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s://qyhao123.com/data/attachment/common/cf/224715jqkq9z3qkcjni9zj.jpg)
真情回响乌蒙大地----- 访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 | |
| 2013-02-06 14:04:23 | | 人物档案:毛梦溪,男,70年代生,湖南祁阳人,中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系20世纪80年代中学生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语文报》、《中学生学习报》均有报道。出版有《无语也夕阳》、《崇高三品》、《抒情的慢板》、《烟雨风衣》等诗文集9部。其中文化问题专辑《雨过琴书》,经《人民日报》、《北京晚报》等报刊评介后,被中国国学网、中国作家网、中央人民政府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及西班牙《欧华报》等百余家媒体转载。毛梦溪曾挂任毕节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金沙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时间至2012年8月。
近日,网上在悄悄流传着一首刚刚出炉、凄美哲理的歌。歌名《你若在》,由我省著名青年歌手陈燕演唱、著名歌唱家穆维平作曲,词作者则是本报所要采访的著名文化学人、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毛梦溪。这首歌是他们为不久前去世的黔东南著名音乐人郑建安先生而创作的。
谈到郑建安,毛梦溪不无遗憾:“晚上九点多我们通过话,11点多他到家后给我留过言,第二天上午8:48还给我发了QQ抖动,电话过去便无人接……”
这最后的生命信息传递,让毛梦溪感怀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如是月余,一直不肯相信郑建安离去的毛梦溪,在郑建安去世后头一个生日的前夜,终于忍受不住写下了《你若在》,附题写着:“为生命中不可多得的朋友郑建安老师而作。”
歌词以宁静寂然的自然更替作引,道出无尽的怀念,在宏大的孤独寂寞之中,你依然可以看到自然的生灭不息,这是毛梦溪在追思之余,所要表达的活着的意义——珍惜每一个当下时刻的所有缘分,毛梦溪以天籁绝响平缓诉说了对好友,他眼中贵州最纯粹的音乐人郑建安的追思。
桃花谢了梨花又开,
一城春色明年如期还来,
兰舟催发孤帆渐远,
一江明月为谁徘徊?
……
你若在梦还在,
红尘滚滚也精彩。
你若在爱还在,
人海茫茫真无奈。
看人生约定谁终定?
又有多少爱,可容人慢慢等待?
毛梦溪追求柔婉凄美,这首以自然景物起赋的歌词,画面宁静,缠绵优雅,无限哀思寄托在满江明月和来年春色中,那悄然开启的南窗暗示了故人已去,离愁、悲痛无以言说,借了这物事人非的安静,体味一回生离死别的无常,一切都不容等待,措手不及,只有将这无可奈何的无常等同正常,才可以获取一份安静、一份向前行走的力量,好好珍视现在,就是对死亡的勇敢正视,就是对生命的敬畏。
􀳀􀳀 深度扶贫当是文化的扶贫
毛梦溪到毕节挂职时间不长,却为试验区创作了六、七首美丽动听的歌曲。一首由郑建安作曲,毛梦溪作词的《我们在这里》唱响试验区原生态的宁静,歌曲唱出了前来试验区参与扶贫攻坚的人们的心声。诗人毛梦溪,挂职毕节市市长助理,金沙县委常委、副县长,行走在试验区的土地上,无法用语言表达心中对这片土地的厚重情感时,他拿起了手中的笔,以歌唱的形式,朴实优雅地唱出了“同心工程”之歌:
花儿在阿西里西,
依次绽放夜郎的宁静;
虫鸟在洞天湖地,
自在唱起澄澈的歌声。
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在乌蒙大地,青山绿水地穿行。
心儿在支嘎阿鲁,
精彩演绎明天的憧憬;
青春在花海鹤乡,
尽情放飞燃烧的激情。
我们在这里,我们在这里,
在乌蒙大地,金山玉水地穿行。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胜荣幸。
我们在这里,或许只是清风一缕,
但真心已在,在乌蒙大地砥砺前行。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期而遇,
