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 祁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复制链接]
查看: 566|回复: 0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18-6-20 14:5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祁阳:整治农村人居环境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通讯员 全辉 陈智勇



  祁阳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街道)、560个村(社区),总人口108万。2017年以来,祁阳县委、县政府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揽,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示范引领,开展全面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年,全县多元筹集资金近4亿元投入农村环境整治,完成乡村营造林18.2万亩,种植绿化大苗20.5万株,建设文化小游园68个;清运积存垃圾4.8万吨,拆除空心房53万平方米,清除路障4.5万处,房屋穿衣戴帽4700户,外墙装修252万平方米;改厨1.1万户,改厕1.2万户,改栏4196处;新建沼气池2700多口,改水1.1万户。镇容镇貌、村容村貌、院容院貌、户容户貌焕然一新,走出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祁阳路径”,受到来祁视察的省市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充分肯定。

  坚持问题导向 瞄准难点痛点突破

  祁阳是百万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有80万农村人口,并村改革后还有560个行政村(社区),农村建设无规划、环境脏乱差、公共服务建设滞后等问题,成为农村肌体的最大顽疾、乡村振兴的最大难点、群众反响强烈的最大痛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县委、县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和民生情怀,面对“老大难”问题,不推、不躲、不拖,果断决策,迎难而进,借鉴学习浙江安吉经验,出台《祁阳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三年行动方案》1+6文件(“1”即该行动方案,“6”即与之配套的整治行动考核验收办法、创新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农村村民规范建房工作方案、改厕工作方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方案、城乡民居设计图集)。“一拆”:拆除危房空心房。开展农村“一户多宅”专项清理整治,重点对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农村自主迁建户中的非法“一户多宅”清理整治,集中力量清理拆除农村长期无人居住和维护、破败不堪的危房空心房;拆除有碍观瞻、闲置、废弃的危旧坑式茅厕、猪牛栏、杂房、土坯房、残墙断壁;拆除不符合“一户一宅”政策的老旧房;拆除侵道占路的私搭乱建、违法建筑、围墙圈地。“二改”:改水、改厕。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运行监管专业化”,采取新建、改扩建、配套、联网等措施,有序推进农村集中连片供水,确保农村供水优质、安全、充足、经济、惠民。实施“厕所革命”,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鼓励和推进农户用厕退街、进院、入室,消除连茅圈和简陋旱厕,引导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三种”:种树、种花、种果。推行森林禁伐减伐十年行动,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在村道两旁、房前屋后栽种绿化大苗,山塘河边植树栽柳,荒山荒坡植竹种树;在庭院周围、田间院头种花种草,进行绿化美化;在院落空地、空闲旱土、宜果荒山发展特色水果。“四清洁”: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清洁能源。清洁家园——全面清理村主支道路、集贸市场、公共场所、公路沿线、沟渠内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入河”;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行动,彻底清理农户房前屋后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实行户集、村收、镇中转、县处理,推行“垃圾不落地”定时定点收集模式,实现70%以上的城乡生活垃圾最后集中到祁阳海螺水泥窑协同生产线处理。清洁水源——全面开展乡村水环境综合整治,消除农村黑臭水体。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黎家坪、白水、白竹、科技工业园等污水处理厂;全面禁止水库、山塘投肥养鱼。清洁田园——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控制并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生产废弃物清捡集中整治,开展“田间地头顺手捡”行动,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清洁能源——大力推广“气代煤”和“电代煤”等清洁能源模式,实现75个省重点贫困村光伏发电全覆盖。通过上述行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小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竹山村被评为国家级文明村,小江、竹山、唐家岭、九洲、八尺等村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去年,茅竹镇三家村建设田园综合体,深入实施“一拆二改三种四清”行动,拆除空心房1.8万平方米,外墙装修1.2万平方米,修建环村道3.2公里,实现户户通;新建成村级党建服务中心1个、村级大舞台1个,兴修沥青公路8公里;引进广州火田环保公司,建成生活污水一体化生物处理池3个,对180户农户的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建成生活垃圾收集点60处,全村生活垃圾实现分类收集、处理;村内德辉蔬菜产业园全部实行标准化生产,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对周边农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县建成5个省级美丽乡村、100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潘市镇被评为全省美丽乡镇示范镇,白水镇、观音滩镇被评为全省卫生乡镇,成功地将昨天的痛点、难点,变成了今天乡村建设的亮点、发展升级的拐点。

