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er]负重奋进 开拓创新为加快实现教育强县目标而努力奋斗 [/center]
[center]作者:张常明 [/center]
[center]――在全县建设教育强县暨教育表彰大会上的讲话[/center]
张 常 明
(2007年9月10日)[center][/center]
同志们:
[bgcolor=Pink]在这秋风送爽、硕果飘香的美好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第23个教师节。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全县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重视、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三年来全县教育发展情况,表彰先进,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振奋精神,为加速建设教育强县,推动祁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等会,县委蒋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请大家深刻领会,狠抓落实。下面,我根据县委、县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三个问题。
一、发扬成绩,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建设教育强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过去的三年,是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三年,也是全县教育事业取得较大成绩的三年。三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紧紧围绕“科教兴县”战略,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发展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全力构建具有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全县教育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
(一)各类教育有新发展。一是义务教育巩固发展。通过落实各种控流措施和“两免一补”政策,全县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辍学率得到控制,特殊教育得到重视,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和省、市“两项督导评估考核”。目前,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2%,小学巩固率达到99.38%;初中入学率为99.34%,巩固率为97.47%。二是高中教育持续发展。三年来,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高中教育基本达到普及水平。高考成绩比较稳定,每年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都在1400人左右,万人上线率稳居全市首位。三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以做强职业中专为重点,积极发展职业教育。近三年,全县每年职高招生都在4000人左右,对口升学率逐年提高,今年突破200人,创历史新高。四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目前,全县民办教育机构已发展到148个,较三年前新增60个,在校学生3万余人,以陶铸中学、云龙中学为代表的一批民办学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2004年,我县被评为“全省扶持民办教育十佳单位”。
(二)教育改革有新突破。一是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通过开展新课程改革观摩、交流和研讨等一系列活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理念得到创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得到改变,提高了教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以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是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以全县教育系统508名干部素质测试为突破口,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实施综合素质考试与考察选拔相结合的用人机制,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学校级领导。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全面推行学科带头人制度,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三是教育行政管理改革持续推进。积极探索实行县委、县政府宏观管理,教育部门中观指导,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参与评价等四者结合的“管办评联动”机制,全县整体教育提质得到了保障;撤并中心校,义务教育管理机制基本理顺;积极筹建教育网,努力推进电子政务,建立追责问效制度,大兴“执行文化”,确保了教育政令畅通;加强教育督导,强化对民办学校及幼儿园的管理,严格行政审批和年审制,逐步规范了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四是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改革得到深化。出台、实施了《祁阳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着力改革了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并将评价结果与领导的提拔晋升和教师的评先、晋职直接挂钩,调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办学条件有新改善。县财政在相当吃紧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和保证教育经费,预算逐年增加,改善了全县办学条件。一是危改工程成效明显。三年来,政府财政共投入3000余万元,完成危改和维修项目161个,新扩改建校舍75000平方米,维修校舍45000平方米。2005年,我县被评为“全省危房改造先进县”。二是学校布局日趋合理。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适当集中”的要求,大力调整中小学校布局,全县学校由2004年的392所调整到现在的313所,学校布局趋向合理,办学规模效益日益突出。三是硬件建设得到加强。全县新建标准田径运动场 4个,添置图书150万册,添置计算机1400台,修建了一大批篮球场、乒乓球场等场地设施。投入680万元,在全县所有乡镇建成卫星接收或宽带接入的多媒体网络教室,70%的完小建立了接收点,30所学校接入了宽带网。
(四)教师素质有新提高。一是干部教师作风进一步改进。以改进干部教师作风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干部教师工作飘浮、纪律松散、敬业精神不强等师德师风问题。三年来,全县共辞退长期擅自离岗教师77名,处理各类违纪教师17人,严肃了岗位纪律,规范了教师管理,增强了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二是校长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三年来,全县共组织了90名初级中学校长、200名中心小学及完小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今年暑期,又对以校长为主的500多名学校行政干部进行了素质测试,校长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三是对教师的引进、培训力度加大。近三年,全县共引进、招聘教师400余名,充实了教师队伍。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完成省级培训80人次,市级培训500人次,县级培训2000人次,校本级培训近1000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县共完成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立项分别为3个、5个和12个。在各类比赛中,全县共有30人次获省以上奖励,在国家、省级专业报刊杂志发表论文1000余篇。
