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在祁阳任教,坐怀不乱

[复制链接]
查看: 1011|回复: 4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2-2-15 20: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01e0569a16b2e47563.webp.jpg
明朝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的父亲叫王华,字德辉,号实庵,晚年号海日翁,时人谓之龙山先生,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考中进士第一名。王华历任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礼部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官职。曾参与编撰《大明会典》,留有著作《龙山稿》、《杂录》等四十六卷。王华六岁的时候,和一群孩子在河里洗澡,看见一个醉汉过来洗脚,把钱袋子遗落在河边。王华打开钱袋子,发现里面有数十两黄金,他担心有人来抢,就把钱袋子放进水里面,坐在岸边等候失主。不一会功夫,醉汉果然哭嚎着跑过来寻找,王华就从水中取出钱袋子,还给了醉汉。醉汉连忙拿出一两金子酬谢王华,王华笑着说:“数十两黄金我都不要,难道会要你的一两吗?”醉汉还在坚持,王华固辞不受,转身离去。王华在龙泉寺读书的时候吗,寺庙经常闹鬼,同学都被吓跑了,只有他一人不信邪,安安静静埋头苦读。王华受聘在祁阳当老师,教书期满后,一些文友设宴为他送行。当时文坛流行酗酒嫖妓,大家想试探试探,王华究竟有多么高尚,于是就把宴席设在小岛上,事先在亭子里藏匿了两个妓女。大家酒足饭饱,把王华安置在亭里休息,然后纷纷告辞,乘船上岸。


王华发现有两个妓女出来,大惊失色,呼喊船家,可是船早没影了。王华无奈之下,拆掉一扇门,渡水上岸。此后,祁阳人无不敬服王华,称赞他是个有节操的正人君子。王华年轻时,曾寓居在一个富翁家里,这位富翁年老无子,可能是老不中用了,就想让小妾找年轻英俊的王华借种生子。某个夜晚,富翁美貌的小妾主动登门,把一张富翁写的小纸条递给王华。王华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欲求人间种”,王华操笔在一旁写道:“恐惊天上神!”任凭富翁小妾百般色诱,王华不为所动,像柳老师一样坐怀不乱。第二天一大早,王华匆忙告辞而去。后来,富翁家修醮,就是找道士做法事,有一个道士向玉皇拜呈奏章,趴在地上好半天不起来,富翁感到很奇怪,就问他是咋回事儿。


道士说:“方才贫道去南天门送奏章,恰好遇上天庭迎状元榜,所以耽误时间了,这才回到人间。”富翁问道士:“那状元是何人呢?”道士说:“天机不可泄露,我不能说是谁,那状元榜前面有一副楹联我可以告诉你,上写着——欲求人间种,恐惊天上神。”富翁羞愧难当,他当然知道谁是状元了。不久,王华果然考取状元。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2-2-15 20:5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余姚人。王守仁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明穆宗朱载垕称其“两肩正气,一代伟人。”一代圣人的阳明先生,更有一位好父亲。

王阳明的父亲名叫王华,字听辉,因为常在家乡的龙泉山上读书, 学者称他为龙山先生。

王华是个非常不起的人物,成化十七年,王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状元。王华应试的身份很特别,是“儒士”。 “儒士”根本不是什么大儒或学士,说白一点就是“社会青年”。也就是说,王华并没有上什么县学、府学,完全是“自学成才”,最后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高考”。

王华这么厉害,是与他的父亲,也就是王阳明的祖父王伦有关。王伦,字天叙,地方有名的大儒。王伦品行高洁,特喜欢竹子,房子的周围全被他种上了竹子,谁要是砍他的竹子,他会上去跟人拼命。王伦有些放浪形骸,读书读到高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放声吟诵,同时伴上动作,也就是手舞足蹈。因为这个缘故,王伦认为自己不适合当官。

