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里的祁阳记忆(十)儿时的大戏

[复制链接]
查看: 363|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3-12-7 09: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的大戏
在我的家乡有一句话:“唱不过祁阳,打不过东安。”就是说唱戏最厉害的是祁阳,武术最好的是东安。这里的唱戏指的就是家乡的祁剧。祁剧发祥于祁阳,旧称祁阳戏、楚南戏、汉剧,是湖南地方四大剧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52年祁剧《断桥》等剧目由湖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大会选送参加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演出。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湖南电视台录制并播出的大型祁剧电视连续剧《孟丽君》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2008年,祁剧已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4261279.png
但有关祁剧的徽章却少之又少,搜遍网络,找尽本地的收藏市场都没有找到一枚祁阳本地制作的祁剧徽章。只找到了一枚“祁剧五十年代衡阳市劳动剧团”的徽章。衡阳祁剧团于1955年6月成立。前身是国华戏社,本家是洪桥街上的裁缝彭良生。他依祁阳军阀蒋伏生的弟弟蒋花生为靠山去走江湖。1950年初,该戏班在洪桥将一个双合铺改为只能坐200人的剧院。1955年在衡阳地区,国华戏班与劳动剧团合并为衡阳市祁剧团。此时,省里规定,每个县市可以有个剧团。这枚章就是劳动剧团工作人员佩带的章,尽管章的品相较差,烤漆尽去,但斑驳的包浆里却有祁剧一度辉煌的影子。




微信图片_20230406161540.png


在我记忆里,在农村,在乡间,年年岁岁,总有那么一些日子,令人难忘,令人向往。令贫瘠的土地生长着一茬又一茬希望。那就是唱大戏的日子。
每当唱大戏的日子,大人就带着从繁忙纷纭的农事中解脱出来的悠然心境,互相吆喝着走出家门,在条条干燥而温馨的乡道上高兴得晃晃悠悠,一齐朝锣鼓敲响地方涌过去。
    到达戏场,有熟人朋友的,欣喜讨得一张椅子或凳子,远道而来的乡亲则随手从山地头里捡一块断砖头垫在屁股底下当凳子坐。有些则干脆一屁股坐在谁家堆在场子外的草垛上。更多的人则不坐,在戏台外晃过来悠过去,碰上三亲六戚或老朋老友老伙计,掏出汉烟袋,从里面抓出金黄的烟丝和一张张早已裁好的小方纸,熟练地裹紧,然后再口水一沾,一根汉烟就好了,点上火,一边抽烟,一边看戏一边讲白话。
我童年时很多故事,像樊梨花和薛丁山、孟丽君女扮男装中状元等故事就是从大人们的嘴里听到戏文。
而我真正意义上第一次看大戏是八岁那年富里街上演大戏。我姑姑家住在富里不远,知道消息后提前一天把我爸妈接到家里去。我们吃过早饭,早早地去了,想占个好点的位子,哪知到时,早已就坐满了人。好不容易坐下来,到大戏开演时,根本看不清人,也听不清声音。只知道这天演的是《十五贯》,也没弄清里面的内容,只听见锣鼓和二胡声,看到几个花脸,带着长须,在那里走来走去,拿着一根棍子放在屁股底下转两圈,就算是骑马了。
我实在坐不住了,便独自到外面去玩。外面有卖瓜子花生的,有卖糖果的,不少小孩围在旁边,流着口水看着。更多的后生小伙与姑娘们了。只见他们三个一簇五个一团,互相嬉笑着,打闹着。这些年轻人,平时都要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难得有时间和机会相互碰面、接触。也只有此时,才是他们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的最佳时机。戏场子成了他们交流的乐园。
    大戏就是在这种热热乎乎,闹闹哄哄的气氛中唱下去。其实,很少有人能把一场戏从头至尾看透。乡里人总是被这种亲亲热热的乡戏乡情乡风所吸引,所陶醉!大戏是乡里人自娱自乐,渲泻喜悦,享受悠然,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与场所。那悠悠扬扬的二胡声,那怨怨艾艾的唱腔,那沸沸扬扬的热闹劲,那浓浓郁郁的隽永味,总让人如嚼橄榄,回甘绵远。给人几分温馨,几分慰藉,几分怀想。
    后来也看过几次大戏,印象都不深刻。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生活好起来后,农村里演大戏也多,富裕人家有过大寿,请戏班子演几天的也有了。起初看的人还较多,随着农村人的日子好过了,家家都有了电视机,DVD,荧屏上天天可见到笑星歌星的影子。想看戏时,随便插入一碟,轻轻松松,看场大戏。到现场看的人逐渐少了,只有一些老人还在坚守,乐此不疲。
现在回想起来,从始至终,我根本不懂大戏,也不大喜欢把一句话拉得老长的唱腔,徒有的只是那一份与大戏有关的童年记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