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是东北一位诗友打来的。他告诉我,11月25日是祁东去世六周年的日子,他要南下约我去祭奠。回到床上,我睡意全无。望着窗外深秋的夜空,六年前那沉重的一幕又浮现眼前:一辆货车撞倒一位年轻人,又从他身—亡辗过..... 1987年,我在江华涔天河和几个朋友主办一张铅印文字小报。那年月正是中国诗坛激情高涨的时候。很多青年入对诗歌表现出一种前所末有的献身热情。7月的一天,我收到一封寄自祁东县风石堰中学的来信,一位叫祁东的人声称是从我熟悉的一位诗友那里看到了《涔天河》文学报后写来的。在信中他坦诚地谈了自己对诗歌的一些看法,并寄了一本诗刊社编印的《未名诗人》刊物,上面登有他的两首诗作:《南方的夏天》、《蓝色丘陵》。诗歌新颖的语言、奇物的意境一下就吸引我。我感到写出这样的诗,他一定是很有天赋的人,一般人难以达到这种境界。出于对诗的共同爱好,我们开始了频繁的书信往来。当时湘南诗坛很不景气,为扩大影响,我们商量成立一个“南方诗歌研究会”,创办一张《新楚辞》诗歌报。我们雄心勃勃,热血沸腾,日夜策划。祁东:还给我写了两句共勉的话:“为君子交,作事业谋。”正当我们付诸实施时,我突然接到祁东妻子崔婷的来信,她以沉痛心情告诉我前面的那一幕,我目瞪口呆,不信这是事实。 祁东,原名雷国华,曾用雨良英、蓝天、冯虚等笔名。1962年出在祁东县一个农民家庭。1979车考入祁阳师范,在学校开始诗歌创作。毕业后分在文明铺中学执教。在此期间创作的诗歌《端午,水在涨,》获地区首届文艺创作二等奖。在与我交往时,他已在《诗刊》、《绿风》、《芙蓉》、《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有的诗作还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和选入诗集。对祁东更深的了解是在他死后。1987年底,我到湘西吉首参加全省少数民族文学笔会。中途专门到白地市拜会了祁东的妻子崔婷。崔婷正在家待产。祁东还留下二十多本诗 集。这些诗集是从1986年6月开始写的,到祁东辞世,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竟写下了7万多行的诗歌。听崔婷说,祁东写诗不但勤番,而且从不打草稿,每写好一组诗,他就手舞足蹈,感到莫大的满足。在祁东的诗歌日记中可以看出,他对诗歌是极其虔诚、认真、严肃的,毫无功名利禄之心。他写道:一个失去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祖国对人生深沉挚爱的人,一个漠视自己灵魂修炼、充满满邪念的人,是无法作诗的,至少无法写出真正的诗歌。在日记中,祁东真实地记录了自己成长的过程,对青春时期的思想、心态和所走过的弯路进行了毫不留倩的反思。可以说祁东是在用生命书写一行行深沉而高昂的诗歌。 近几年对于诗歌和文坛上的朋友,我日渐疏远了。当朋友们介绍我 曾写过一些诗时,我竟耻于承认,更没有祁东那种献身文学直面人生的勇气。但我心里明白: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是不能没有诗歌的,诗歌将随同人类的历史永存。祁东死的第二年,《人民日报》、《诗歌报》、《诗潮》等报刊大篇幅地刊登了他的遗作和照片。他的妻子崔婷和他生前的朋友们正在致力整理出版他的诗集。我相信祁东的诗歌会被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喜爱。
黄爱平(1993.12.10.四版《零陵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