不过,王伦认为自己的儿子王华可以做官。这孩子从小聪明机灵, 品性也不错,会处事。王华六岁的时候,和一群小孩在水边嬉戏,见到一个客人来洗脚, 因为醉熏熏的缘故, 离开时忘记了他携带的包裹。王华拿来看了看,有数十两黄金。王华估计他酒醒后必定再来, 又担心别人拿了金子离开, 便把它投到水里,坐在那儿等他来。 不一会儿,那个人果然哭着来了, 王华迎上去对他说:“找你的包裹吗?”随后,为他指明了地点。 那个人看到包裹失而复得很高兴, 拿出一锭银子作为酬劳一定要给王华,王华坚决不接受。

王华长大后,读书过目不忘。 刚成年,就被余姚城里有大族请去给子弟们当老师。那里的士子中,流行着嫖妓酗酒之风,大家都嫖,但是王华却不嫖。有几个士子为了让他嫖,就把他灌醉,然后放两个妓女到他床上,看他到底嫖不嫖,没想到王华最后还是没嫖。

王华曾寓居一富翁家,富翁无子。一天晚上,富翁叫他的小妾去和王华通奸求子,妾至拿出一纸条说:这是主人之意。纸上写著:“欲求人间种。”王华提笔在旁写道:“恐惊天上神。”美女百般诱惑,王华就是不动心。

王华在城里教书期满,告别祁阳文友,准备回家参加乡试。城里的朋友设宴为他饯行,他们听说王华很正派,便想试一下,特意将宴席安排在水中央的一座亭子里,并事先藏了两个妓女在里面。席散之后,众人趁机乘船上岸,只将王华扔在亭里。两个妓女从内里出来,王华吃惊不小,急忙呼船,可是船都已走远。王华无奈,只得拆了扇门板渡水而归。

王华洁身自好,诸多野史都这么记载。

成化十七年,王华考中状元,当即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弘治年间,又担任明孝宗皇帝的老师,很受孝宗的赏识,升任礼部右待郎、左待郎等官。正德二年(1507),闰正月,宦官刘瑾专权,朝中大臣纷纷奔走其门,而王华却不与其来往。刘瑾素慕王华为人,曾两次派人对王华说,他与王华有旧,王华若能去见他一面,可入阁为相。王华操持坚定,不肯趋附刘瑾。再加上长子王守仁也因不依附刘瑾,刘瑾恼羞成怒,贬王守仁为驿丞,并在这月二十九日明升暗降,将王华调为南京吏部尚书。

正德二年(1507),九月二十一日,刘谨借王华参与预编《大明会典》中的小谬误之处,迫使王华致仕。王华不为所动,以为“从此可以免祸矣”。王华归田后,以读书自娱,侍奉百岁老母,自己虽年已七十,仍行孝于床前,为世人称赞。

宁王叛乱时,有谣言传来说王阳明遇害了。王华听到这个消息却表现出一副没事人的样子,好像遇害的是个陌生人似的。

李鸿章曾有自题联:“老子婆娑看儿曹,整顿乾坤,当代重逢王海日;吾皇神武安天下,扫除纷乱,家祭无忘陆放翁。”

“王海日”即王华,王华晚年号海日翁。“任老子婆娑风月,看儿曹整顿乾坤”——这正是王守仁平宁王之乱后,王华题于自己书斋上的一副对联。

刘瑾事败被诛后,王华恢复原官。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王华卒于家中,享年77岁。二月十二日,皇帝下旨赠新建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2-2-15 21:5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呀!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2-7-22 16: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庄别墅在哪里?祁阳还是祁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22-7-23 17:3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在祁阳,明浙江布政使宁良墓 墓在浯溪中宫寺后,座西南向东北,原有一大坟圈,墓碑系二石龟驮。桌前二亭旁矗,有石牛、石马、石象,以壮观瞻。墓周围及墓道均为鹅卵石铺垫,墓于1958年夷为平地。墓碑、石刻以及所铺鹅卵石,均因建闸修路,破坏无余,今只余杂草一片。墓后树木亦因1958年大炼钢砍伐,现为祁阳教师进修学校校址。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