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洞:山水作文章 “绿”林谋小康

[复制链接]
查看: 827|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7-11-17 18: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center]金洞:山水作文章 “绿”林谋小康[/center]
[center]http://www.yongzhou.gov.cn 时间:2007-11-16 11:02:10 来源:中国永州新闻网[/center] 
  本网讯  记者黎静远报道  近几年来,金洞管理区这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方,发展紧扣一个绿字,在产业发展上咬住青山不放松,围绕秀水作文章,着力发展林业、水电、旅游产业,靠着258万立方米的森林蓄积走出了一条以林业为主的生态发展之路。


  在具体工作上,该区做到既严格执行国家限额采伐森林指标不突破,又坚决做到采伐一块、更新一块,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蓄积稳步增长。在林区内严禁兴办木材加工厂和影响林区生态环境的工厂,杜绝“遍地开花,四处冒烟”工业盲目发展的现象发生。林区老百姓都知道,想要金山银山,首先要保住的就是眼前的绿水青山。至2007年该区森林资源蓄积已由2000年224.7万立方米增至258万立方米。

  与此同时,国家实施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落户该区的就有4个。丰富的森林资源孕育了丰富的水能资源,近几年来,该区新增投资5.6亿元,新建小水电站21座。至目前,全区共有大小水电站31座,装机容量达9.13万千瓦,年发电量5亿度,年可创收1.3亿元。在林区初步形成了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兴工、以工促林的良性循环。




  (金洞管理区白果市乡长田方村的村公路修到了竹山边,村支书邓华生说,站在路边就可以把楠竹卖出去,省时又省力。)

  通过几年的努力,林区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结束了林区无油路、无移动通讯的历史,全区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大部分乡镇和部分村组通了水泥路。林区群众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这不在金洞管理区白果市乡长田方村的万亩竹海中,村民们专门请来工人沿着山脚往山腰钻石开路。该村村支书邓华生说,这条由村民自掏腰包60万的村级公路翻过山头就到宁远县。路通了,满山的楠竹又多了条销路。楠竹作为该村主要经济收入,年收入为432.25万元,人均收入达到8894元。小康之村让不少人羡慕。

  通过良好的林区管理,林场的日子红火起来了。至2007年10月,全区国内生产总之达到了4.08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国有财政收入达到9500万元,比2000年增加了3.2倍,林区职工年均工资收入达到18080元,居全省同行前列。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平纯收入分别达到8800元和3200元。林区经济保持了连续七年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这个早在1981年就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部、国家人事部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如今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86%。2005年12月还被国家林业局设定为金洞国家森林公园。该区立下目标,三年内彻底消灭宜林荒山,并自2008年起,每年按不少于10%的比例,降低木材采伐量,最终达到不采伐的目标。真正做到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态第一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