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浯溪的石头会说话?

[复制链接]
查看: 1713|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8-6-5 20: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祁阳浯溪的石头会说话

官子祁阳生活网
20180605_200014_016.jpg

浯溪是一条长不足千米的小溪,即便是在永州祁阳县,它也是千万条溪水中默默无闻的,当它流入八百里湘江中,更是渺小如雨滴。一千二百多年前,一位名叫元结的官人沿着湘江乘船途径此地,但见江岸这边峭壁耸立,连绵近百米,高达30余米,江水拍岸震耳欲聋。或是这山石的灵性触及到了他,或是这一江碧绿的湘水感染了他,于是他命船夫将船靠岸,从此,这里成了千古以来文人墨客们朝拜的圣地。


冰冷的石崖不再孤寂,那些刻画在岩壁上的诗文让石头有了语言的表达,方寸之间成了点拨后人的圣物,时至今日,乃国之宝藏。


碑刻,昭示与传承


海枯石烂。如何让文字能更久远广泛的存在、传播,古人想到了石头,把文字刻在石头上,就可以做到长久的留存。中国最早的《诗经》就是刻在石头上的,拓片成为了教材被广泛传播,在活字印刷没有发明前,这是最古老的印刷术,也是具有最广泛的传播力。自古以来,能传承至今的文化记载一个来自于地下,一个来自于石头,愈千年的书画已是凤毛麟角,而石头折射出的光彩依旧栩栩如生,这就是石头的魅力。


20180605_200014_017.jpg 航拍湘江岸边浯溪摩崖石刻/摄影:@官子旅行

这种刻在山崖石壁、石板上的文字、书画称之为摩崖石刻、碑刻,它们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艺术。西安碑林早已享誉海内外,而位于永州祁阳县的浯溪石刻却鲜为人知。浯溪石刻为露天摩崖石刻,为南国摩崖第一大石刻,是中华大地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集诗文书法、书画为一处,涉及内容广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堪称奇迹。


20180605_200014_018.jpg

今日浯溪成胜地


浯溪石刻位于永州祁阳县城2.5公里处,园内三峰崛起,怪石磷峋,竹林浓荫,树木苍翠,清幽秀俊。这里留有颜真卿手书的“摩崖三绝”,袁滋、瞿令问、李阳冰、黄庭坚、米芾、秦观、范成大,董其昌、解缙、袁梅、何绍基、吴大澂等历代名人骚客在这里留有诗文书赋画刻于石上,总计有505方之多,形成了全国罕见保存完好的露天碑林,是研究史学、文学、文字、书法的天然资料库。浯溪碑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旅游区。


20180605_200014_019.jpg

老一辈革命家陶铸就是祁阳人,1988年陶铸的铜像和革命事迹陈列室在风景区内落成,浯溪碑林融汇了古代元结“忠直方正”,现代陶铸“心底无私”的人文精神内涵。


20180605_200014_020.jpg

翠竹掩映,红墙环绕,吾园的宁静仿佛是隔世,几十年未曾改变的模样是怀旧的地方,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感怀圣贤们的轶事,静静的读一本书,临一次书法大家们的碑帖,对于喜欢学习的人来说再好不过。

20180605_200014_021.jpg

元结的世界


元结,唐代文学家、诗人,在九江任职时曾率兵众抗击史思明叛军立有战功,后任道州刺史。他的诗文注重反映政治现实和人民疾苦,所作《舂陵行》、《贼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影响广泛。在赴道州任刺史时乘船途径祁阳,发现了这条无名小溪和石崖峭壁。浯溪的世界属于元结,没有元结就没有浯溪。当年元结弃舟登岸,悠荡在山林和溪水之间,树木的幽静,小溪的清澈,让元结流连忘返。他将小溪命名为“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峿台”,撰《峿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痦亭”,撰《痦亭铭》。


