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祁阳站5月26日讯(通讯员 柏先明)近年来,祁阳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水土资源优势,强化四项举措,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着力建设农业特色生产基地,打造农业产业示范园,实现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按照“产业富民、特色鲜明、优质高效”的原则,整合项目资金10亿元,其中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63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亿元,引进社会资金7亿元,在浯溪、茅竹、白水、七里桥、观音滩等5个镇办的40个村,建设祁阳现代农业示范园,面积14万亩,设置规模化优质水稻生产功能区、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种植功能区、标准化畜禽水产养殖功能区、粮食等农产品加工功能区、农产品流通功能区、生态观光功能区、农村居民安置和休闲功能区等7个功能区。目前,永州德辉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茅竹镇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建成标准化蔬菜基地1000余亩,蔬菜大棚80亩,时令优质蔬菜远销广东、深圳、长沙等地。
强化技术培训
一是推广新技术。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推广新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实行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去年,开展高产创建等示范30万亩,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20个,新技术10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70万亩,绿色防控技术5万亩;推广农机化新技术8项,与之相适应的新机具9865台套。二是培育新农民。实施人才强农战略,整合职校、农广校等培训资源,加大“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工程实施力度,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科学种养、设施农业和标准化生产等农业科技培训和各种专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等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去年,全县共开展现场培训、指导580余期,举办各类培训班230期,培训农民2万余人。三是创新服务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行科技人员包项目、包产业的技术服务工作机制,定期深入基层、基地一线,蹲点开展技术服务,及时解决生产难题,要发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作用,面对面、手帮手的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大力建设基地
该县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大力推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分别在文明铺、肖家村、白水3个镇落实3个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通过示范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了全县40万亩无公害高档优质稻基地生产,使全县优质稻生产面积达到87.78万亩,比去年增加6.23万亩。另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重点培育了浯溪镇5000亩黑美人西瓜;肖家村镇1500亩优质葡萄、脐橙;龚家坪镇3000亩生姜、香芋和1000亩金丝3号枣;黄泥塘镇2000亩苕头、500亩百合等60处特色农产品基地。
实行订单农业
依托金浩茶油、银光粮油、宝达食品,湘妹食品、自然韵黑茶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三口塘、文明铺、潘市、茅竹、浯溪、白水、肖家村等镇建设油茶、优质稻、茶叶、柑桔、席草等特色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8万亩,并全部实行订单生产。目前,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全县订单农业面积已达到85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