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 剧 艺 术 漫 谈

[复制链接]
查看: 1690|回复: 2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16 1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祁 剧 艺 术 漫 谈
欧阳友徽

罗文通的眼法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眼睛里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看出一个人全部内心世界刹那间的千变万化,可以看出一个人灵魂深处的春夏秋冬,可以看出不同人物在不同时空中的精、神、气。
       祁剧特别讲究眼晴里的戏。艺人们将眼睛这个窗户,当做舞台,去表现人物内心的万千气象。
     为了让演员掌握好、运用好眼睛,对各行当的眼法作了具体规定:生角必须学会用瞪眼、斗眼、昏眼、醉眼、颤眼外,还必须学会梭眼;旦角的眼法又不相同,除了斗眼、醉眼、横眼外,还有区眼、惊眼、泪眼、色眼;净行有独特的吊眼、转眼和冷眼;小丑还有独特的利眼、呆眼、斜眼、色眼、斗眼和惊眼等。祁剧演员的眼睛,便成了摄人魂魄的表演之一,人说净行演员罗文通的“眼功”最有特色,我便想认识这位奇才。
     罗文通是祁剧著名净行罗柱铃的儿子,罗柱铃在文明铺东华门唐有余创办的“柱”字科班学艺,未出科前,就很有名气;出科后,又参师夏福洪、邓汉葵等名净,功夫大有长进,名噪潇湘。我十三岁那年,在祁阳城内刘家祠堂第一次看到罗柱铃戏,他主演《打龙棚》中的郑子明。郑子明是个勇、猛、刚、强的人物,却是独眼龙—半边瞎子,用两只眼睛去揭示人物性格的勇、猛、刚、强当然好,罗柱铃用一只眼睛去完成人物性格的凸现,同样成功。也许是一只眼睛闭着的缘故吧,睁开的那只圆眼便显得特大、特圆,眼球一鼓,略呈下垂状(这叫吊眼),那眼珠好像要吊下来似一的;当眸子在眼中转动时,就像一只被马达带动的飞轮,滴溜溜地旋转。这只独眼便成了表观郑子明内心愤怒的窗户。我被罗柱铃的眼技征服了。时间已经过去六十年,那只眼睛的神光还在我记忆的王国中,时隐时现。
   人说,他儿子罗文通的眼技更加神奇,这对我无疑是一个诱惑。但是,他在邵阳,我在祁阳,无缘欣赏他的绝活,非常遗憾。但是,天公有意成人之美,在“纪念祁剧诞生500年”的演出舞台的化妆室内,我见到了久闻其名的罗文通。
   我们一见如故。
   罗文通在祁剧界名气之响亮,远在其父之上。我们握手时,他已是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却像年轻人一样随和,没有大腕演员的派头,倒有弟兄哥们一样的亲切,没有矜持,只有坦诚。
我说:“很小的时候,我就看过你父亲的戏,他独眼转动的功夫,给我的印象至今犹新。
     “我父亲的功夫不如我,”他坦率得毫不含糊:“不信,我表演给你看。”他睁大双眼当真表演起来了。他说:“先看我的左眼。”他闭上右眼,左眼的眸子开始转动。“先看慢。”那眸子如飞轮,在徐徐转动,好象马力不足,“看快的”,那眸子顿时飞快旋转——神了“看两只眼睛一起转动”,他的左右两只眸子同时徐徐转动。“决!”他身子不动,头部不动,只有两颗眸子在飞快地转动。“停!”两颗眸子顿时不转不动象玩魔术般神奇。他有招呼我,“你看,我的眼睛在颤动,这叫颤眼。看,我的眼珠子下垂了,接近眼睑了,这叫吊眼。”他又把两颗眸子向内角靠,说:“看,斗眼”……
   祁剧的眼法是表演艺术的一绝,不仅是净行,其他行当同样注重眼法。我看过名旦陈翠翠主演的《秀英下山》,剧情快结束时,秀英不用语问而是用眼睛审问丈夫。开始是用横眼狠狠地逼视丈夫:“你为何收妄?”再用梭眼瞟问丈夫:“我和她谁大谁小?”在明确自已为大身份后,才使用迷眼,宽丈夫的心,最后用色恨,说明我与你和好如初了。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竟然不说一句话,就用不同的旦行眼神,一一化解,一一沟通——绝啊!

