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懂,请有识之士提出宝贵意见转QQ:594977608 手机15576792593 先世源流考 二OO三年春,在武胜县华封镇石燕举办的清明会上,受时任族理事长的永喜举荐,主持本族修谱。几年来,深入研究了族众提供的四本不同旧谱和手抄本,里面各自记载了部分历代先祖修、续、抄写谱书的序言和湖南 祁阳始祖文广公以来世系,文广公以远世系不清,只留下部分清湖残贴。在一篇“敬录南楚历传陇西堂宗谱总序”里(以下简称“总序”,概约说明了源流,从“总序”的文字内容可以看出:是唐朝中后期名相李德裕孙李 、字名焕,曾任柳州刺史。其后裔居柳州九曲巷口,为 修“武陵王”祠而作的“首序”。到唐末景福(公元892-893)年间,兴、仁、义作后续。到五代十国的后楚(公元907-919)年间,李享叟重续。后经宋,元两朝四百余年,传至元末至正十一年(1352年)后,清湖始祖公求十八世孙时可,道号历春将因红巾军起义,战火连绵,居所被焚而留下的清湖谱书残页整理而作流传至今的“总序”,由于种种原因,文广公以远世系断代较多。此次修谱,为了追宗朔源补缺,本人先后去了重庆、上海、浙江、杭州、湖南、长沙等图书馆,查阅了大量历史、古谱文献和柳州府志、衡阳府志、祁阳县志,我重点考证了“总序”中所涉及的本族知名先祖,唐朝文、武宗时名相李德裕上下世系情况,先后又从各家谱网站联系到居北京、上海、福建、广州、湖南祖籍大伍町、过水坪、羊角塘等地德裕后裔和文广公后裔,收集到一些有关德裕公和文广公在湖南的一些家谱资料。经过考证、综合分析,初步搞清了两个主要问题: 一、本宗族是唐朝名相李德裕后裔是无疑的,进一步说明我川中李氏系赵郡李氏后裔。经查现居全国各地的文广公后裔支族谱都有如下记载:“公求六世祖德裕”(公求系本族宋元时湖南衡阳安仁县清湖始祖), “德裕孙 ,字名焕”,“ 四世孙公求”,在“总谱”里更有明确记载。既然都确定是德裕后裔,那就可以肯定本族是“赵郡”李氏后裔。而“总序”中言是“陇西堂”李氏是有误的。经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知,李德裕是赵郡李氏西祖房劲公的十四孙,其三十四世祖玑(赵郡李氏始祖)是陇西堂始祖崇的亲四弟,他们都是昙公的儿子。两兄弟因创业地域不同而分衍出历史上两大郡望,崇居陇西繁衍了陇西堂李氏,其后裔李渊开创了盛世唐朝。玑居赵郡繁衍了赵郡李氏,其后裔仅唐朝就先后出了十七位宰相,李吉甫、李德裕父子相继为唐朝中后期宰相。但是,在旧谱“总序”中,记叙德裕祖栖筠是唐开国皇帝渊第七子元景的七世孙,这是正确的吗?经查“二十四”史,《新唐书》“高祖诸子”里有如下记载:“荆王元景,房遗爱谋反,坐子则与往返,系狱……,遂赐死。久之,追封沈黎王,以勃海王奉慈子长沙嗣,降为候。神龙初,复王爵,以孙逖嗣,死,无子,国除。”另《新唐书》卷十下有记:“楚王智云,荆王元景皆无后”,这些历史文献里都明确说明了元景无后裔。进一步说明“总序”里言之有误,德裕非“陇西堂后裔,而系赵郡李氏西祖房后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里也有记载。造成有误的原因可能是:德裕公确有一个先祖名“景”,是其十一世祖,任北魏神元皇帝时的始平太守,因历传一千多年,加之宋,元两朝战火不断,清湖谱书被焚而剩残页,因“景”同音而传之有误或抄写整理所误。二是唐朝时,渊为帝,天下李氏皆以“陇西堂”为荣,世称“陇西堂”流传下来。此次修谱、本着历史唯物主义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修正。本宗族是赵郡李氏后裔。现湖南祖籍文广公后裔所设祠堂名“敦睦堂”,也非“陇西堂”。 二、文广公以远世系基本搞清。特别是湖南文广公是清湖公求公的第十三世孙可以确定。 由于原四本旧谱和手抄本谱书记载不一,有的记载文广是清湖始祖公求四世孙汉珺第九子,并以此延续记友隆,友谅及子孙下来;有的甚至将清湖光绵记为友隆、友谅长兄;有的只记有祁阳文广公以来世系,另附有清湖残帙八代世系,但其间关系不清;有的干脆断自文广公,以远无记载,都看不出祁阳文广公与清湖公求公之间的世代关系。