(五)行风管理有新加强。学校收费进一步规范。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公示制、省教育厅“十条禁令”和收费工作“一票否决制”。切实强化社会监督,严肃查处强搭中餐、私自征订课外辅助资料、收取插班借读费、补课费等各种乱收费行为。近三年,共清退金额 70余万元,处分48人次,行政警告6人次,免职和撤职4人次。通过规范收费,教育收费违规、违纪行为明显减少,教育收费行为进一步规范。考风考纪出现明显好转。中考坚持做到两个“绝不允许”,即绝不允许因准备工作不足造成工作疏漏,酿成不良后果;绝不允许因责任缺失造成工作差错,酿成不良后果,强化了组考责任。同时,积极改革考点主任选派制度,中考组考工作更加扎实,考风考纪逐年好转。高考牢固树立“考生至上,服务第一”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考试现场管理,加强依法治考工作,确保了高考质量和社会信誉。2005年、2006年,我县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招生考试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学校周边环境有所好转。每年重点开展了对网吧、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交通秩序的专项治理,取缔或迁出了校园周边200米以内的网吧,严肃查处了无证无照及证照不全的网吧。同时,对一些冲击校园、辱骂殴打教师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不断净化了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同志们,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落实“科教兴县”战略、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全县教育系统的广大教职员工,不讲条件优劣,不论待遇高低,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潜心教书,精心育人,对教育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涌现了一大批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敢闯敢拼、开拓创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全面表彰三年来全县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在今天的大会上,县委、县政府将对县职业中专等22个单位分别授予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和支教助教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对龚林荣等88名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省优秀教师,全市优秀校长、十佳师德标兵、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以及全县的模范教师、教育功臣和记三等功的同志进行表彰。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你们辛苦了!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县教育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近几年祁阳教育发展的速度越来越缓慢,同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育质量呈下降趋势。义务教育教学合格率低,优秀学生比率少,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巩固“普九”成果任务艰巨。高中教育高考本科上线率逐年下降,高考成绩拔尖的学生数量不断减少,高考各科人平成绩持续后退。近五年除三名艺术考生考取清华大学外,文化考生无一人考取北大、清华,高中教育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二是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不快。专职教师不足、专业设置粗放、生源严重短缺和素质较差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发展。三是教育投入不足。主要是教育负债沉重,教育政策性投入增长不快,教育设施比较落后,县城小学班额过大,一些中小学公用经费短缺,有的运转艰难,偏远山区教师的待遇差。四是教育管理比较滞后。主要是管理体制不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落实。同时,激励机制不活,城乡教师的双向流动未得到有效实施,待遇未向一线教师倾斜,没有充分调动重教、支教和从教人员的积极性。五是办学环境不优。部门检查屡禁不止,学校周边环境令人担忧,伤亡事故难堪重负,社会对教育的舆论压力日益增大。六是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主要是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英语教师奇缺,体艺教师普遍缺乏,少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苦抓精神和敬业精神淡化,人心思动、恋城厌乡、不思进取,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导致我县教育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民群众要求振兴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生之本。教育兴则百业旺,教育强则发展快。掌握知识就能改变命运,学到技能就能创业致富。祁阳的未来要靠教育,祁阳人的未来也要靠教育。建设教育强县,是县委、县政府着眼全局、放眼未来的一项战略部署,是顺应民意、惠及群众的一项民心工程,也是充分发挥教育大县优势,谋划祁阳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今后一段时期,我县要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祁阳进程,实现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目标,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更高的起点谋划发展、规划未来,不断增强建设教育强县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教育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特殊的感情、特别的责任、特有的力度,不断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推动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力推进教育强县建设进程
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的指导精神,我县建设教育强县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推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多出精品为重点,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全面提升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民办教育,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环境,采取超常规举措,全面振兴祁阳教育,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富民强县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为国家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总体目标是:通过十年左右努力,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支撑和保障教育发展的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教育综合实力进入全省先进行列;基本形成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教育强县。具体发展目标在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中已经明确,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为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加速推进教育强县进程,下阶段,全县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各类教育。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教育,统筹兼顾,推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的相对均衡发展,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教育共同发展,推进教育规模、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的协调发展。