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章里的祁阳记忆(二十四)中苏友好协会
中苏友好协会,见证一段难忘的历史
昨天,路过卢家甸菜市场,摆摊的李老叫住我,说有一枚徽章,看我要不要,我拿过来一看,这是一枚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章,两面飘扬的红旗上,有毛泽东和斯大林的头像,上面有“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章”的铭文,翻过来背面有“湖南、祁阳,06181”字样。章保存完好,价格也不贵,我一点也没犹豫就拿下来。
这枚会员证,相信30后、40后、50后、60后都不陌生,在中苏关系曲折发展的过程中,中苏友好协会经历了全民皆为会员的辉煌,也经历了处境尴尬的沉寂。现整理一些资料,让我们再次走进并重温那段历史。
1949年,新中国刚刚建立,苏联社会主义老大哥向我国伸出了无私的援助之手。无偿移交资产,帮助我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正是这些项目奠定了我们国家的民族工业基础,培养了一大批的技术人员,让我们在被帝国主义封锁的环境下能建立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以至到今天,我们的一些企业还存有苏联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模式和思维。可以说,苏联,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峙。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在外交上承认中国的国家。中国共产党出于稳固新生政权、争取苏联援助的需要和意识形态因素,确立了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倒”的政策。但是当时中国民众中有明显的“疑苏”情绪。为了增进民众对苏联的了解,成立具有常态化运行机制的友好协会势在必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1949年10月5日,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在北京成立,成立大会上,选举刘少奇为会长,宋庆龄、吴玉章、沈钧儒、李济深、郭沫若、张澜、黄炎培7人为副会长,丁西林等197人为理事。中苏友协组织机构的设置共分五级:全国设立总会,各大行政区设总分会,省、直属市、自治区设分会,县、市、直属市所辖的机关、企业、工厂和学校设支会,乡村、县市所辖的机关、企业、工厂和学校设支分会。总会和总分会的代表会每3年召集一次,分会和支会的代表会每年召集一次,支分会代表会每半年召开一次。
中苏友好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协会的宗旨为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好关系,增进中苏两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合作,介绍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科学成就,加强中苏两国在争取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斗争中的紧密团结。
中苏友好协会建立后,全国各大区、省、市、县、乡相继成立基层分支机构。 中苏友好协会初期采取个人会员制,会员持证并缴纳会费。
卖我证章的老人告诉我,当时他也是中苏友好协会会员,当时他拥有会员证和徽章,可惜会员证再也找不到了,只留下这枚徽章。他说,祁阳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址就设在原祁阳饭店那里,现在房子虽然还在,却没有一丝当年的痕迹了。
当年只要赞成中苏协会宗旨并有两人以上介绍者,都可申请入会。“事实上,协会刚成立时,入会的人非常踊跃,审查也不是很严格。祁阳普通市民、工人、知识分子、学生、机关人员纷纷加入,后来所有的成年人几乎都是会员了”
每逢十月革命节、苏联建军节、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日以及列宁诞辰等重大节日或纪念日,中苏友协总会举行庆祝活动,最多是就是放映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带枪的人》、《攻克柏林》、《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等优秀影片就是在那些年被人们所熟知的。
1956至1959年是中苏友好协会的调整和过渡阶段,这一时期中苏两国继续密切合作,关系达到顶峰。中苏友好合作的同时,又发生分歧,并且分歧逐步扩大和发展。1960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中苏关系恶化造成的影响波及到民众,中苏友好协会机构萎缩,人员骤减,处境尴尬,工作艰难。
1966年,中苏友好协会更名为中苏人民友好协会,开始全面转向普通意义上的民间外交。1966年以后,中苏两国关系彻底破裂,中苏人民友好协会一度停止工作,濒临解体。1991年底苏联解体,中苏人民友好协会随即于次年更名为中俄友好协会,从而走完了其曲折而丰富的历程。
给作者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