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女红军曾志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幕,

[复制链接]
查看: 34|回复: 0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昨天 1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fb1182240e441b970b83554992a9170.jpg 这是女红军曾志遗体告别仪式上的一幕,双目失明的老英雄蔡斯烈老人,颤颤巍巍地用双手摸着曾老的遗像,摸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将脸颊贴了上去,与他的曾大姐喃喃话别。
​蔡斯烈和陶铸、曾志的缘分始于抗日战争时期,他是新四军五师中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1933年5月18日,陶铸由于叛徒告密入狱,1937年9月26日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营救出狱,夫妻俩失联将近5年在武汉相遇,接着,夫妻二人便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
​北平、天津陷落后,湖北省临委即派陶铸以员半公开的身份去湖北汤池主持训练班工作。第一期学员约六七十人,多是平津来的进步大学毕业生和肄业生。
​曾志是随第二批招收的学员一起从武汉到汤池的,她被任命为训练班的党支部书记,并兼任教员。
​蔡斯烈(1911~2003)湖北省应城县人,其父是应城县较大的一家膏盐矿商和矿主,家境殷实,族人较多,也大多以经营膏盐矿为主。
​可是,蔡斯烈并没有走父辈经商之路,他在学校读书期间便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转为中共党员,后因应城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蔡斯烈和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而脱党。
​陶铸在汤池训练班的工作刚刚展开,蔡斯烈就积极响应,筹钱购买枪支,组织进步青年,开展军事训练。
​组织上缺乏资金,蔡斯烈便从自己家的矿上出钱以护矿为名,购买八条枪,被称为“应城八条枪”。武汉沦陷后,蔡斯烈在鄂中特委书记杨学诚率领下,带着13名矿工,成为鄂中第一支抗日武装。他的族人和亲人有数人在战斗中牺牲。
​1938年6月,蔡斯烈由陶铸同志批准转正为中共党员,成为陶铸在应城举办的汤池训练班时期最早发展的党员之一。
​他们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直到离休后还多有来往。
​1988年,祁阳人民为陶铸建了铜像,年近八旬的蔡斯烈老人当时的双目近于失明,又有严重心脏病,但他执意前往,有人劝阻他时,他说:“万一我死在祁阳,就与陶铸同志葬在一起。”站在陶铸遗像前,他看不见的眼睛在悄悄落泪。
​1998年,曾志老人病逝,她留下遗言有十多个“不”字:不开追悼会,不举行告别仪式,不通知老战友,不麻烦组织,不让在京外的亲人来京…可是,这太不容易做到啊,健在的老战友、老同事在亲人的陪伴下,来参加了曾老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场面十分感人。
​此时的蔡斯烈老英雄已经双目失明,腿脚还不利索,他摸摸索索走过来,用双手抚摸着曾老的遗像,摸了又摸,最后将脸颊贴了上去,嘴里哽咽地说着什么,他在与曾老喃喃话别,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都忍不住泪奔。
​这种战友间的生死之情,在赤诚的感情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几天后,遵照曾老的遗嘱,她的骨灰被运回井冈山,让巍峨雄壮的井冈山为之作证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