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阳县教育发展30年巡礼

[复制链接]
查看: 1500|回复: 1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8-12-27 23: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雨沧桑写春秋 百年基业铸风流
——祁阳县教育发展30年巡礼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弹指三十年。

    三十年,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瞬,但期间祁阳教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已是浓缩了百年历史的厚重,足以影响未来几十年。

    一、历史的高点

    祁阳自古崇文兴教,英才辈出,隋唐至明清,全县进士及第高达142人。继诸葛亮为相的蒋琬,明户部尚书陈荐,清军机大臣陈大受,抗法名将欧阳利见,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领导人陶铸,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刘金轩、周玉成等一代代名人更是家乡人民永远的骄傲。

    改革开放以来,祁阳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境界。30年来累计投入教育硬件建设资金4.2亿元,新增校舍84万平方米,校园、校舍面积分别比1978年扩大近2倍、1.2倍,被评为湖南省危房改造先进县和湖南省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先进县;1997年实现“双基”达标,被评为全国“两基”先进县;教育质量稳步提高,30年来共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人才8.6万人,2003年以来,我们每年都以全市1/5的人口基数产出了约占全市1/4的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职业教育大力推进,2004年县职业中专被评为全国职业示范中专,2008年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顺利通过评审;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被评为全省扶植民办教育“十佳”单位。

    二、教育强县之路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则百业兴。近年来,祁阳教育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省委书记张春贤、省长周强,省教育厅长张放平,市委书记曾庆炎,全国政协委员陶斯亮等先后来祁阳学校视察和指导教育工作。县委、县政府更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2007年9月在全省率先作出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决定要求:通过十年左右努力,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基本形成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县。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把教育作为民生问题之首,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党政定期议教制度,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汇报,组织专题座谈深度调研,解决问题。近年来,先后就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校舍维修改造、合格学校建设、教育投入、教育环境、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浯溪城区班额过大等问题多次进行专题研究,并拿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

    县人大、县政协领导经常开展《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专项督查,强力助推教育强县建设,深入学校现场办公,为学校排忧解难。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使人们普遍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教育部门勇负主责,紧紧抓住建设教育强县的历史机遇,践行教育改革、创新,勇挑重担,勇做先驱,勇往直前。大力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打造优秀的师资队伍;大兴教育科研之风,全面铺开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培养良好习惯、创建文明校园”活动,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大力开展“培优促尖”、“两语阅读”活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确保全县学校安全稳定;狠抓教育目标管理责任落实,成立专门督查组入校进班,明查暗访,推门听课,学校教风更正,学风更浓。

    各部门戮力同心,齐抓共管,合力建设。县财政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教育负债清理化解有序进行,中小学合格学校项目进展顺利,办学条件大为改善;文化、公安、工商、教育等部门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更加清明;执法检查部门严格执行教育检查准入制,以罚代查的现象少了,依法行政重规范重指导的多了。

    社会团体、行业企业、有识之士也为祁阳教育的发展苦苦追求、辛勤付出。2007年,昌世助学基金、市教师奖励基金、团县委、楚天科技有限公司等累计出资13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近5000名;陶斯亮、长沙市政协主席董学生、陈冰兄弟捐款等祁阳老乡纷纷解囊,捐款近100万元,为祁阳教育的发展奉献了一片赤诚。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一年来,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串串令人欣喜的数字。

    最沉甸甸的数字:2007年,县财政预算内安排教育经费支出达2.04亿,占预算内安排财政总支出的31.7%,2008年,县财政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预算安排教育经费2.49个亿,占预算安排财政总支出的34.3%,比2007年提高2.6个百分点;2007年发放教师津补贴7163万元,确保教师待遇不低于公务员水平;2007年共投入1560万元、2008年预算投入1510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育还债,2007年以来,共实施维改项目274个,总投入2150.5万元。

    最大快人心的数字: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2007年,县级财政配套458万元,共投入4339万元,免除近11万名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为2000余名贫困寄宿生发放了生活补助;2008年应配套资金463万元已全部安排到位;大力实施了贫困学生资助扩面工程,募集助学资金138万元,为5000多名贫困学生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资助250名因贫失学学生重返校园。

    最影响深远的数字:投资近3个亿,用7年时间全面完成合格学校建设任务,有力保障义务阶段教育均衡发展;投资6000万,用5-7年时间,加快新浯溪一中建设,开工新建明德小学工程,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城区额过大难题;投资2600万元,加快省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将职业中专争创为省示范性职业中专,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效服务。

    最令人惊喜的数字:表现为义务教育的巩固率明显提高,在市初中小学两语抽考中平均成绩名列全市第一。祁阳四中跨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县职教中心通过了省专家评审,县职业中专已有省级精品专业2个,精品课程1个,市级精品专业3个,精品课程1个。云龙中学再次被评为全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我县再次被评为全省民办教育先进县。2008年高考克服了生源锐减、基础薄弱的困难,再创佳绩,全县本科一、二批上线总人数达1420人,同比增加123人,上线率提高近3个百分点;600分以上达30人,同比增加12人,增长66.7%。

    三、教育的未来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捧着沉甸甸的收获,从一路拼搏中走来的祁阳教育人已经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祁阳教育局将以“加快建设教育强县,推动教育科学发展;初步构建教育特色,基本彰显发展后劲”为工作目标,积极推进六项创新,即:创新教育行政管理,构建精细管理机制;更新教育质量观念,分段推进教育教学;创新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岗位竞争制度;创新评价监测机制,全程监控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科研机制,建立教研活动片区;创新维改工作机制,推进合格学校建设。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强县之路,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展望未来,教育思想的大解放,教育观念的大更新,办学思路的大开放,必将开创祁阳教育新局面,祁阳教育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祁阳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8-12-28 10:4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成绩在于总结。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生就十分看重总结经验,曾多次申明“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