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投身黄埔军校

[复制链接]
查看: 1847|回复: 0
匿名  发表于 2008-1-10 16:45:40 |阅读模式
[center]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投身黄埔军校[/center]
[center]http://www.yongzhou.gov.cn 时间:2008-1-4 11:49:50 来源:中国永州新闻网 [/center]

  1925年,16岁的陶铸来到武汉。在武汉,陶铸不论白天晚上,一有空,不是去听讲革命的道理,就是潜心阅读共产党办的《向导》、《中国青年》和《楚光日报》等革命报刊。这时,他对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开始有了信仰。

  1926年4月间,陶铸离开一军一师教导二团第二营,到黄埔军校入伍生二团二营五连当司书。在连里只当了两个月的司书,黄埔军校第五期就招考了。1926年6月,陶铸通过保送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入伍生班。1926年10月陶铸升人军官班,被编入第一学生总队第三大队第十五队步科。升入军官班的同时,陶铸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不久,党支部讨论通过批准他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当时,陶铸还不满十八岁。

  陶铸刚进入黄埔军校,就是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的积极分子。升入军官班参加中国共产党后,更以满腔热忱,全部精力,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除参加与孙文主义学会的反动分子进行针锋相对的舌战外,还以《黄埔日刊》为阵地,为他们的反动论点,进行笔伐,争取大多数中间力量转到革命方面来。1927年4月初,广州的反革命已在调兵遣将,准备对革命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并把部队派到黄埔军校,把学生的枪支锁了起来。陶铸和大多数学生与共产党员,都要求紧急应对反革命事变。军校党的特别支部会议决定:赶快把仓库里的枪支弹药拿出来,立即把共产党员和进步学生武装起来。陶铸等几个人迅即赶到仓库,砸开铁锁,打开一看,才发现武器的枪栓都没有了。原来放在仓库里的几箱迫击炮弹,也早被人搬走了。

  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军校内的党组织,不让共产党员和左派挺身而出,制止正在日益嚣张的反共活动,只同意组织一个代表团,到武汉去向国民政府请愿,请求制止蒋介石、李济深在广州的反革命活动,并动员舆论,声援广州的革命人民与反革命的斗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前三天,军校党的特别支部决定:由军校国民党特别党部负责人和陶铸等学生代表共20多人组成代表团,赴武汉请愿。

  陶铸一行20余人到达上海黄埔江码头时,上海已在一片白色恐怖的血泊之中。此时上海的中共党组织已转入地下,接不上关系。他们临时商量,决定不上岸,随即在十六铺的轮船公司,买好去武汉的船票,当天午后乘船去武汉。

  陶铸等一行到达武汉后,陶铸接到党组织通知已被转为正式党员。党组织考虑陶铸是黄埔五期毕业生,有军事知识,就决定派他到鄂东各县去组织农民自卫军。正在此时,武汉政府所辖独立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受蒋介石指使,投降叛变。为了平叛,支援叶挺部队在前线的斗争,陶铸接到指示,暂缓去鄂东,留在武汉参加组织农民自卫军的动员和战勤工作。平定夏斗寅的叛乱后,陶铸接到中央军委命令,派他到叶挺的11军24师71团2营任副官。

  1927年7月,汪精卫右派集团公开和蒋介石右派集团合流反共,举起屠刀,镇压工农,仅7月一个月内,湖北全省就有4700多名共产党员和工农团体的干部,牺牲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

  陶铸从黄埔到武汉,亲身经历了大革命的惨痛失败,亲眼目睹了蒋介石、汪精卫反革命集团血腥镇压革命人民的残暴行径,他已深深地从斗争的实践中认识到,革命非建立武装不可

  该稿件来源于中国永州新闻网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yongzhou.gov.cn/Article/2008-01-04/24065.ht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