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籍退休干部研究把祁剧历史提早500年

[复制链接]
查看: 893|回复: 0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0-6-4 21:19: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818168e728b74e39b5063b70e854bee.jpg 4062911f56c7701b3ebc58febbabfbbc.jpg ba4459915f9e35be601f6fa32cd880c2.jpg 19af752a913c6c3bc6d369857eb44e87.jpg 祁阳籍一个叫谭明顺的退休老干部,回乡一个发现,就把祁剧的历史提早了500年。祁剧渊源与祁阳竹山村探秘,为您答疑解惑。
        2008年,祁剧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祁剧因地系名,发源于祁阳县,祁剧子弟走遍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甚至新疆的天山南北。新中国首任全国文联主席郭沫若评价祁剧是仅次于京剧的中国第二大剧种。五百年祁剧,已是旧有陈说。然而,祁剧艺人口耳相传的专祀祖师爷焦德究系何人?成为人们探究祁剧源流的未解之谜。退休后归居竹山故里的谭明顺对此十分关注。正是由于他的专注,将祁剧渊源与竹山村推向一个新高度。
        2011年12月,祁阳县白水镇竹山村被中央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文明村。当时,永州市2952个行政村仅有两个村获此殊荣。谭明顺是永州市政府一名退休干部,回归老家祁阳县白水镇竹山村安居,为支持帮助村里获得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做了不少工作。村里有一栋规制宏大的老房子,占地一万ー千平方米,依山傍水,既不是祠堂,也不是大户人家的宅院,那是谁建的,做什么用途?引起了谭明顺的好奇心。终于,他在反复观察中发现一块刻有道光十四年字样的砖石,搞清楚了这是栋有接近两百年历史的老屋。通过访谈查证,这是王大逊(1757-1829)的长子王水神(1783-1858)、四子王永孚(1799-1858)在此建立祁剧科班所建。此科班的创办,开启祁剧艺术正规培训之先河,当时非常盛名,培养出许多祁剧名角,按照王氏族谱辈分排列:永、兴、启、开、宗,成就五代祁剧世家。这栋老屋现为雅苑酒家,已恢复建筑面积7300平方米,其房屋主体为ー正三横,共42间。这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最早祁剧科班旧址。
        谭明顺关注祁剧的历史渊源,引来了众多祁剧爱好者、研究者。在永州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指导帮助下,2016年12月,永州祁剧文化研究会在竹山村召开成立大会,祁阳、零陵、道县、邵阳、衡阳、长沙等地的祁剧爱好者、研究者共同参加。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湖南传媒学院教授孙文辉,,是最早研究祁剧祖师爷焦德的学者。永州祁剧文化研究会会刊《祁剧雅苑》(二零一九年总第三期)刊发孙文辉《焦德考》《寻找刘守鹤》两篇论文。刘守鹤是永州新田人,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北京(当时称北平)戏剧界的戏剧理论家。他参加徐凌霄、金仲荪创办,程砚秋、荀慧生、焦菊隐等为主要成员的中国早期戏剧研究组织“剧艺实进会”,《剧学》月刊杂志的主笔。著有《祁阳剧》《昆剧史》《昆曲的昆调解放》《记滇剧三十二种》《话剧导演管窥(与程砚秋合著)》《戏剧》《论面部化妆》《汾河湾的历史转变》《戏曲的点滴》《想到便说的戏话》《确定演出的人生观》《读伶琐记》《伶工专记导言》以及徐小香、谭鑫培、程长庚、胡喜禄、时小福等名角的专记。刘守鹤《祁阳剧?祁阳剧的班子与班规》:“班里面敬的是祖师爷唐明皇,还有一位略次于祖师爷的师爷,便是焦德侯爷。” “十ー月初二日是焦德侯爷生日,就由各位老师傅做公请本家大吃一顿。老郎神和焦徳侯爷的神像,平常是安置于本家祖先的堂上,出外演出是随班运走,即安置于演剧地方的家祠中,初五十五,神前烧香,是火房伯伯一一厨房的事。这些规矩,无论科班、中班、江湖班,都是一样。”孙文辉研究,王国维《优语录》从宋人周辉《清波杂志》辑录焦德其人:“宣和间,钧天乐部焦德者,以谐谑被遇,时借以讽谏。”任二北编辑、注释《优语集》,收录焦德三条史料,宋人龚玥之《中吴纪闻》,宋人张之(知)甫《可书》,周辉《清波杂志》中另一条史料,等等。结合《宋史》《中国戏曲通史》研究,历史上存在焦德这样一位戏曲艺术家,焦德作为祁刷的专祀神延续久远,上溯到宋代,祁剧的渊源就有近千年的历史,对于五百年祁剧的陈说,这是一种颠覆性的突破。
        竹山村发现迄今为止最早的祁剧科班旧址,祁剧历史“起于唐、盛于宋”的传言落到实处,这就是竹山村与祁剧的渊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