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县城54公里的太白峰山脚下,钢银乡张阿塘村,有一口奇特而怪诞的水井,叫潮水井,井状如鸭蛋呈椭圆形,井水如潭中清泉,明净如镜,流量有条农民抗旱的水车大,每天涨三次潮,早,中,晚很有规律,每次涨潮,其声似雷,水似涌泉,呈混浊的黄泥巴,流量比平时大到二至三倍,每次涨潮拾五分钟左右,潮息又恢复常态.
现在井下建有一个大水塔,可供张阿塘四百多人生活用水,还能供井下几拾亩稻田旱年保收.
潮水井原名土地岩,土地岩上一快巨石俯橄奔流,似乎随时都会从半空中倒下来,传说在三国以后,两晋以前,有一犀牛霸占岩洞,白天龟缩洞中,晚上出洞为害,吞噬庄稼,给张阿塘村带来了恐惧和灾难,百姓深恶痛绝.
一天,一个自称能为乡民灭灾除祸的青年来到了张阿塘村,土地岩洞口的石头便一天一天增多,岩洞口渐渐变小。约一个月时间,青年带着一班乐队,出现在张阿躺村,告诉乡亲们说:要进岩洞和犀牛决一雌雄。
临进洞前,他嘱咐人们,岩洞上放一只草鞋,若发现这只草鞋在跳动时,务必要呐喊助威拍掌喝彩,乐曲要奏得热烈急促,锣鼓打得震天响.说完,他伏地钻进岩洞,半个小时光景。洞内发出了混乱的响声,流水也迅速增大,变得混浊起来,岩上的那只草鞋也真的跳动起来,似乎预示着青年战胜了犀牛,这一奇迹般的现象,使在场的人个个目瞪口呆,忘记了奏曲喝彩。
传说,当把犀牛制服后,正欲置犀牛于死地时,洞外缺乏了一种气氛,青年精力顿感不足,终于精疲力尽,加之洞口锁住,就只好舍犀牛变白鸭随水漂了出来。埋在洞内受伤的犀牛,也就站不起身了,更出不了洞,只好在一天内转三次身,引起三次涨潮现象。
人们为了感谢那位青年英雄,根据青年呼叫的名字,把土地岩改名为潮水井,让潮水英名千古流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