                         观何超“跌箱”艺术
几年前,我在湖南卫视中偶然看到一个“绝活”—何超跌箱,跌得匪夷所思,跌得我又是欣喜,又是惊异,又是……迷惘。
     这个“跌箱”,是祁剧《打棍开箱》中跌箱艺术的“改良版”。虽然对“原版”作了不少改动,基本框架却未变,人物还是三个:两个公差和一个“死”而复生的范仲禹;主要道具还是那只小木箱;奇特的表演动作还是范仲禹站在箱沿上,背朝箱内仰倒下去,箱子内的空间太窄,一不小心,后脑勺就会砸在箱沿上,有伤人毙命的危险。这种表演不是玩取巧的魔术,而是扎实的硬功夫。观众百看不厌、永远都为之惊奇、为之担心、为之叹服。所以,跌箱艺术曾在湘南、桂北、粤东北、闽西、贵东、滇南等地世代流传,视力绝招。而今何超先生将它搬到荧屏上去,受到了荧屏前观众的啧啧称赞,我心中充
满了甜蜜的欣喜,就像夏天的夜晚,突然看到彗星带着美丽的光带从头顶上掠过一样欣喜。
   何超等三位先生的表演技艺也令我惊奇。他们不仅按照祁剧“原版”的“跌箱”绝招表演:还加进了很多原版中没有的“高精尖”。如“跌箱”时,加进“腾空翻”的筋斗。仰面后倒入箱,已属不易,何况还加个腾空的筋斗,落人狭窄的小木箱呢7这就难上加难了。不仅如此,他还加上了川剧的绝技“变脸”,未进箱前他是个白面小生,进箱后挺出来时,就成了个五彩纷呈的大花脸。更有甚者,是何先生出箱后,那两个公差,也双双小翻进了小木箱,又双双小翻出来,行箱内装一个人,已属不宽松,装进两个人,该如何转身呢7这较之祁阳的跌箱难度又大了很多。我为他们成功的表演感到惊奇,‘惊奇他们大胆,竟然想出了这么多的匪夷所思,而且惊奇他们把这些高难度绝招表演得那么轻巧自如、天衣无缝,简直就像夜空中的慧星,来得突兀、亮的灿烂、美的惊人。
欣赏这个节目后,我也有些迷惘。“原版”的跌箱表演。与剧情、人物组合得水乳交融,恰到好处。主人公范仲禹在已皇榜高中而不自知的时候,和妻子被老虎冲散,他急得变态了,疯疯癫癫,当得知妻子已被葛荣抢进府去的消息后,便去葛家索讨,竟遭毒打致死,葛荣命家人将尸体装进箱内,抬到荒山掩埋。二家人害怕,抬到荒山,扔下箱子就回去交差,并未埋葬,此时,包大人派两位公差去寻找皇榜高中却失踪了的范仲禹,路过荒山,见一箱子,便用棍棒打开,想从箱中获取钱财,谁知疯疯癫癫的范仲禹苏醒了,从箱中横挺而出,吓得二公差以为出了鬼。范仲禹颤颤抖抖地站到箱沿上,因为重伤,死而初醒,神经失常,四肢乏力,脚下一软,就仰面跌进箱中去了。戏班的行箱甚小,是长方形的,左端右端空问稍长,还算好跌;但身子落箱底或未落箱底时,就要头脚转换方向,重新由箱底挺出,难度极大。尤其是正面跌箱,难度更大,前板和后板的空间太短,也就更加容易受伤,更加惊险。三次跌箱都和剧情、人物有关连:公差来到荒山,是包公的派遣;打开木箱,是为了谋取钱财;范仲禹跌箱,是刚刚从“死”中苏醒,刚爬到箱沿上站不稳,又跌下去了,但求生欲望犹存,故如是者三跌。
     何超的表演却与剧情、人物等因素离异了,成了纯技巧表演。范仲禹本来乏力,跌箱加进翻筋斗是不可能的;爬出来是个白脸小生(原版是须
生)跌进去就变了脸,赤、橙、黄、绿、青、蓝、紫—成了一个大花脸,脱离了剧情。至于二个公差同时翻身进箱,更加令人费解,去谋财?去抢劫?去干什么呢……没有进箱的因,就不应有进箱的果。我欣赏他们的表演技艺,对脱离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纯技艺表演则感到迷惘。
     尽管如此,我仍然欣赏何超先生等人的表演,很想能够认识他们,和他们讨论讨论跌箱技艺。不过,仅仅是想想而已,何超先生等是何许人?
