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的标准首先最好自己在自己认知层面能有个知识的框架体系,然后,测试一下自己偏向哪
种学习风格:读书型、交流型(提问对话型)、反思型(复盘eg曾国藩、联想柳传志)、操作型的。烂书比好书
难读多了,而且不加筛选的读书就相当于精神滥交,还不如不读。先读历史和自然科学的书对客观世界有真实的
认识,戴上防毒面具再去读其他的。
好书标准:
1是编的还是著的,著的是作者原创。编的好书比较少,但也有例外,或者互联网的最新信息肯定是编的,
可以看一下出版社和推荐人多重评估一下。还可以看看目录,特别是中国书,目录是书的框架和概况。
2看推荐人,自己经常关注的领域内比较权威的推荐人做的序看看背景。牛人都是扎堆的,好书也是联系在一
起的。一本好书的参考文献和延伸阅读的书,一般也不会差。
3书单的渠道很重要,好的出版社像商业类书籍的中信出版社有自己公众号还有微信群。自己专业领域的大
咖推荐也最省事的,人家都钻研几十年了。或者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中大的图书馆有700万册藏书。
4出版社:不同出版社的定位不同。翻译的好书基本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的,还有上海三联、中华书局、
机械工业出版社、中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师范类的都不错)。
5看目录和序言。西方书籍的精华三分之一在序言。比如德鲁克写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序言写的是这是
一本“自我管理的书”,如果这个观点没看到,这本书都白看了。不是管理他人的书。而且西方的作品都是二元
论:即哲学:柏拉图是侧重精神的,亚里士多德是侧重物质的。好书一下子有两个维度各一本。经济学:凯恩斯
研究政府,亚当斯密研究市场、心理学:佛洛依德主张心理影响行为,行为主义主张行为影响心理。
最后我们需要为自己构建信息渠道:比如认识不同领域的人生导师,政商两届还有学术界教授,虽然现在商人像
教授,教授像商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