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不胜荣幸。
我们在这里,或许只是流星一雨,
但真情已在,乌蒙大地上同心同行。
提到这首歌,毛梦溪说:“文化要回归纯洁性和原始性,内心世界要与乡土交流,找到人性中原初的触点,契入内在心灵的美善与外在责任的担当。这首歌弘扬正气,同时也抒发感情,注重艺术审美,都是来自心中的真实感受,在城市里是见不到这样的山水的。”
基于这样的文化信念,毛梦溪的作品多俊逸清秀的纯真,比如写情感的《等你春暖花开》、《也许一场雨后》、《做个平实爱你的人》;比如写金沙县的《十面青山》、《四季天堂》,写后山乡的《山后有山》,写素朴镇的《素朴乌蒙第一镇》。
毛梦溪说,到了试验区,看到了与其它地方非常不同的美——毕节的优势在于原生态,目前最完好的,就是生态。但是古村落之类的文化遗产,比起黔东南其它地方来,还是少一些,保护与开发力度相对也有待加大。毕节是大山多,喀斯特地貌奇特,退耕还林后,生态好,青山绿水的,窗户打开,澄澈清新。
毛梦溪挂职时间虽然短暂,试验区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内心刻度。毛梦溪说:“非常令我欢悦震撼的是审美反差,我小时候在农村生活,知道农民对土地的亲切,后来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呆多了,与土地分别了很久,如今再到试验区,这种亲切感重回心中,这是在城市里怎么也找不到的,原来居住在农村的那种朴质,今天升华为审美,与久居城市的感觉形成巨大反差,内心充满无比奇妙的感觉,变成了写作冲动,这是我为毕节写下一些歌曲的缘起。”
毛梦溪除了看到试验区的原生态,试验区朴质的泥土气息外,在这里他也看到了一些不文明的陋习,对此,毛梦溪说:“最应该帮扶的其实是文化。这儿有一些风俗让人无法理解,比如说吃酒,结婚、老人病逝等红白喜事,操办时间过于冗长,有些还很不好理解。一个人去逝,尤其有人年纪轻轻便不幸去世了,大家很难例外地要召集‘十里八乡’的人摆上麻将,人山人海闹吼吼的折腾上一周,玩,赌博,坐,嘻嘻哈哈,看不到多少对逝者的尊重。还有,麻将成风,到处可以见到先进的麻将机,这与落后的社会经济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有些地方政府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下令公务人员,不准上班时间、不准在公众场所打麻将。那么,我们的其他社会人呢?办法何在?他们才是社会的主体。”
对于这种现象,毛梦溪认为关键还是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文化品位。否则,人们只知道“别出心裁”地“找钱”,有些地方甚至已派生出了更离谱的办法:从三楼搬到四楼就请搬家酒、甚至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也请搬家酒、给孩子剃个头发请剃头酒、孩子出生请满月酒、孩子自费去读书请状元酒……,如此种种,不一而足。有时,一个月的工资全送礼了还不够,弄得人人都无比反感,又人人都勉为其难,一家人隔三差五就能接到“邀请”,多时一家两三口还得分头去“吃”。针对这种现象,毛梦溪说:“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文化观念的改变,文化的发展更为重要。深度的扶贫,应当是智力的扶贫、文化的扶贫。”
􀳀􀳀 出离人群 像水一样乐观
在毛梦溪的博客顶端有这么一句话:“以沉默至痛的语言站进现实,以随意如水的歌声出离人群。”毛梦溪说,这一句话真切地表达了他的创作态度,站进现实,是一种批判态度,是文心的关键所在;出离人群是文人角色,是深入人群之后的出离。
毛梦溪说:“以积极的心态契入现实,发现人类生存的永恒疼痛,促进对现实社会的诟病进行治疗,是文人的责任所在。作为个人来说,要超脱,要像水一样,用乐观的态度,全方位渗透生活,因为生活又不全部是痛;所谓出离人群,就是要有独立完整的人格,不要人云亦云,要解脱,如果常常沉溺在纠结和痛苦中,我们就不好过。其实,生活态度也就是写作态度。对于痛苦的东西,该批判必须批判,文字跟做人一样,也要看到希望。”
润棠曾在《文艺报》撰文,评价毛梦溪是一个典雅而含蓄的诗人。事实上,毛梦溪的诗的确优美清越,心灵投入度高,大多朗朗上口,通俗明白中不失典雅深幽。
􀳀􀳀 诗——生活的牧歌