是哪个剧种、哪个剧团的演员?都不知道,人海茫茫,到哪里去认识他们
呢?这是痴心,是臆想啊。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可理喻、不可想象、不可预料的:日思夜想、梦
寐以求的东西:有时擦肩而过,却抓不住,得不到,见不着。有些人虽然远在天南海北,相隔千里,却能在熙熙攘攘的人海之中,握手畅谈。正如夜空中的彗星,你想他出现,他偏偏就不出现;当你不再想他的时候,他却带着那条美丽的尾巴,发出璀璨的光亮,从你头顶上掠过,令人惊讶不
已,欣喜莫明。
     何超先生等人,就像夜空中的彗星,在我不经意的时候,突然在我
面前亮起了灿烂的笑容。
   2004年12月底,祁阳祁剧团承办“纪念祁剧诞生500年”活动,邵阳、衡阳、江西赣州、广西桂林都有祁剧艺人来大会献演,到处都是老友
重逢的笑脸。开演前,我去到后台,这里聚集着各地的祁剧精英,人挤人。我在人海中竟然见到了他们—何超先生等人,奇迹啊!
   何先生个子不太高,而且单巧,是个美男子。这种身材,特别适合演
跌箱。我们一见面,一握手,便交谈起来了。我说:“在电视中我看过你的跌箱。”他说:“在哪个台?我在好几个电视台表演过。”我说:“湖南卫视。”他点点头说:“是的。他们是邀请我去表演。不过,那是技巧表演,以《打棍开箱•跌箱》为基本框架,加进了脸、筋斗这些技艺都与原剧无关。我们桂林桂剧团(啊,他是桂林桂剧院的演员,桂剧和祁剧同宗共祖,难怪他的跌箱与祁剧一样。)这样做是为了对外宾演出,技艺表演的难度越大,他们越惊奇,越喜欢。”他好像早就知道我会和他交谈此事,他便一口气地先作了自我解说,。“今晚你也会那样表演吗?”“不。”他笑了笑说:“今晚是演给祁剧界的行家里手看的,我们会按《打棍开箱》的传统方法演出。”何先生很谦和,很客气。两位演公差的先生也一样,不时插插嘴,作些补充,大家谈得很融洽,像老朋友一样随和。
   后台的客人很多,与何超先生才谈了几分钟,别的朋友又来打招呼了,只好让我女儿阿娇给何超先生他们拍照。此后便没有与他们单独谈话的机
会了。
   第二天,阿娇又给我传递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信息。她说:“何先生他们说,跌箱技术是他们二十多年前,从祁阳祁剧团李忠文老师那里学去的。”
   啊,我想起来了,我和何超先生他们其实早就见过面了,交谈过了己那时,我正在祁剧团工作,一天,有几个年轻人,操桂林口音向我打听:“请问李忠文老师住在哪里?”因为他们不是和剧团打交道,而是直接找李忠文老师,我便指着职工宿舍第一层第三单元说:“李忠文老师在那一间。”那几位年轻中间,便有何超他们。
   真幸福啊,当年的青年,而今成为闻名遐迩的表演艺术家。从跌箱的表演中,我发现了他们成功的奥秘:一是千里拜学艺,有尊师敬师的美德;二是学川剧变脸术,有借他山之石攻玉的进取;三是有因人制宜的变通表演方法。有此三招,祁剧的“绝招”,就在何超先生等的表演中,变化无穷,芬芳四溢了!