20180605_200014_022.jpg

浯溪成为后人向往之地绝非元结命名一条溪、一座山那么简单,当江水拍打着笔直的峭壁,突然激发了元结的灵感,这是上天赐予的绝佳的摩崖石壁,最适合石刻。唐代是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时期,与山石同寿是一代帝王、名仕所渴望的,由此元结在浯溪留下了名垂千古的“摩崖三绝”。唐大历六年(771)摩刻在峿台崖壁的元结文、颜真卿书《大唐中兴颂》,碑面高宽3.2米见方,直行,左行直书,共21行,332字,字径15厘米,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从年代之古,碑面之大,文章之奇,书艺之妙以及现状之完整诸方面综合比较,堪称全国现存“三绝碑”之冠。黄庭坚、米芾、何绍基、吴大澂......一代又一代的诗文书法大家们纷纷踏至此地,如登彼岸。


20180605_200014_023.jpg

在他处,小憩是一份安宁,一份浪漫,而在这里,则是一次心灵的安放和归隐。那些历朝历代的大家们来到这里,不仅仅是了却了朝拜的心愿,而是将浮躁的心得到了一次踏踏实实的落地生根,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源泉和动力,从而焕发了活力。这就是先贤们给予的指引,也是石头留下的昭示。


20180605_200014_024.jpg

浯溪形胜满湘中,溪还是那个溪,石还是那个石,行走在山林之中,于水于石仿佛可以看到古人们身影。胸怀大志的元结在这里留下了颜书公的墨宝,将自己的抒怀刻在山石上。那些后来者也是沿着元结的足迹,来这里敬仰、抒怀。而今我们来到这里,通过石头让我们读懂了文化的璀璨,更是为先贤们的圣明而感恩,他们为永州、为中华大地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0180605_200014_025.jpg
20180605_200014_026.jpg

刻在石头上的宝藏


痦亭铭为元结所书,他将三铭文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三吾”之名由此而来。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痦亭铭》碑,被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20180605_200014_027.jpg

这两个“寿”字分刻于不同朝代,一块刻在碑上,为阳刻,一百的寿字十分罕见,可见雕工的细腻。另一块在石崖上,为阴刻篆书异体字,它不仅仅是一个“寿”字,还包含有日、月、星,天、地、人,金、木、水、火、土,阴、阳两仪,永、世、公、侯,福、禄、寿三星拱照等6句话20多个字,有18种说法,都是给予人们美好的祝愿。


20180605_200014_028.jpg

刻于岩壁上的浯溪二字虽不是出自名家,但是字体浑厚,笔锋有力,足见书者的功力之深。


20180605_200014_029.jpg

浯溪碑林是我国珍贵的文学与书法石刻宝库之一。现存摩崖石刻505方,其中唐代17、宋代116、元代5、明代84、清代92、民国9、时代不明的182方。最高的刻在30米悬崖峭壁上,字径2.3米;最低的在溪畔崖脚,字径1厘米。篆隶楷行草诸体皆全。


20180605_200014_030.jpg

碑林涉及到的作者可谓荟萃了唐以来的历代名家。如唐代有“颜体”的创始人颜真卿;“二王体”有李谅、韦瓘;“褚体”有皇甫湜;篆书有季康的“玉箸篆”、袁滋的“钟鼎篆”、瞿令问的“悬针篆”及李阳冰的《中堂铭》。宋代有“黄体”的创始人黄庭坚,还有陈从古、李若虚、邢恕;“米体”创始人米芾,还有张孝祥、吴潜、范成大;此外有“二王体”的秦少游、陈与义、汪藻,“欧体”的易祓,“魏碑”有邹浩、曾焕,“八分体”有沈绅。元、明、清三代继承各体的名家之作也不少。如明有董其昌、王锡爵、沈周、曹来旬、许岳;清有何绍基、钱沣、吴大澄、杨翰、阮元等各擅其美。真是“百代名臣金石宝;一溪明月水天秋。”


20180605_200014_031.jpg

这个像“火”字的大字位于镜石顶上,直径2.7米,刀刻深度达17厘米,为“镇妖夬符“,是宋代都官员外郎柳应辰的“心记符”,又叫“柳押符”。原是《易经》64卦的“夬”卦,有“决裂”即以刚决柔,以正压邪之意。传说甲寅岁柳应辰泊舟浯溪,夜有妖登舟作孽,柳急书“夬”符于魔掌,顿时电闪雷鸣,妖不见了。次早“夬”符出现在崖壁,柳公便刻石以镇之,还附诗曰:“浯溪石在大江边,心记闲将此处镌,向后有人来屈指,四千六百甲寅年。”预告此符能万古长存。从此浯溪妖魔绝迹,游人览胜平安无事。


