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沸腾的二月八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唐善理 通讯员 唐东升 蒋静
3月16日,农历二月初八,是永州市冷水滩区普里桥镇传统的社日。人山人海的赶社场景,让记者切实感受到了这里农耕文化节的繁华和热闹。
在赶社现场,记者见到:新街,旧街,甚至是周边的空地、山坡,处处人潮涌动。大人抱着小孩,情侣手牵着手,大娘提着竹篮,人们簇拥着,欢笑着。
街道两边摆满了犁耙、斗笠、镰刀、蓑衣、箩筐、渔网、簸箕、耕牛、种猪、果树、苗木等农机具和春耕物资,还有油炸粑粑、野菜团子、新鲜荸荠、爆米花、臭豆腐等各种各样的特色小吃。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台前,挤满了前来问询的农民朋友。
一群群从城里赶来的游客,大把大把地购买着土特产品、竹木用具。
扎故事、踩高脚等传统文艺节目,引来了周边十里八乡的村民前来观看,叫好声、喝采声接连不断。
“好多年没见到今年这么多赶社的人和这么热闹的场面了,今天估计有四、五万多人吧!”当地退休教师80多岁的周林民对记者说。据周林民介绍,农历二月初八,是永州市冷水滩区由来已久的一年一度的农耕纪念日,当地俗称“赶社”。史料记载,普利桥“赶社”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仍常盛不衰。这个已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原是群众自发的春耕备耕农贸产品交易会,后慢慢演变成群众生活中一个重要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的这一天,集市上聚集了周边永州、衡阳、邵阳三市九县区的客商、农民数万人。“赶社”是当地农民过年后的一个重要节日,赶完社日,农民就要投入到繁忙的春耕春种各项农事生产中。?
负责活动协调的普里桥镇人大主席宋光远高诉告诉记者,普里桥“赶社”目前已成为永州的一个响亮的经济、文化活动品牌。前些年,已有几百年历史的普里桥“赶社”,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流出,曾一度趋于沉寂。近年来,镇里将“赶社”注入了新技术、新产品推广、科谱、文艺表演等新内容,一度沉寂的“赶社”又日渐火了起来,成了一项推动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活动。据统计,今天“赶社”各种成交额达到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