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3-22 15: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center]董事长杨林民简历[/center]
[center] [/center]
[bgcolor=Beige]杨林民,男,现年40岁,祁阳县下马渡镇司马源村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著名民营企业家,先后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45余万元,2000年当选为县人大代表,2006年当选为县执法监督联络员。2007年当选市人大代表现任县浯溪水业有限责任公司董.曾获得祁阳县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是我县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杨林民,1967年11月10日出生于祁阳县下马渡镇司马源村,1973年9月至1978年在司马源小学就读。1978年至1981年就读大桥弯学。1981年至1984年高中毕业于祁阳二中,以2分之差高考落榜。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地处偏避的司马源村贫穷而落后,满怀雄心抱负的杨林民面对家庭贫寒以及年幼的弟妹只能放弃复读,回乡服农,跟随民工南下大军辗转于湖南、广东等地之间,常年背井离乡,四季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辛酸苦辣,生活只是停留在温饱线上,l 985年杨林民再次南下来到广东省翁源县铁龙镇做做一名普通矿工,初涉矿区,自己除了一身正气和力气外,毫无一技之长。但杨林民毫不灰心,虚心请教,平日里任劳任怨,慢慢地杨林民以不计个人得失和敢丁吃苦耐劳的精神取胜于同事并树立较高威信,更以自己的诚实和善于经营管理的才干赢得老板的信赖。1989年老板大胆地将杨林民所工作过的矿井承包给他,杨林民筹集资金、精心经营,他将矿内_作安排得整整有条,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自己几年在井下工作积累的实践经验,深入矿井,勘探矿床,他所承包的矿井很快便大量出矿,杨林民用第一批调矿的资金创办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一一广东省翁源县铁龙经济发展公司。公司成立后,生产的原矿经自己加工精选,年终结算时除上交承包款外利润上百万元。
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杨林民在外创业成功的消息不翼而飞,家乡人更是奔走相告,引以为荣。杨林民回乡后得知家乡面貌依旧,动力过剩,就业无门,对乡亲的投靠,从不拒绝,坦言相告:只要我有一口饭吃,大家跟着我就饿不到。l 990年初,杨林民带着家乡的剩余劳动力重返广东除继续承包原有矿井外,在附近再次承包二口矿井。并大胆地改革创新,将各个工作面对发包,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由于经营有方,财源滚滚,同乡们乐不思归,、
1994年广东省曲江县矿产公司的四个矿井。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听说在翁源县铁龙镇有一个年轻有为的湖南人叫杨林民,开矿很有经验,便四处打听,越请加盟。杨林民带领技术员深入四个矿井,仔细勘探分析,查阅地质资料,大胆接手,重新组建了广东省曲江县宝江联合开发总公司,通过广揽人才,更新设备,不到半年日州司四个矿井都分别出矿,原有的选厂由于规模少设备陈旧,跑矿严重已不堪重负,杨林民果断投资350万元新建一座日生产能力200吨球磨的精选厂——马坝精选矿厂,主要从原矿中将铜、铅、锌分别分离,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越做越大,产品供不应求,畅销株治、韶治及海南省、河北省等
地,年产值上亿元。安排就业劳动力2000余人,每年}:交利税400万元。杨林民富了,同时他还带富了一大批同乡,在他的资助的扶持下同乡中拥有资产达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的上百人。
杨林民富了,他不忘家乡父老,谁家有难,慷慨解囊,资助无数个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大桥湾与祁东县灵官镇由于有熊罴岭相隔,两地通亲来往只能翻山越岭,严重制约了两地经济发展,杨林民小一忘造福桑梓在1991年捐款16万元修通了大桥湾至祁东县灵官镇的盘山
公路,1992年捐款5万元铺通祁阳至下马渡镇的沥青公路和修缮村办小学。1994年捐款18万元修通家乡村级公路,实现了家家通公路的多年梦想。2005年捐资3万元修建大桥湾中心小学,先后赞助公益性的龙舟赛3万元。2006年又再次捐款5000元资助建设社会卡义
新农村。
2001年县委、县政府面对县城供水事业受资金的困扰,设备滞后,管网年久失修,已无法满足县城发展的需要,邀请杨林民回乡投资建浯溪水厂,给多方调查论证,证实供水行业无利可图,但杨林民不计个人利益,立志造福于广大人民,于2002年经县委、县政府招商引资回乡投资建设祁阳县浯溪水厂,肩负半边县城生产、生活用水的供应,解决了县城供水不足的难题,及时为县委、县政府分忧解难,开创了民营企业投资公益事业的先河。
杨林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在日常工作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为构建和谐祁阳,促进祁阳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bgcol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