一要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把义务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继续强化保学控流责任制,确保农村适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严格控制初中阶段辍学率,建立“控辍”机制,巩固和提高毕业率和升学率。坚持以精细化为目标,加强教育常规化管理,提升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确保中考合格率达到80%以上。在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突出尖子学生培育,确保优秀学生比率达到25%以上。加快新课程改革进程,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从源头上纠正学生偏科的问题。二要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把高中教育培养拔尖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建设的重大战略来抓。针对我县高中“学校多,名校少;大楼多,大师少;精品不精,特色不特”的现状,今后高中阶段发展的重点将放在控制规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争创品牌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今后全县一、二批本科上线人数要年递增100人以上,明年争取有文化考生考入北大、清华,打破祁阳连续5年无文化考生考入北大、清华的冷清局面。县教育局和各学校要牢固树立“一校一品”的发展意识、特色意识,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建学校品牌。积极倡导示范性高中学校与一般高中学校结对帮扶,提高一般高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立足公民教育的同时,精心铸造祁阳教育精品工程。坚持“重点学校重点扶持,一流教师一流待遇”的原则,倾力打造祁阳一中品牌。到2010年,祁阳一中高考一、二批本科上线率、全市前30名所占比例和考入北大、清华学生数三项指标均居全市前二名,争取第一名,成为湘南名校,跻身全省先进行列,十年内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发挥祁阳二中体艺特色教育优势,拓展祁阳四中文科强势,因校制宜,办出特色。三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发展,把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人力资源建设的突出重点来抓,加快培养产业大军。对职业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设置专业,实行“订单”式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合作,努力为社会培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的实用人才。集中力量办好示范性职业中专和县级职教中心,统筹全县各类职业教育的培训,努力提高职教学生的生产技能和就业能力。职业中专从明年起不再招收普高生。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力争到2010年,全县职高普高学生招生比例达到1:1,将职业中专建成全省示范性职业中专,到2012年建成全国示范性职业中专。四要稳步发展民办教育。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办学。积极开展引资办学,鼓励县外企业和投资商来祁兴办教育,对引进外来资金办学的有功人员,比照引进工业项目的有关政策规定予以奖励。吸引和争取大专院校来我县兴办教育,鼓励县内学校与县外名校联合办学。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校产归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民办学校在招生、教师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到2010年,民办教育在校学生达到20000人以上。五要规范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布点,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的教育资源发展幼儿教育,促进幼儿教育和谐健康发展。到2010年,在县城办好一所公办示范性幼儿园,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民办幼儿教育的发展。到2015年全县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六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坚持素质教育的工作导向,是我们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教育强县的必要途径,更是教育战线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严格按照“教育优先、德育为先、素质领先”的“三先”要求,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要确立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祁阳人。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不失学,还要努力使孩子们上好学、不厌学。要重视学生的学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精神和生存发展能力。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讲素质教育,并不是排斥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只有保证较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的素质教育,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才是人民群众欢迎和满意的素质教育。要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从而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二)用足用活政策,切实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近期靠工业,远期靠教育。教育是公益事业,光靠市场手段是很难发展的。扩大投入办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随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我们已逐渐具备了加大教育投入的条件。要推进教育强县战略,我们必须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保障教育投入,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每年同口径提高1-2个百分点以上。一要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按照“保工资、保入学、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对教育的有效投入。依法落实教育经费“两个比例”、“三个增长”,逐步提高可用财力用于农村教育的比例,优化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依法保证农村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二要切实保障公用经费。中小学公用经费按省定标准由财政足额预算按月拨付到位。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三要切实化解学校债务。按照“分类摸底、分清主体、分层落实、分年偿还”的原则,切实化解学校债务。将义务教育的负债迅速从学校全部剥离。对高中阶段教育的负债要分清情况,确属政府负责的由政府偿还。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要全面清理学校债务,摸清底数,分清类型,坚持一校一策,制定详细的化解方案,争取尽快化解学校债务问题。今后,凡学校新增建设性债务必须按规定经县政府批准。否则,严肃追究相关单位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四要切实建立维改长效机制。将维护、改造和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规划,把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从明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的资金,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设施维修和教育还债,并按财力增长逐年增加。