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质徽章因为保存不易,经岁月洗涤,留下来就少了。我最近收藏两枚湖南省祁阳工业职业学校的徽章,其中就有一枚布质的徽章。
湖南省祁阳工业职业学校的前身是南路实业学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于“变法维新,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衡阳道尹谭启瑞拍卖衡阳道——衡、永、郴、桂驿站财产为基金,以衡阳府学考棚为校舍,创办南路实业学堂,开设矿科。因遭到驿站员司反对,控于上,谭虽被撤职,继任道尹唐步瀛仍为监督。嗣后校舍屡迁,主办人屡易。如衡山之向荣,兰山之彭世俊,衡阳之欧阳端、祁阳之陈洪范,均先后被委派为该校校长。 民国六年,改称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祁阳人陈千里以筹办员出任校长,租衡阳丁家码头王公馆为校舍,增设机械科。十三年于衡阳丁家码头东口购地十余亩,兴建西式校舍一所,规模较大。十四年又改称省第三工业学校,宁远王德昌任校长。十六年与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合并为省立第三初级中学,蒋式嘉任校长。同年马日事变后停办。十七年五月恢复并更名为省立第三职业学校,委零陵胡仕坤为校长,先后开办初级金工、染织、应用化学、土木工程等科,并设传习部,分染织、制皂两班,两年毕业,仅办一届,即行停止。二十年二月,胡仕坤去职,常宁吴振衡任校长。因原丁家码头校舍奉令拨归军政部,仅占用原省立三中校舍。二十一年,祁阳陈炳文任校长,土木工程科停办。二十三年改称省立衡阳初级工业职业学校,嘉禾李鹤书任校长,停办应用化学科,改办汽车驾驶科。二十五年李鹤书去职,胡仕坤再任校长。 KANG倭寇战争爆发后,民国二十七年上期,校舍被炸,呈准迁移零陵,借芝城小学为校舍,停办汽车驾驶科,下期转迁零陵南乡晓江渡。二十九年等来祁阳三吾镇寿井门外甘节亭附近,以湖南省公路局修车厂为校舍。三十年湖南分区高学,该校更名为省立中正第七职业学校,驻祁阳。湖南省机械厂厂长陈宗汉兼任校长。其时初级染织、金工两科设罗口门,并增设高级机械和电化两科。同年八月又更名为第七职业学校我,并定六月十七为学校纪念成立日。三十三年,日寇犯湘,衡阳告急,廖校疏散到祁阳白水、九牛坝一带。日军窜祁时,又迁兰山、宜章等地,最后迁桂东贝溪复课。由于多次迁移,学生大减,当时全校教员三十人,几与学生相等。三十四年八月,日军投降,十月十五日奉命迁返祁阳原址。这时校舍已残破,校具全无,几经维修,勉复旧观。三十五年八月,陈宗汉去职,教务主任陈朗初继任校长。三十六年该校更名为省立祁阳工业职业学校,陈希平任校长。大劫之后,校舍多属危房,机械和染织工厂的设备残缺,学生实习困难,虽多次据情呈报省教育厅,都没有解决。 民国三十七年据旧教育厅督学视察该校报告称:一、该校有教师二十一人,其中国内大学及专科毕业者十二人,师范院校或教育院系毕业者六人,高级职业学校毕业者三人。二、全校十一个班,其中高级机械科六个班、初级机械科一个班、初级染织四个班。三、学校教、训两处职员及军训教官,尚能和衷共济,日常工作,均能全体动员。校风校纪好,就寝会食,秩序井然。四、学生读书主动,课内能专心听讲,课后能潜心钻研。五、学生清贫者多,收费较少,每期每人收学膳费稻谷六市担,书籍课本费金圆券五元,生活清苦。建国前夕,该校并未接受国民党政府的“应变”部署,坚持上课,迎接解放。建国后,该校迁浯溪祁阳县立中学原址。1952年因调整改革,分迁武汉、长沙。 该校直接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培育了不少人才。在祁办学十二年,建国前祁阳的县中、乡师、崇汉和重华等学校,只办有初中,就是达孝办高中也在该校之后,因而声望很高,被誉为祁阳最高学府。每年向永州八属(零、祁、东、道、宁、永、江、新等县)招生。据民国三十七年统计:在校学生三百三十五名,祁阳籍的学生占百分之七十。这些被培育出来的人才,分布在祖国各地,贡献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