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献策] 2012年上半年祁阳县经济运行简析

[复制链接]
查看: 1461|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2-7-6 15: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size=+2]2012年上半年祁阳县经济运行简析
[来源:本站 | 作者:张松柏 | 日期:2012年7月4日 | 浏览26 次] 【

县统计局    张松柏
2012年6月26日
今年上半年,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呈稳中有进,艰难爬坡态势。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68.86亿元(预计数,下同),同比增长11.3%。其中一产业12.43亿元,增长3.9%;二产业25.08亿元,增长13%;三产业31.34亿元,增长9.9%。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但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影响企业产能下滑。1-6月,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0.5亿元,同比增长20.5%;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5.98亿元,同比增长13.7%;工业实际用电2375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5%;完成工业税收10000万元,同比增长55%。但受欧美发达国家债务危机影响,国际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市场信心进一步下降。我县太平洋纺织、湘楚实业、东骏印染、科力尔电机、等一批出口型企业明显感到订单不足、竞争加剧。受国家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的影响,大部分资源型加工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全县冶炼行业全线下滑。同时,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影响,企业利润减小。近20%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近50%的企业净利润维持在3%以内。加上全县中小企业正面临转型、升级关键时刻,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影响企业发展乏力
(二)农业稳步发展,但农民增收后劲不足。1-6月份,全县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7.3万亩,同比增长1.5%。完成早稻种植面积59.265万亩,比上年增加0.735万亩。由于早稻莳插时基本苗足,加之移插后天气较好,温度适宜,培管及时,目前长势普遍较好。农资储备略有增加,供应充足,种子供需平衡。全县夏收油菜获得丰收。预计总产25927吨,比去年增加1059万吨,增长4.26%。上半年,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外出从业得到收入仅增加16.41%,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18.5%,支出增长16.8%,农民纯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三)财政收入增加,但增速放缓。5月份,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4876万元,累计完成29299万元,同比增加3231万元,增长12.4%,占年度计划的35.9%。地方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7611万元,同比增加1083万元,增长6.6%,占年度计划的36.6%。全县财政收入增幅居全市第10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低于增幅最高的零陵区22.6个百分点,累计完成税收20691万元,占财政总收入的70.6%,同比增加896万元,增长4.5%,占年初计划的31.8%,低于序时进度近10个百分点。由于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过半任务是4.75亿元,县委、县政府确定过半确保任务为43260万元,力争完成44800万元。但按年初计划均衡进度计算,国税、地税共计短收6514万元,完成年初过半任务尚有较大差距。
(四)投资持续扩大,但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十分艰巨。
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6月预计完成44.25亿元,同比增长42.32%,增速比1-5月份增加4.45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63.97%。从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95亿元,同比减少3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4.95亿元,同比增长38.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3.52亿元,同比增长86.3%。从到位资金情况看,1-6月份,到位资金50.13亿元,同比增长22.3%。从项目个数上看,今年1-6月有132个,与去年同期的146个相差14个。
但预计全年的形势比较严峻。一是后续项目稀少。2011年全年共213个投资项目,今年到6月份才132个项目。二是亿元项目较少。去年亿元项目共37个,1-6月有12个亿元项目动工,7-12月有25个新亿元项目。而今年1-6月尽管也有18个亿元项目,但是7月以后的亿元项目微乎其微,据目前统计,仅有可能的亿元项目有:鑫利生物科技、利成冶炼2.5万KVA矿热电炉生产线、凯迪生物质发电工程、工业园新区物流园、白水镇果蔬物流交易中心、祁冷一级公路、县政务大楼、唐家岭客运站、云绿特色老年公寓项目9个,但这些项目今年能否顺利开工还不确定。三是投资额较小。从计划资金上看,今年1-6月132个项目的计划总投资是901459万元,累计完成投资为71.9亿元,未完成投资为18.2亿元,也就是下半年可用的投资数。今年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是144.39亿元,预计增幅35%,那么7-12月的投资任务就是100.14亿元,减去1-6月132个项目的后续可用数18.2亿元为81.94亿元,也就是今年7月至12月必须新增的投资项目完成81.94亿元才能完成全年增幅35%的目标,因此,要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相当艰巨。