阅读毛梦溪诗集《烟雨风衣》,可感受到诗人心灵的内在热情和诗文的冲淡平和,诗文中可见传统宋词的清丽淡趣,处处简洁,如轻纱薄雾,朦胧之中透着颗玲珑的心灵,仿佛要轻轻巧巧,怕惊扰了这世界如婴的睡眠,就存了这样的一份善意,毛梦溪的文字在淡淡的情丝里叙述了种种明洁的美好。
毛梦溪说:“无论文字怎样地有技巧,最终都不能违背现实规律,为技巧而技巧的文字只能去为违背良知的文学服务。文如其人,说的就是要为良知服务,技巧推到最后就是无技巧,是自然,是本质反映。”
毛梦溪认为,艺术修养并非完全是练就的,艺术修养其实多来自本能。比如农村,就应该是本能的古典,最起码是趋于古典,在岁月里慢慢地沉淀,一些不自觉的,生命里潜在的东西就显露在时光的岸上了。
毛梦溪认为诗歌就是生活的牧歌,词就是诗用来歌唱的形式。毛梦溪反对现下流行的口水歌,给人嘶声力竭之感,乱吼吼的没有了含蓄,没有了优雅,丢失了人性本然的安静和清净,这不是艺术歌曲。对此毛梦溪有这样一句话:“站在了黎明的村口:‘我们准备好了!’”说的就是迎战口水歌,要还原流行歌曲的艺术性。
《分别别多久》是毛梦溪在北京首发并献给农民工的单曲,歌词无比优美,却隐忍着现实深深的痛。其时正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首发现场,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歌手雷洋的倾情演绎,著名体育节目主持人韩乔生和曲作者、著名诗人汪国真的主持和讲述,拨动了在场观众的心弦,曾参与“鸟巢”建设的60多位农民工更是心生感动。
毛梦溪说自己从小性格内向,喜欢思考,做什么都不刻意而为。比如爱情,在内心,就能够感觉到情感的流动,不必非得说出来不可。毛梦溪认为只要用心去感受,去想象,去表达,去呵护,把生活中所没有的珍贵的东西表达出来,以此去导向生活,纯洁心灵,并不一定去拥有,去破坏。因此,毛梦溪认为,诗,其实就是生活的牧歌。
􀳀􀳀期盼艺术歌曲的第二个春天
谈起自己创作的歌曲是否代表了大众的声音,毛梦溪说:“不敢说是声音,也不敢说代表大众,但还是代表了一些有良知有文化的人的愿望。艺术歌曲,要有文化内涵要有审美,不是呐喊,更不是发泄,不是喊叫感情的压抑。多元文明带来了很多负面的东西,尤其是快餐文化的兴盛,一时之间让口水歌站了主流,这必须引起警惕,歌曲应该表达美,应该是为艺术而存在的歌诗。怎么可以消隐在生活潮流之外呢?”
毛梦溪认为,政府应该站出来引导,在完全市场的情况下,虽不能直接干预,但是,也可以加入到市场引领中来。小孩子不懂,天天跟着现代媒体喊着玩,口水歌曲铺天盖地,孩子们没选择,什么“死了都要爱,恨你恨到骨髓里……”三四岁的孩子也嘶吼着唱,这样的歌曲大行其道,证明人的精神境界已经到了一个亟待提升的时候了。
谈到在试验区挂职,毛梦溪心里感慨颇多:“到试验区挂职,觉得自己心里无比感恩,试验区成就了我、我们的内心境界,使我们不知不觉获得了一份崇高、平静和温暖。所以我在《我们在这里》一歌中我写生命的不期而遇,为这不期而遇,我感到不胜荣幸。”
艺术歌曲是有过十分灿烂辉煌的过去,如今好多人面对扑面而来的新歌,已觉得无歌可听,开始听老歌了。这预示着艺术歌曲的第二个春天很快就会到来。毛梦溪认为,要从道德的角度,将社会责任、人生哲理揉进作品,将生活中、自然中的美好的事物写进去。比如毕节,就写他的金山玉水,自然山川,民风民俗等。“携古韵遗风乌蒙水云,你细数往日情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步步为景山水相依,你透着厚重实在。”在《凤回头》歌中,毛梦溪抒写着黔西素朴古镇的朴实,抒写着素朴人的执着追求与美好未来:“在繁华街角向晚风里,你伫望无限未来。望山山高,望水水长,年华锦瑟山水相约,你清风明月天籁。”清丽山川,伫立千年,素朴人守着俏丽挺拔的风景过着还不富裕的生活,要想全面同步建成小康,让这干净的空气里和纯洁的泥土上的人们也过上幸福的生活,毛梦溪希望大家都参与进来,一起奔小康,一起守护我你不可再失的美丽。
《都市之痛》是另外一种风格的歌曲,毛梦溪用批判的眼光,以抒情的笔触,将都市的各种弊端揭露和批判,将那令人疼痛的根源剖解出来,唤醒人们,载沉载浮的灵魂应该回到精神的故乡。
毛梦溪回北京了,而在贵州的毕节——乌蒙山山麓的村村寨寨却回响着他创作的深情的歌谣:“又在晨声里想起你的名字,你的名字纸灯般清瘦;又在长夜里回望你的背影,你的背影浴女般清秀。最爱寨前春光里,漫山绿透,茶亦醉人不须酒……”(《梦回山寨》)。
记者 陈 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