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亥革命遗址,就在柳州“园博园”旁(图)
我的搜狐 搜狐微博
QQ好友
白社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
i贴吧
手机
- 复制链接
- 打印
- 大 中 小
2011年12月26日09:25
南国今报
说两句
分享
“高岭塘”这个地名在柳州已经消失了数十年,它位于柳东新区,日前经专家考证发现 |
近日,柳州市政协文史顾问沈培光经多方考证,在柳东新区的九子岭附近,找到了辛亥革命广西独立运动的重要策源地高岭塘。
1911年10月中旬,来自广西各地的同盟会代表曾齐聚此地密会磋商,酝酿、催生了波澜壮阔的八桂辛亥风云。专家建议,在此地设历史文化遗产纪念碑,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市民的爱国热情。
遗址地名消失多年
如今翻开地图,在柳东新区范围内是找不到“高岭塘”的。这是一个已经消失了数十年的旧地名,人们只能在历史文献中查到它的蛛丝马迹。
明崇祯十年(1637年)农历六月,大旅行家徐霞客从雒容启程前往柳州,日记中写道:“过(雒容,记者注)西门……逾高岭……又西南二里,为高岭铺……”这个名叫“高岭铺”的地方,就是辛亥革命遗址高岭塘的前身。
清宣统元年(1909年)4月,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蔡锷也曾到过那里,他在《视察广西道路》中记下了东距雒容二十里、西距三门江九里的“高塘岭”,还写下了在当地看到的建筑与地形:“高塘岭建有营房一座,夹道而居,可容一营人居住……西方二里间,系荒野。自此以西则为荒山,形式(势)极为驳杂……”。
而在成书于1934年的民国版《雒容县志》中,对高岭塘的具体方位也有明确记载:“县属西路高岭塘地方……距县城二十里,与三门江接近……”可见,蔡锷所记的“高塘岭”实为笔误,应按《雒容县志》正为“高岭塘”。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前不久,柳州市政协文史顾问沈培光在整理当年广西独立运动的相关历史材料时,注意到了“高岭塘”这处重要的会址地名。他查阅了《广西通志》和《柳州市志》,发现相关文献中都记载了这样一段史实:1911年农历九月上旬,广西各地同盟会代表集中柳州高塘岭垦殖公司开会,议定当月十九日在桂林、柳州、梧州、浔州同时起义,以响应武昌起义。
在《广西大百科全书》中,沈又查到了关于高岭塘的更为详尽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驻防柳州的清军总兵黄忠浩受广西巡抚张鸣岐委派,回原籍湖南考察矿、农实业,并从当地招徕农工,返回后即创办雒容高岭塘矿垦植公司,从事开矿和垦种,由清军派兵轮戍开垦。当时,同盟会员被委任为垦务委员,该公司成为柳州同盟会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据点。
走访村民获得线索
“当时我就在地图上仔细地查找了一遍,可是却没有发现任何相近的地名。”沈培光说,高岭塘这个旧地名,在漫长的100年中也许早就变更了好几次,地图上没标也很正常。于是,他又设法查找民国时期的旧地图,但能够找到的旧地图只覆盖了柳州市区一带,根本查不到远在数十里外的高岭塘。
不过,通过对文献的分析,沈培光还是大体判断出了高岭塘所在地的大体方位。他结合徐霞客、蔡锷和民国版《雒容县志》对相关地名的描述,认为高岭塘就在如今的柳东新区中部,而且很可能就在柳东大道沿线。
沈培光说,虽然柳东大道通车至今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但道路走向却与原来的桂柳公路基本一致,而桂柳公路的柳州至雒容段,则是在上世纪20年代,按照原有的历代官道走向修建的,高岭塘在历代的文献中都曾出现过,自然不会偏离这条通道太远。既然成书于1934年的民国版《雒容县志》上还记载过这个地名,那么,在柳东新区一带年长的村民中,应该还有人知道高岭塘的具体方位。
于是,沈培光开始在当地村民中寻找知情人,他先是来到职教园附近的下窑、官塘等村屯,但先后问到的几个村民却都以摇头回应,线索一度中断。