  注重共治共享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在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中,始终坚持“突出重点、由易到难、以奖代补、村民为主、共治共享”。一是政府作主导。成立强有力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党政联动工作机制,召开千人动员大会和10多次推进会、调度会、现场观摩会,强力推进,宣传造势,做到党委号召、政府主导、人大决议、政协倡议、部门支持、全民参与,公告、标语,宣传车、简报、展板随处可见,实现行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在拆除危房空心房工作中,推行“党员村干带头拆、发动骨干主动拆、机关干部回乡拆、职能部门依法拆、村支两委组织拆”机制;联乡镇的县级领导和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及时调度、一线指导,高位推动;农委、住建、国土、环保等职能部门严格执法,依法拆违;各村(社区)配足力量、分片包干、连续作战,对所有的拆危拆违点设立时间表,倒排工期,实行销号管理。2017年,共依法对200多个村(社区)的53万平方米危房空心房、违法建筑实施拆除,拆出了党心民心,拆出了宜居环境。二是村级唱主角。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基础工作机制,出台《祁阳县全面推进工作“村为主”的实施意见》,督促各村履行工作“村为主”职责,无论是一拆二改还是三种四清洁,都由村(社区)担主责、唱主角。去年,县委对被评为“村为主”单项工作的89个先进村,各奖励1万元;对10个模范村各奖励3万元;对连续三年获评模范村的,授予红旗村,重奖5万元。文明铺镇新塘角村是地处干旱走廊的贫困村,山是石山、水是死水、路是毛路,该村实施“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后,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成了“山披绿、水含情、路畅通”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三是群众当主人。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家园,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将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推进移风易俗、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家庭妇女积极作用。去年县委、县政府公开表彰“十星级文明户”10000户(各奖励100~200元)、“十星级文明示范户”1000户(各奖励1000元),县文明委颁发荣誉牌匾,在媒体通报表彰,并在17个方面给实惠,让农民群众成为真正的主人翁;群众从当初不理解,到后来很支持,再到主动要求拆迁建,可以说群众始终是主人,有50%的群众主动自行拆除老旧空心房,80%以上的新建房按《祁阳县城乡建房图集》施工。比如,椒山村共拆除违章搭棚119处、1465平方米,拆除砖体违章建筑38户、986平方米,清理乱垦菜地4560平方米,改造地面5800平方米,新增和改良绿化面积4960平方米,建成党建小游园,建设休闲亭1座,安装路灯27盏、健身器材9件、文化公益宣传牌69块,过去脏乱差的村变成宜居宜业的示范村。2018年春节,很多从外地回来的农民工都惊叹祁阳大变化,赞叹祁阳变得“天更蓝、地更净、家更美、路更畅、心更暖”。

