚架成的那天,同时走来了三个人,一个老和尚、一个中年举人、一个年轻的村姑。他们三人争着要先过桥,谁也不肯让谁。末了,还是村姑提出了一个好办法:“我们三人呢分别以‘清河桥’这一名字的一字为题作诗,谁的诗意好,谁就先过桥。”和尚、举人都表示赞同。
那老和尚急着去西方取经,便抢先说:“我以‘清’字为题——
有水也是清,
无水也是青,
无水加争变为静;
清清静静人人爱,
我到西方拜如来。”
说完搔一搔秃头就要过桥。举人急忙拦住和尚:“且慢!还有我呢。我以‘和’字为题——
有口也是和,
无口也是禾,
去口加斗变为科;
科举状元谁不爱,
我到山西做学台。”
举人吟罢昂着头,扯了扯长衫子便要过桥。见那村姑笑盈盈地摆了摆手,说道:“别忙!别忙!还有我呢。我以‘桥‘字为题——
有木也是桥,
无木也是乔,
去木加马变为骄;
骄傲自满没人爱,
还是我先过桥来。”
只见那村姑刚吟完,便轻移莲步,翩翩地过桥去了。老和尚和举人圆睁双眼,羞得满脸通红,痴呆呆地看着村姑的背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