20180605_200014_032.jpg

浯溪碑林还有许多迷人的奇异胜迹。如“中兴颂”左侧的“镜石含晖”,是元结安装的石头镜子,高0.46米,宽0.8米,乌黑而光滑,抹之以水,能照人面、照人心,还能照见唐宫肝胆。明代尚书杨廉诗:“此石曾将献凤池,赐还仍对次山碑;分明照见唐家事,不向旁人说是非。”清汤锷诗:“一槛凌空架石台,千年神物壮溪隈。游人莫作浑然看,也向唐宫照胆来。”清袁枚诗:“浯溪镜石光可爱,立向荒山照世界,照尽东西南北人,镜里依旧无人在。”


20180605_200014_033.jpg

浯溪碑林镇园之宝当属元结的文章和颜真卿的书法。元结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先行者,又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有功之臣。《大唐中兴颂》是元结最有代表性的颂文,“以史为鉴,端严正气”。即以“安史之乱”为借鉴,痛玄宗重色昏庸,恨孽臣奸骄毒乱,赞肃宗盛德之兴,喜群生万福是膺,表达了元结的忠肝义胆。颜真卿是唐代最具代表的书法家,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文豪韩愈齐名。《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63岁时所书,实为颜体最成熟,颜氏生平最得意的唯一巨幅杰作,堪称颜氏翰墨之高峰。“字如其人”,颜真卿以忠义大节极古今之“正”著于史册。明陶晋仪评颜氏:“骂贼而死,惟其忠贯白日,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


20180605_200014_034.jpg

诚然,颜书《大唐中兴颂》,流动而又刚健的运笔,秀丽而又圆润的点画,落落大方而又平整坚实的结构,形成质朴雄强的气势,有如一曲刚劲有力的正气之歌,显示出作者“立朝正色,刚而有礼”的风度,实令人百看不厌,余味无穷而又感慨万千!令唐以后历代书家无不为之倾倒。


20180605_200014_035.jpg

浯溪摩崖三绝《大唐中兴颂》举世罕见,明代书家曹来旬评赞:“元颂云烟霭,颜书金玉辉,山川无秀丽,天下看来稀。”这样的人,这样的文,这样的书法,集中于浯溪一地,这是历史对永州的厚爱。加上刻颂的摩崖临江矗立,如斧削成。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始,已经六次修建“三绝堂”。清代杨翰刻在中兴颂碑前的石柱楹联称:“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清钱邦芑诗:“丰碑读一过,百拜不能休。”


清抚湘使者吴大澄说得好:“园林之美,豪富所私;山川之胜,天下公之。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大贤已往,民有去思,思其居处,思其文词。次山私之,谁曰不宜?”这里的“次山私之”,实为万姓之“公”,因“吾”为代词,人皆得而吾之,非独次山为然,故“谁曰不宜。”元结为创建这“天下公之”的“山川之胜”和对华夏文化的继承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清代名人王士祯评赞:“楚山水之胜首潇湘,潇湘之胜首浯溪”。


天球拱璧,国家宝藏


20180605_200014_036.jpg

酷爱书法的清朝乾隆皇帝见到《三绝碑》拓片更是称赞为“天球拱璧”。


遇见已是美好,尘封便已倾城。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浯溪碑林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全年来玩最佳。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推荐景点:柳子庙 零陵古城 新田龙家大院 周敦颐故居 濂溪书院


美食佳酿:凉粉 血鸭 蛇酒



来源:乐途旅游
▍合作/投稿/微信:qq910331268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删除
来到祁阳,不得不关注的本土栏目
目前,10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20180605_200014_037.jpg
20180605_200014_038.jpg
20180605_200014_039.jpg
20180605_200014_040.jpg
20180605_200014_041.jpg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8-6-8 19:39: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卜一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