继续坚持以合格学校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农村中小学校改水改厕工程”和“农村学校教职工工作用房建设工程”,力争到2015年,9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合格学校建设要求。同时,调优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高中基本进城”的原则,做到既相对集中办学,提高学校规模效益,又方便学生入学。全县各镇办好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和一所中心小学;分片建设好一所示范性初中;在县城新区同步规划中小学校,加快新浯溪一中建设步伐,明年完成主体工程,三年内解决城区学校班额过大的难题。逐步建立起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合理、均衡配置的长效机制,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到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上来。五要切实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支持通过置换教育资源盘活资产,鼓励通过城乡结合等对口支援方式,帮助贫困农村地区发展教育,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采取捐赠等形式支持教育发展,积极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切实解决县、镇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推进教育创新,充分激发教育发展活力。要坚持用改革创新的思维、措施来定位教育、谋划教育、发展教育,全力提升办学水平。一要创新教育理念。各级各类学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并举、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并重。二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激活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来抓。实施校长竞争上岗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学校教师动态管理机制,推行教师竞聘制和淘汰制,彻底打破“铁交椅”。健全按劳取酬、优绩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各种政治、经济待遇向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倾斜,拉开分配差距,不断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打破“大锅饭”。三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根据教师队伍整体优化和调整的需要,建立促进人员合理流动的导向机制,引导教师进行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城乡师资力量的统筹调配,县直学校和城镇中小学校要加强与农村偏远学校的对口联系。采取对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的评先晋职倾斜政策,鼓励引导教师特别是部分优秀教师向薄弱学校流动,增强农村师资力量。鼓励引导县直学校教师因专业需要进行相互之间的合理流动,实现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大兴重教优教之风。坚持每二年开展一次教育大表彰活动,对教育有功之臣、教书育人模范给予重奖;设立政府教育奖励基金,县政府每年筹资100万元奖励名师、名生和名校长。四要提高教师待遇和地位。依法落实和全面保障教师工资和政策性津补贴,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五要创新学校管理。对学校中层干部选拔、职称评审、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大宗物品采购等重大事项和重大决策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建立合理的运作规则和科学的运行程序,促使学校决策和大事处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激发学校内部活力、促进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总之,要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让一切有利于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教育率先发展的资源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让一切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让一切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服务的功能充分展现出来,大力解放和发展教育生产力,以造福社会,满足人民。
(四)弘扬敬业精神,加快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针对教师队伍中少数教师教育宗旨退化、敬业精神淡化、整体素质弱化的问题,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兴教,人才兴校”的战略性任务,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但主体是教师。一个学校好不好,关键在师德。因此,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和师德修养,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风尚。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多样化、制度化。大力倡导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全体教师队伍中加强敬业、奉献、爱生教育,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打造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二要加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建设。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班子的素质如何,决定着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要选准配强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形成开拓进取、真诚合作、能干大事的务实团队。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任期目标责任制、述职述廉等制度,对任期目标和绩效实行严格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实现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使用机制,充分激发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干事创业的活力。三要调优教师结构。根据需要,每年招考录用100名以上专业对口、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确保在职教师总量不减。积极引进和培养急需的教育人才,特别要多引进一些“双师型”、“学科奇缺型”教师。县教育局要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拿出具体的引进教育人才办法。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各类学校专任教师必须持相应教师资格证书上岗,严禁聘用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四要强化师资培训。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经费,用于对教师的培训。推行全县教学“一盘棋”,在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到县外学习交流的同时,加强县内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县内学校教师之间要相互听课、授课,交流经验,提高技能。