           祁剧和《千手观音》
看完2005年央视“春晚”的舞蹈《千手观音》,我为之震惊:啊,千古一舞!连日来,那些沉睡在我记忆深处各种各样的千手观音,一个个都被激活了,在我脑海的荧屏上频频亮相,使得我彻夜难眠,浮想翩翩。
   很小的时候,受外婆的影响,我便喜欢观音。那时,只要有一点空闲,外婆嘴里就念“观音菩萨”的佛号。有一回,我好奇地问:“观音菩萨是什么人?”慈祥的外婆顿时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不准说人!说了会肚子疼的。观音是菩萨,她心肠好,发誓要救一切受苦受难的人。受苦受难的人太多了,她就长出千手千眼。眼睛多,看得到四面八方受难的人;手多,能救很多受苦的人。明天我带你到城煌庙的观音堂去烧香,免得肚子疼。”
   第二天,外婆真的拉着我的手,走进了观音堂。啊,我终于见到了千手观音,好高好大—也许有四米多高吧,快顶着屋项啦。好多手哇—前面两
只手合十,背后还有十八只手,每只手都拿着一件兵器,刀啦、剑啦、锤啦......
昨晚外婆已经跟我讲过观音菩萨的法力无边,十八般武艺件件皆能,可以制服一切邪恶,如红孩儿、白骨精;帮助一切善良的人,如唐僧、孙悟空、沙和尚,还有那个好吃懒做却有点憨厚的猪八戒,于是,我跟外婆一起,跪在蒲团上叩头—不单是怕肚子痛,更是因为她的心肠好。
    我第二次看到千手观音,是在苏州留园的罗汉堂内。嗬,这尊观音塑像的手更多,据说真有一千只,每个掌心都有一只眼睛,是真正的千手千眼观音。两只人手后面有两排对称的小手,从整体看,有点像安琪儿的两张翅膀。这观音匹面各有一张脸,每面都有两只大手,后面都右两排两层小手,观音的手眼便多得出奇。苏州和祁阳的雕塑艺人一样都有非凡的想像力,全中国的百姓和我祁阳的外婆一样,对观音非常虔诚,心心相印。
   我第三次看到的是舞台上表演的千手观音。1984年10月在祁阳祁剧团舞台上举行祁剧《目连传》内部演出,其中《观音生日》一节中有千手观音的表演。
   观音背后有六只手,每只手上都拿着一件兵器。观音一边舞着手中的兵器,一边唱。每唱一句,后台便合唱一句。这种一人唱众人合的演唱声势宏大,而气氛安祥,很有亲和力
     (独唱)观世音变成千手。
     (合唱)南无。
     (独唱)煞时现出无中有。
     (合唱)南无阿弥陀佛。
     (独唱)天下邪恶我尽收。
     (合唱)南无。
     (独唱)世间.苦难吾皆救。
     (合唱)南无阿弥陀佛。
     后面的六只手是怎么来的?是背后有三个看不见的演员伸出来的。我钦佩古代艺人的智慧,竟然用这种简单的办法,使“千手”长出来,还使“千手”活起来,这比泥塑的“千手”,又多了一番情趣—传统艺术了不起啊。
   舞蹈《千手观音》,就是在继承古代泥塑、戏曲的传统千手观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代的导演、演员和舞美、音乐工作者,用匪夷所思的匠心独具,使这一优秀传统艺术,成了空前的舞蹈极品。聋哑姑娘叹为观止的表演,又为这一极品艺术戴上了一顶金光四射的皇冠。这个舞蹈是继承传统、发扬传统的典范,是点石成金的典范,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
     祁剧中的千手观音,虽然简单、粗糙,是原生态的表演艺术,远不如聋哑姑娘表演得那么精彩。但是,两者基本创意、基本框架是一样的。她们敢于改革,化腐朽为神奇,使之征服全世界。我们掌握这个构想,演出这个节目的时间很早,很长,演出的场次很多,然而为会么远远赶不上聋哑姑娘的舞蹈精彩呢7
     不仅是千手观音,古老的祁剧中还有很多可以化为神奇的“腐朽”,然而,我们却没有化出聋哑姑娘那样的神奇来,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
                     责任编辑:文键

                载《艺海》2007.4(总第177期)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16 12: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欣赏欧阳爷爷的作品。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6-16 12: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ns :ns :ns :ns :n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