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 听民声:红壤实验站的“红土地论文”

[复制链接]
查看: 7497|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1-10-21 22: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网长沙10月20日电(记者 陈炜伟、董峻)在距离湖南衡阳83公里的祁阳县官山坪村,有一个我国农业系统唯一以红壤为研究对象的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在农业领域建站时间最早、历史最悠久的实验站,走近基层农业科研人员。
红土地与金色稻田掩映交错,官山坪村与湖南其他的村庄并无二致。驱车辗转山路,记者来到僻静的祁阳站,桂花幽香扑鼻而来,一片片整齐的试验田映入眼帘。51年前,中国农科院一批年轻科研人员在这里建立了红壤实验站,致力于红壤综合高效利用研究。
红壤是一种酸性土壤,容易板结,抗病虫害能力弱,产量低下。在我国南方地区,红壤土地总面积约21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2·7%。
“中国的农业科学,离不开农村。即使搞基础理论,也不是在大楼里能够完成的。” 初创基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更另的话始终萦绕在徐明岗心头。作为祁阳站站长,徐明岗已和科研人员一起扎根红壤15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半个世纪以来,祁阳站在改造低产田、发展双季稻、水土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重大科研突破,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0项,在国家科学核心期刊和国外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4部。
与官山坪村毗邻的排林村,不少农户正忙着收割晚稻。金黄的稻田上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预示着好收成。
“家里有10亩地,5亩种水稻,其中4亩是双季稻,平均亩产能有500公斤,还有几亩地种芋头、甘蔗,还有一塘鱼,一年下来能有纯收入3万左右吧。”村民朱六元细数着自己今年的收入。在祁阳站科研人员的指导下,他在土壤培肥上下足了功夫,也因地制宜在缺水的高岸地上种上了甘蔗。
在排林村,不时有村民和实验站工作人员热情地拉家常。和朱六元一样,远近的农民都把红壤实验站的专家电话称作“科技110”。
农民的交口称赞和多项科技奖项的背后,是枯燥乏味、与寂寞做伴的科学试验。祁阳站是我国最早建立农业长期定位试验的科研机构,目前持续时间超过20年的长期试验有7个。
“长期实验可以回答许多短期实验回答不了的问题。”研究人员高菊生说,“长期实验决定了我们出论文的周期很长,或许十年的实验才能出一个成果,但是能为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很欣慰。”
祁阳站的科研人员深谙长期试验的重要性,把已有160多年历史的英国洛桑实验站设为他们的目标。高菊生每年在站工作时间都在280天以上,大部分时间花在试验田里,观测、记录、取土壤样本,也指导农民插秧和施肥。皮肤黝黑的他,已经在实验站进行了28年长期试验。
“儿子高考前的家长会,是我去过的唯一一次家长会,班主任一度以为我的孩子是 单亲家庭 。”他说,由于长期驻站工作,“欠家人太多”。


实验站最年轻的研究人员蔡泽江和张路,是2010年从中国农科院毕业的研究生。他们放弃了在北京相对优越的工作环境,在这里收获了爱情,成为科研人员眼里幸福的小夫妻。
红壤实验站距离祁阳县城约20分钟车程,到衡阳市则要2个小时。“工作之外没什么娱乐活动,就是和她吃过晚饭一起散步,顺便去试验田看看。”谈起在站里的生活,蔡泽江笑着说。
“我是农民的孩子,学这一行也爱这一行。”蔡泽江认为,真正的农业科研都是“苦”的,实验站虽相对偏僻,却可以近距离与农民交流,贴近农业一线,发现实际问题。
面对几年甚至更长时期的科研和相对单调的生活,蔡泽江说:“两个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工作,还是挺幸福的。”
(本文来源:新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