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浯溪摩崖石刻: 瑰丽的文学殿堂,不朽的书法宝库

[复制链接]
查看: 2439|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6-8-17 16: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永州] 祁阳浯溪摩崖石刻: 瑰丽的文学殿堂,不朽的书法宝库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2016-08-16 15:55:53

祁阳浯溪摩崖石刻: 瑰丽的文学殿堂,不朽的书法宝库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善理

浯溪摩崖石刻,位于永州市祁阳县城西南部湘江大桥南端的浯溪公园内。距离永州市区五十多公里。此处苍崖石壁,濒临湘江,巍然突兀,连绵近百米,最高处拨地30余米。独特自然风貌,成就了浯溪露天摩崖成为南国摩崖第一的美誉,成为神州大地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浯溪摩崖诗文书法,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时千百年,享誉海内外。

浯溪碑林的古今扬名,唐代杰出散文家、诗人元结居功至伟。元结于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被任命为道州刺史。永泰元年(765)罢任。次年再任道州刺史。大历二年(767)二月从潭州都督府返道州,舟经祁阳阻水,泊舟登岸暂寓。受此处幽胜,遂将一条“北汇于湘”的元名小溪命名“浯溪”,意在“旌吾独有”,撰《浯溪铭》,浯溪得名从此始。元结又将“浯溪东北廿余丈”的“怪石”命名“吾台”,撰《吾台铭》;还在溪口“高六十余尺”的异石“上筑一亭堂,命名“语亭”,撰《吾亭铭》。返任后,将三铭交篆书名家季康、瞿令问、袁滋分别用玉箸篆、悬针篆、钟鼎篆书写,并刻于浯溪崖壁上。从此有了“三吾”之名。这三块碑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唐相袁滋书写的《唐亭铭》碑,现为国家文物局列为一级石刻,视为“国宝”。

大历六年(771)元结从箧中检出10年前率兵镇守九江抗击史思明叛军时写下的充满浩然正气的名篇《大唐中兴颂》旧稿补充定稿,派专人赴临川,请他的好友颜真卿大笔书写,并于夏六月石刻于摩崖上。

唐刻《大唐中兴颂》碑为浯溪摩崖之精华。此处崖壁宽广120平方米,中兴碑高3.2米,宽3.3米,全幅面积10.56平方米。书从左起,21行,每行20空,除去空格,共332字。每字直径约15公分。颜真卿写颂时下笔激越高昂,气势磅礴,字字刚正雄伟,气度恢宏,精神内蕴,字里行间充满刚毅之气,使中兴碑成为鲁公生平得意之笔,被誉为“宇宙杰作”,致使后人“百拜不能休”。清乾隆帝见到拓片便视为“天球拱璧”。这样的人,这样的文,这样的书法,集中于浯溪一地,这是历史对浯溪的厚爱。加上刻颂的摩崖临江矗立,如斧削成,“地辟天开,其文独立;山高水大,此石不磨。”因文奇、字奇、石奇,世称“摩崖三绝”,致“古今中外皆知”了。后人为保护摩崖三绝,自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始,先后6次修建“三绝堂”。

《中兴颂》摩崖是浯溪的核心和精髓。《中兴颂》之后1200余年来,历代杰士名流,游躅接踵,运笔抒怀,吟诗作赋,打碑刻石,镂玉雕琼,使浯溪满山皆字,无石不诗。宋神宗熙宁八年(1104),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自鄂州赴宜州谪所,风雨中经浯溪,“三日徘徊崖次”后,在中们碑右侧 ,题七言长诗十四韵《书摩崖碑后有序》。黄刻运笔圆劲苍老,古茂清遒,“深得兰亭风韵”,自称“佳诗妙墨”。宁代四大书家竟有两位在浯溪留下翰墨,这是十分难得的。

清同治元年(1862),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游浯溪,步山谷诗韵,作《题摩崖中兴颂碑诗并跋》,刊于黄碑右侧,行楷,颜体,世推为“颜后第一”。清光绪十九年(1893),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吴大雨中游浯溪,读中兴颂,也次出山谷诗韵作长诗,刻于何碑之右侧。楷体,书法秀劲,至此,颜、米、黄、何、吴等一代代宗师、硕大无朋的真迹宝卷,一字儿排开,成为浯溪的一道亮丽风景。加上其他大家的翰墨,仅在此120平方米的摩崖上,就有名刻95方,使之成为书法精品的荟萃地,群星璀璨,美不胜收,形成一个永久性的诗展、书展圣殿,举世绝无仅有。

在中兴碑左侧10步远的崖壁上,嵌有黑色大理石镜石一方,宋时即盛传于世。历代都有咏镜石的诗。民间还流传许多有关镜石的传说故事。使得平民百姓“纵然不识吴钩字,也为摩挲石镜来。”

在中兴碑左侧、镜石上方悬崖上,镌刻着一个直径2.7米的大字,似字非字,似符非符,人不能识。这是宋代词不州通判柳拱辰特意留刻下来的,成为浯溪摩崖的特殊组成部分。为此而引发的神话传说,更为浯溪留下了一点神秘感,增添了一种浪漫情调。

大唐中兴颂摩崖是与磐乐、石鼓类“至宝垂元垠”的。故而历代名臣、大吏、文人、书家及海外人士,不避地僻路险,梦以求地来浯溪游历瞻仰及吟咏题刻。历代的石刻,从内容看,突出的有《大唐中兴颂》、《大宋中兴颂》、《大明中兴颂》、元结的《老三铭》、吴大 的《新三铭》;从字体看,楷、行草、隶、篆,五体皆全,最大的“圣寿万年”四字,刻于悬崖,每字直径逾丈;最小的字,只有蚂蚁那么大。

浯溪摩崖石刻经历千年风雨之侵蚀,近代KANG倭寇战争期间,还遭受日寇铁蹄之践踏,复经“文革”十年之浩劫,破坏较重。为保护浯溪摩崖,1988年,“浯溪摩崖石刻”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经文物部门查明,自唐大历二年(767)至民国年间,犹存有300多人的诗、词、书、画、题词石刻(包括活碑、残碑505方,其中唐代30方,宋代113方,元代5方,明代78方,清代88方(包括安南——越南使臣诗5方),民国9方,还有时代不明的182方。

浯溪露天摩崖石刻,是我国摩崖石刻中出类拔萃的宝库。它在文化史上的地位是崇高的,在书法艺术上的价值是无与伦比的。虽然历经千年,仍然光芒万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