12月22日,沈培光决定再次前往柳东新区,对当地村民进行查访。当天下午,记者跟随他来到与柳州园博园仅一路之隔的雒容镇半塘村平龙屯,终于从一名70多岁的村民口中,发现重要线索。
“很久没人提过这个老地名了,只有70岁以上的老人才知道。”给沈培光带路的,是平龙屯的72岁老人覃朝俊。他说,高岭塘就在九子岭西麓,距离刚刚建成开放不久的园博园只有数百米。
专家建议立碑纪念
覃朝俊说,自己小时候常在高岭塘一带放牛,当时周围是一片荒野,长满了高过人头的茅草,惟独军营旧址处有几幢瓦房。除此之外,覃老记忆中印象最深的,还有高岭塘军营大路边的“打虎碑”。他说,石碑比一个成年人还高,上面刻着打虎英雄清除当地虎患的事迹,可惜石碑在文革时的“破四旧”运动中被红卫兵抬走,从此下落不明。
覃朝俊关于“打虎碑”的描述,进一步明确了高岭塘的具体方位。沈培光告诉记者,地方志中,对覃所说的那块“打虎碑”也有相应的记载,立碑地点就在高岭塘。记者查阅民国版《雒容县志》后,发现书中所记的“除虎碑,在城西旧高岭塘地方……碑(高)六尺,镌"王资除虎之处"。”与村民叙述完全吻合。
沈培光说,来源不同的证据都表明,1911年广西各地同盟会代表秘密集会并议定起义时间的高岭塘会址,就在九子岭西麓。
沈培光说,柳东新区眼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之中,“十二五”期全区首个千亿元工程广西柳州汽车城正在强势崛起。但柳东新区也是一个新生的区域概念,需要更多的历史文化元素注入其中。辛亥革命高岭塘会址的发现和确认,对挖掘柳东新区的人文底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认为柳州市有必要结合辛亥革命相关史实,在该遗址处兴建相关纪念性建筑,以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他还说,刚刚建成开放不久的柳州园博园就在高岭塘辛亥革命遗址旁,而九子岭山体也已纳入园博园的扩建计划中,有关部门可以考虑在九子岭山顶兴建辛亥革命纪念碑,为柳东新区增添一座具有深厚人文内涵的地标景点,让我们的下一代都知道,这个曾被称为高岭塘的地方,100年前发生过的一桩桩可歌可泣的故事。
给“园博园”添人文色彩
沈培光的想法,也获得了柳州当地多位文史界专家、学者的支持。柳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调研员、文史专家刘汉忠表示,100年前的辛亥革命中,柳州高岭塘是直接策动广西各主要城市独立运动的重要会议地点,进一步深入挖掘与该遗址相关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很有必要的。柳州市图书馆原副馆长、资深学者陈铁生也说,高岭塘会址是广西境内一处重量级的辛亥革命旧址,遗址的发现和确认,将在历史人文层面,使年轻的柳东新区大为增色。
据沈培光透露,下一步,他将在进一步搜集、整理辛亥革命高岭塘会址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柳州市政协的其他文史顾问一道,通过提案方式向上级呈报,进一步推动高岭塘辛亥革命遗址相关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
12月23日,柳州市园林局前任局长、首届广西园博会柳州组委会办公室主任黄绍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柳州园博园下一步的扩建方案正在进行深化设计,文史界专家、学者们提供的信息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而且恰逢其时,园林部门将充分吸收相关的建议内容,他对专家建议九子岭山顶兴建辛亥革命纪念碑的想法非常支持,黄称,如果这一方案得到实施,将会给园博园的建设注入厚重的人文元素。
今报记者王剑 王缉宁
村民所指处就是高岭塘辛亥革命遗址,距九子岭仅数百米。
今报记者王剑 摄
作者:163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