建立以校本培训为基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任职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管理、岗位培训与学历提高培训相结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以新课程、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切实抓好师资培训工作。力争到2010年,小学教师80%以上达到专科学历,初中教师80%以上达到本科学历,高中教师20%以上达到研究生学历。职业学校“双师型”专业课教师达60%以上。大力实施“名师工程”,不断激发教师队伍的内部活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甘于奉献、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五)坚持依法治教,全面优化教育环境。坚持把优化教育环境作为实施“教育强县”重大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重要抓手。一要营造严格的执法环境。严格教育检查准入制,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进入教育系统检查,必须先报县委、县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批准,方可到学校检查。对违法违纪行为的收缴款、罚没款,全额收缴到县财政的“教育罚没款专户”,统筹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同时,对各级各部门实行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年度考核和测评,建立责任追究制。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对各类学历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收费采取任何形式的调节基金,不得自行或者联合行文,以开展活动的名义,要求中小学师生订购除教科书之外的书刊和其他各类音像资料。对向教育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索拿卡要的,教育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要予以坚决抵制,抵制不了的,要逐级报告。对抵制向教育乱伸手的学校进行打击报复的,要严肃处理当事人,并追究相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二要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在义务教育阶段严格执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城镇高中严格执行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不得向学生违规收取任何费用。对各种违规乱收费现象,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三要切实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坚决取缔违规网吧,对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的电游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坚决予以重点整治。对校园及周边的交通秩序,坚决予以整顿,减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加强对校车的管理,坚决取缔违规接送学生的车辆。依法处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对寻衅滋事、无理取闹、扰乱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制止,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安全。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形成建设教育强县的强大合力
教育是一项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教育强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讲发展的角度,一如既往地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发展教育,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全面掀起大办教育、建设教育强县的新高潮。
(一)要强化推进教育强县的领导责任。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以及领导干部和部门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学校解决具体困难。坚决落实一把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高度重视并下大力抓实抓好建设教育强县的各项工作。建立督导考核制度,把教育强县建设工作情况与实际进度,作为党政一把手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促进建设教育强县的目标任务扎扎实实得到落实。各镇党委、政府特别是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为官一任、兴教一方”的责任意识,亲自抓教育发展规划、教育投入保障、教育政策落实和教育质量提高,成为熟悉教育、情系教育、善于指导教育、推进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领导者,为实现建设教育强县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要形成推进教育强县的强大合力。建设教育强县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尽心尽力为教育多办实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将教育事业作为优先发展的领域给予重点支持,做到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大力关心和支持教育发展,主动为教育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特别要按照今天向县委、县政府上交的承诺书抓好落实,不折不扣地兑现承诺,努力形成人人支持教育、个个关心教育,加速推进教育强县的强大合力。
(三)要落实推进教育强县的具体措施。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对《关于建设教育强县的决定》的内容逐条逐项分解细化,将目标任务和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督促各镇和相关部门抓好落实,特别是对各单位的承诺,要抓好跟踪督查,及时通报有关情况,确保各项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同时,对教育发展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典型要及时总结推介,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四)要造浓推进教育强县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新闻宣传工作。完善对媒体新闻报道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针对媒体关注和社会普遍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拟定对外报道口径,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大正面宣传工作力度,提高新闻宣传工作质量,积极营造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为教育改革发展鼓劲加油。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握正确导向,大力宣传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大力宣传为农村教育办实事的领导干部,大力宣传捐资助学、支持农村教育的单位和个人,大力宣传辛勤耕耘在农村教育第一线,特别是长期工作在“老少边穷”地区的乡村教师的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进一步营造崇文尚教、尊师重教的浓厚社会风尚。
同志们,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意义深远。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克难奋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共同开创祁阳教育发展新的春天,为实现富民强县、率先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bg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