  突出机制创新 完善环境整治政策

  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部门支持、集体补充、群众参与、多元投入”原则,完善“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政策支撑。一是完善投入建管机制。去年,县财政专项列支2500万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3.2亿元,作为农村环境整治以奖代补资金,主要用于垃圾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道路建设和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出台《祁阳县关于创新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促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有偿回购、集中改造、受托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和农村宅基地,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合理确定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出资责任,建立农村垃圾、污水处理统一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第三方治理。依托“海螺水泥”建成全省第一家“纯环保、无污染、可再利用”的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生产线和一个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解决了近70万人的生活、生产垃圾处理难题。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对积极性高、效果明显、主动申报的村和农户实行重点奖补,并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完善村庄规划管理机制。遵循“规划先行、先批后建、按图建房”的原则,按照“引导集中建房、控制分散建房、推进按图建房、禁止违规建房”的要求,统一编制下发《祁阳县城乡民居设计图集》,形成电子图库,各乡镇(街道)审批窗口免费向村民提供示范图集打印服务,指导选用,引导农村建房既好住、又好看、更省钱。一个自然村落原则上只能参考一种标准图样,统一房屋外观风格;原则上停止5栋以下村民分散建房审批,推动农民建房由分散向集中转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同时注重风貌协调,凸显文化特色,力争今年规范建房率、按图建房率均达到100%。三是完善考核验收机制。坚持重点突出、操作简便、有所创新,出台祁阳县《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美丽乡村“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验收标准及考核奖补办法(试行)》《“一拆二改三种四清洁”行动考核指标与计分办法》,考核以行政村(社区)为单位。县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在每个村(社区)5万元基础奖的基础上,根据村人口规模和考核等级实行8万~20万元不同标准的奖补(各业务部门安排到村的建设项目奖补资金除外),对被评为前10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另外各奖励5万元。

  深化城乡融合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并进,在县域内分级推动乡村振兴,做到县乡村各有抓手、各具特色,探索具有祁阳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一是实施城市“五园五化”战役。围绕打造“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生态、智慧、园林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体目标,以创“国家卫生县城”为突破口,以“一创”带“多创”(创建森林城市、交通模范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新实施城市“五园五化”战役,即:城市建公园、社区建花园、单位建庭园、小区建游园、百姓建家园,做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智能化。2017年,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拆违控违、拆墙建绿,共对186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质,同步对城区62条、50公里道路“白改黑”、绿化亮化,在全市率先建成以十九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祁剧、法制等为主题的特色文化小游园68个,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干部群众反响强烈,纷纷点赞。二是推进特色小镇“10+X”工程。县财政每年安排奖补资金6000万元,引导每个乡镇建设一条特色街、一个文化广场或游园、一所标准学校、一所标准医院、一所敬老院、一个标准综合车站、一座标准自来水厂、一个标准农贸市场、一个垂直式垃圾中转站、一个美丽乡村示范点等10个规定项目和X个自选特色项目。以三年行动计划作指引,现场推进会接二连三,流动观摩会你来我往、你追我赶,激活一池春水,原来小城镇建设被动、无为、盲目的局面逐步改变,多年“江山依旧”的落后局面被打破,新建“10+X”项目158个,黎家坪工业小镇、观音滩贡油小镇、下马渡花卉小镇、茅竹果蔬小镇、潘市红色旅游小镇、肖家茶叶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已现雏形,且来势喜人。三是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确定“一江两线三区” (即百里湘江画廊, G322、G356沿线,三家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园示范区、陶铸故里古韵小镇示范区)乡村振兴办点示范规划,实施兴产业、美生态、育乡风、强治理、富民众“五大行动”,倾斜政策,聚焦聚力,集中突破。三家村田园综合体示范区确定现代农业、美丽乡村、产业扶贫、休闲旅游、退耕还林还湿、河长制“六位一体”集聚发展的建设思路,全村建设草砂道路3.8公里,架设路灯300多盏,在湿地种植樱花、垂柳等树种近4万多株,村内到处是绿树红花,美不胜收,前往休闲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一大批省、市高规格的现场观摩会在该村召开。围绕“陶铸故里古韵潘市”发展定位,实施了陶铸故居、红军学校、红军历史展览馆等建设,开展7村9个传统院落规划制定、项目申报工作。当前,在政府的引导推动下,众多企业、能人看到大美乡村的美好前景与“钱”景,众多社会资金纷纷涌入农村。总投资20亿元的祁阳贵澳现代高效智慧农文旅一体化产业(油茶)示范园,白水湘湖村新乡贤投资近9000万元建成香湖湾度假村,竹山村的竹山雅苑、乌山冲村的金乌别院、陶家冲村的天明山庄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乡村景点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时下,穿行在三家、竹山、八尺等美丽乡村,到处都是醉人的绿色,满眼都是乍泄的芳菲,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