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永州市中心城区搬迁至祁阳市市区的综合研究分析建议
水是城市发展的生命线,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转、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永州市中心城区冷水滩区在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方面存在短板,而祁阳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借永州市中心城区搬迁至祁阳市区的契机,完善祁阳安全水网应急备用水源,这一举措对于提升永州市整体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建议将从现状分析、搬迁优势、水网完善策略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一、现状分析
(一)冷水滩区水源困境
冷水滩区作为永州市当前中心城区,尽管已在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有所投入,如2020年获批的中心城区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涵盖输水、取水、供水等项目,总投资估算15599.03万元,但在面对突发重大自然灾害、严重水源污染等极端情况时,现有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在水量、水质稳定性等方面仍难以充分满足城区庞大人口的日常用水需求,给城市稳定运行带来隐患,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
(二)祁阳市水源优势
祁阳市水资源丰富,在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东方红水库工程项目是祁阳重大水利项目,作为城乡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总库容762万方,总投资2.94亿元,涵盖枢纽和灌区工程。建成投用后,可保障祁阳、金洞10个乡镇29万人饮用水,实现农业灌溉面积8845亩,为祁阳市提供了坚实的水安全保障,具备支撑更大规模城市用水的能力。
二、搬迁优势
(一)水安全保障升级
中心城区搬迁至祁阳市区,能够充分利用祁阳丰富的水资源,极大提升永州市整体水安全保障水平。充足的备用水源和应急水源可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水危机,保障居民生活和城市关键部门用水不间断,降低因缺水导致的社会经济风险,为城市长期稳定发展筑牢根基。
(二)区域协同发展
祁阳地理位置优越,离长株潭第一大经济圈、衡阳第四大经济圈更近,北上靠近邵阳第一大经济圈邵东,东南临近郴州。中心城区搬迁后,有利于加强永州市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协同、资源共享和要素流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升永州市在全省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三)城市发展潜力释放
祁阳市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城市发展空间广阔。搬迁后,可依托祁阳土地优势,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吸引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推动产业升级,拓展城市发展边界,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三、完善祁阳安全水网应急备用水源策略
(一)统筹规划
以满足永州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未来发展用水需求为目标,对祁阳市现有水资源进行全面评估和统筹规划。结合城市发展规模、人口增长预测等因素,科学布局新的应急备用水源地,构建多源互补、互联互通的安全水网体系。
(二)工程建设与改造
加大对祁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一批现代化的取水、输水、净水和配水工程,提高供水效率和水质保障能力。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如优化东方红水库的调度管理系统,提升其应急供水响应速度和调配灵活性。
(三)智慧化管理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智慧水网管理平台。通过实时监测水源水质、水位、水量等关键数据,实现对水网的智能化调度和精准管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提前预警可能出现的水危机,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实施路径建议
(一)前期筹备
组建由水利、城市规划、经济等多领域专家组成的搬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详细的搬迁规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面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做好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争取公众支持。
(二)分步实施
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分阶段推进搬迁工作。首先启动与水网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新建供水管道、扩建水厂等;随后逐步搬迁政府机关、公共服务机构等;最后引导企业和居民有序搬迁,确保城市功能平稳过渡。
(三)协同保障
在搬迁过程中,加强冷水滩区和祁阳市的协同合作,确保供水服务不断档。建立应急协调机制,及时解决搬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沟通协调,共同做好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实现区域水安全的协同保障。
将永州市中心城区搬迁至祁阳市市区,并完善祁阳安全水网应急备用水源,是提升永州市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实施,这一搬迁行动将为永州市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城市发展与水资源保障的良性互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