2、房地产开发投资:1-6月预计完成3.83亿,同比增长32.07%。今年1-4月份基本上是负增长,主要是因部分企业未及时入统计引起。5月份祁阳海盟房地产公司入统以来,由他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滨江豪庭”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迅速将祁阳县房地产投资增幅由负增长拉回到上升态势。
(四)消费市场较为繁荣,但城乡消费并不平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56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5.8%。全县消费品市场延续了上年以来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市场仍趋于活跃。城镇市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152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6.2%.乡村25408万元, 较上年同比增长8.7%。一是限额以上企业销售持续快速增长。1-6月,限额以上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750万元,按可对比限额以上企业统计较上年同期增长22.6%;二是居民生活必需品消费保持较高增速: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乡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受春节,清明,五一期间广大商家促销活动和大批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食品、饮料、烟酒类消费增长较快,1-6月,食品、饮料、烟酒类实现消费387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6%。住宿、餐饮实现消费412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8%。三是居民消费升级步伐加快。是由于受元旦小长假、春节黄金周、“五一”等节日需求带动以及物价上涨双重因素的影响,大类商品销售呈较快增长态势。四是惠民政策带动消费需求。随着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惠农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有效拉动了家用电器和汽车市场消费需求。1-6月,全县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实现销售总额9510万元,同比增长24.2%,汽车类实现销售收入2930万元,同比增长36.3%。
二、对策与建议
(一)加速发展新型工业。全力以赴帮助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科力尔电机、皓志稀土做强做大,促进科力尔电机、皓志稀土尽快上市,打造机电行业龙头企业;注册组建钢研集团祁阳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在祁阳白水科技工业园新建4~6条氯化稀土混合物生产线,形成年产3~4万吨氯化稀土混合物生产能力;新建3~4条稀土分离生产线,形成年产2万吨氧化稀土(REO)生产能力;在祁阳工业园新建数条稀土运用深加工线,推动稀土产业链向高端、多极延伸,促进祁阳稀土加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全国稀土深加工基地之一。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优势,以浯溪电站为龙头,大力开发水能、风能、核能及生物质发电等新兴能源项目建设,今年,力促武汉凯迪2×2.5万KW生物质发电建设项目审批和开工建设,确保年内实现规模工业产值7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以富士康、美的电器等国内知名企业为依托,加快承接沿海电子加工业,提升我县信息产业水平。确保清洁能源、轻纺制鞋、生物制药三大战略新兴产业尽快成为我县支柱性产业。
(二)加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责任,确定每个项目的推进主体和责任人,排出每个项目的时间进度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要素需求,推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快推进湘妹食品、东骏纺织、322国道绕城公路等在建项目建设,加快祁阳海螺水泥二期工程审批和建设步伐,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围绕“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这条项目推进的主线,确定每个项目的推进主体和责任人,排出每个项目的时间进度表,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多方面增加投资渠道和资金来源。
(三)加快企业和项目入统。去年全县新入统企业只有美星光电、凯盛、钰源和创新等4个企业,其中稀土企业占2个。由于去年以来稀土行业生产下滑,影响了全县工业经济运行,因此必须加强规模工业入统工作,扩充规模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重点抓好湘祁水电站、诚信鞋材、凯强鞋业(卡洛驰)、晨日塑料等4家企业的入统工作。同时要强化乡镇和部门责任,着力抓好 “四上”企业数据联网数据直报工作,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加温活跃消费市场。“家电下乡”惠农政策,不仅提高了农民的购买能力,而且加快了农村消费升级,活跃了农村消费市场。因此,要用足用活家电下乡政策。对家电下乡产品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微波炉等十大类,要指定销售网点购买家电下乡产品的消费者,给予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还为进一步方便消费者领取补贴款,凡符合政策享受对象的消费者,持居民身份证和户口簿前往所在地指定家电下乡销售备案网点购买,并与销售网点签订“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代垫直补申领委托书”就可直接在销售网点领取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同时,还要组织人员到农户家中实地察看家电使用情况,防止家电下乡惠农资金虚报冒领。
(五)加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投资,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依托地域资源,优化农村资源配置,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水利、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优化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