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民请命的陈县长
作者:邓匡炎
1945年,即民国34年,整个湘南大旱,田地龟柝,禾苗枯死,颗粒无收。加上日寇蹂躏,退走时施放病原体,疟疾流行,民不聊生,饿莩载途,路边死尸,时有所见。
1946年3月,新任县长陈轻驭,完成选举参议长的任务后,即下乡体察灾情。当时,人民无以为食,以野菜充饥。诸如苦菜公、清明菜、苎麻蔸、枇杷树皮、土茯苓、蕨根、蒲公英、竹叶草……..,都采来果腹。有些甚至挖观音土(一种白夹泥)充饥。
陈县长了解这一情况后,将上述10多种野菜,制成标本,准备上报。适值联合国救济总署官员来湘南考察灾情。在那萧条的旧社会。联合国官员(美国人)到祁阳来,算是一件特大新闻。
当时,我在龙文乡公所任职,那天到县政府送文件,刚好碰见。
两个美国人、一个翻译、一个司机,坐一辆敞蓬jeep,车开进原县政府大门,在大厅前停下。美国人并末下车,陈县长手捧野菜标本,在车边向美国人汇报祁阳灾情,我在远处看着陈县长流着泪,哭诉祁阳灾民无粮吃的痛苦。陈县长说一阵,翻译便译成英语。当说到以野菜为食时,便把标本递上。美国人接过标本,边看边听汇报,并频频点头,大约半个小时,车子就开走了。
自此以后,联合国救济总署把祁阳列为重点县,并在白水建立救济仓库。当时日寇投降以后,虽有铁路公路,但无车辆,主要靠水上民船运输。救济粮是按月发放,粮食以美国面灰、西贡大米居多,间或搭些大豆、蚕豆,秋收了,发些罐头、汤粉。
救济粮食由各保直接到白水去领,由仓库另发船运费。秋收后,县里便将罐头发给中小学校,给教师和学生当餐。
50年代初,我在<<新湖南日报>>上看到一副"祁阳1945年灾民吃的野菜"标本的照片,上面有明显的"县长陈轻驭"字样。这是陈县长交给联合国的那一套标本,还是上报省政府的那一套标本,不得而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