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超限效应不光是家庭教育中常常发生,在学校教育中也时常发生,例如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了对方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产生反叛心理。
启示: 1、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对方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 2、避免超限效应注意的方法: 1)有没有以自我为中心; 2)有没有注意方式、方法; 3)有没能注意“度”的把握; 4)有没有换位思考。
批评绝对是一门学问。善意的批评能够让人如沐春风,虚心接受,并很快改正;而不合适的批评方式却让人心存不平,难以接受。店长在批评店员的过程中,应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不要捕风捉影去批评
人们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有的人在批评犯了错的人的时候,并不是因为见到了犯错人的某种不当言行,而是因为听到了其他渠道的反馈信息而进行了批评。在这一点上,笔者曾有切身的经历:一次,有位顾客怒气冲冲地冲进笔者的办公室,说对A店员的服务非常不满。事后笔者将A店员叫了进来,不容分说给了一顿铺天盖地的批评。等批评完了,A店员才委屈地申辩:“对不起,店长。我今天和B员工戴错工牌了!”原来顾客是看工牌投诉的,不问青红皂白的批评,使这位店员“代人受过”,非但没有起到教育人的作用,而且还无形中伤害了对方。这种“捕风捉影”式的批评,必须杜绝。
学会运用幽默式批评
一次,许广平请鲁迅先生给其论文《罗素的话》写评语。先生阅后,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拟给90分,其中给你5分(抄工3分,末尾的几句议论2分),其余的85分都给罗素。”这显然是批评许广平的论文抄录罗素的话太多而很少有自己的见解。许广平欣然接受了先生这一中肯而诙谐的批评,不仅马上悟出自己文章的症结所在,而且对先生更加敬重。含蓄而幽默的批评,会让受批评者更愿意接受,这比那些生硬而直接的批评要有效果得多。一般情况下,对于那些并非原则性的失误,大可不必发现之后就进行歇斯底里的批评,好像不这样就不足以维护管理权威一样。其实,“响鼓何须重锤擂”? 家庭教育应用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 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超限效应不光是家庭教育中常常发生,在学校教育中也时常发生,例如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之后,过了一会,又觉得意犹未尽,重复批评了对方一次,接着还是批评……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同样的批评,使学生极不耐烦,产生反叛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