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县委、县政府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中看到粮食生产不再只关注年度产量,而是更注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提出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工作主线,在粮食生产“转方式、调结构”中该县涌现了邓东胜、邓根智、黄黑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种粮大户邓东胜的粮食生产模式为该县在粮食生产“转方式、调结构”中树立一个好典型。邓东胜在祁阳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懂经营会管理的种粮大户,也是粮食生产新形势下探索“公司+基地+农户”规模种植、订单式生产优质水稻的领头人。他2005年辞工回到了老家,2006年初,在县农业局、农机局的大力扶持引导下,自筹资金50万元承包了大忠桥镇罗果村的100亩稻田,开始从事优质水稻种植。由于选用优质稻品种,巧施有机肥,又不使用任何高毒农药,因而所产的稻谷吸引了稻米加工企业的极大关注,所产出的稻谷被粮食加工企业按高于平均市场价格的25%以上收购,当年就直接获利近50万元。
多年以来,他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及大力支持下, 到目前为止他共流转稻田面积达1989.27田,先后共投入资金近300多万元,现拥有大中型农业机械37台(套),育秧大棚有10座近5000平方米,烘干机10组,日烘干能力达150吨、有1200平方米能够储存3000吨粮食的低温储存仓库一座,水稻生产全部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他2011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种售粮大户”;2012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连续九年被祁阳县评为“粮食生产标兵”。
如今,在他的影响下,祁阳县种粮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种粮大户们积极与祁阳县天龙米业和银光粮油等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签订供销合同,他们在粮食生产新形势下紧紧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规模化种植、订单式生产高档优质稻模式,为祁阳县粮油生产“转方式、调结构“高产高效粮食规模种植打造出了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