此次研究考证中发现:如果祁阳文广是清湖公求四世孙汉珺的第九子,则有两个问题无法解释。一、清湖始祖公求是宋朝太宗雍熙四年(公元982年)率其子逢鹰、逢鹞由柳州九曲巷口城里迁到湖南衡阳安仁县清湖保开基立业,即或公求中年时值四十岁左右,他出生也应在公元940年左右(祁阳有谱记载出生宋太祖四年963年),而祁阳文广公出生在元末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二者相距352年或329年。五代人相距352或329年,平均每代70岁或65岁,显然是不合情理的。二是清湖残帖八代人中、汉珺第九子文广与祁阳文广两人的子孙名讳不同。清湖五世的文广子是光锦、孙是万仕,而祁阳文广子是友隆、友谅、友富,孙是志明、志清、志忠、志德、志诚、志富、志贵。这唯一能解释的是清湖五世文广与祁阳文广不是同一个人,而是两个不同朝代、不同世代的同一名字的先祖。 那么,祁阳始祖文广公究竟又是清湖始祖公求公的第几世孙呢?现存旧谱的手抄本中都无明确记载。此次在考证历代修谱的谱序及修谱、抄谱人所列历代名讳字号中终于找到了答案。谱序中有如下记载:“元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2年)三月初七日,红巾烽起,南北交攻,县廓州城寺观屋宇本处焚而少存……。十八世孙兴善字良可重修宗谱于清湖居、十九世孙仁端,仁仲号纱灵编录永世流传后代。这自称十九世孙的清湖仁端自然是以清湖始祖公求为始祖一世,而公求后裔由江西迁湖南祁阳的文广的七世孙也有仁尧、仁聪、仁智、仁有等,既然仁字辈为公求公的十九世孙,即当然可以推算出文广公是清朝公求公的第十三世孙了。另外,按总谱里记载:历代名讳字号世、居、功、逢、承、汉、文、光、万、延、继、仕、忠、思、德、友……。德字辈为十三世,友字辈为十四世,既然文广子友隆、友谅为清湖十四世,其父文广自然是清湖十三世,只不过文广公没按字号取名而已,但也决不是清湖五世的文广。如果文广按字号取名应是德?查祁阳县志记载:“有两支李姓先后入祁阳,一支是宋末元初,始祖是李吉甫,率三子元卿、光卿、廉卿……。另一支李德进,原籍江西庐陵……,元末从武陵迁祁,住石鼻头……”。这个李德进是元末迁入祁阳,而文广公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由江西茶陵卜泽三浯迁入祁阳,德进只比文广早几年迁入,是个先遣队,而且与文广都是江西茶陵一带人,很可能是同宗兄弟,都是清湖始祖公求公第八代孙迁入江西的仁通的后裔。这也进一步印证文广公按字号取名应还有一个名叫德?是公求的十三世孙。由于确定了祁阳文广是清湖始祖公求的十三世孙,使本族世系可以追溯到清湖一世公求。 在考证清湖始祖公求公与德裕公之间和德裕公以远世系中,花费的精力和时间最多。主要查阅了二十四史和有关德裕的历史文献,并利用互联网在李氏家谱网上收集了大量资料,特别是赵郡李氏有关资料,将本宗族世系由德裕公追溯到得姓始祖利贞公、血源始祖皋陶公,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并依次排列了本新谱由血源始祖皋陶至今的世系。 但由于时间,精力,能力有限,还有不少世系名讳待考, 公父名? 公与公求公之间世系?名讳?特别要提及一点的是:宋朝另有一个德裕八世孙叫公弼,也算是公求的同宗兄弟,在宋史列传116有如下记载:“李熙靖字子女,常州晋陵人,唐卫国公德裕九世孙也,祖均,父公弼皆为进士第、公弼崇宁初通判潞州,熙靖为右司员外郎”。这段文字说明公字辈是德裕的八世孙,与我族家谱所记公字辈是德裕六世孙还有出入,待考。清湖八世仁通迁江西 阳与祁阳文广有四代名讳待考。这些只有期待宗族后裔对本族源流有兴趣,愿意奉献、研究、考证,有毅力,有能力者完成之。 四川武胜县文广公二十一世孙李旭东字永富作 二O一二年四月一日于沿口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