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是疏导公众情绪良方

[复制链接]
查看: 703|回复: 4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1-7 12: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文琦:信息公开是疏导公众情绪良方2009年01月07日 07:47大洋网-广州日报【大 中 小】 【打印】日前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坚持正面宣传与疏导公众情绪结合起来。这一新的提法,切合当前的形势。及时疏导公众情绪,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必须积极研究、摸索。

古人云,“一言兴邦,一言丧邦”,意思是说,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

这话不但说明了舆论具有的巨大力量,也表明了疏导公众情绪的重要性。

客观地看,公众情绪往往具有两面性,它有时候具有强大的创造力,有时候也有着盲目性和破坏性。积极的情绪可能是生产力,消极悲观的情绪则可能是破坏力。此外,近年出现的一种“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现象表明,没有明显倾向性的情绪,也可能借助外部事件引发冲突。面临各种复杂情绪,有关部门必须能够娴熟地激励积极情绪、保护生产力,正确疏导消极情绪,同时,善于发现和平抚潜藏于社会表层之下的不安定情绪。

百姓知情,天下太平。疏导公众情绪,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及时公开相关信息,第一时间披露权威信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那种对真相与事实尤其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秘而不宣、捂着盖着,忽悠百姓利益的做法只能适得其反,酿成更大的消极情绪。

发生于去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近年来我国遇到的少有的巨大天灾。灾区人民不但承受失去亲人、失去家园的悲痛,心理上也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打击。在这个时候,政府第一时间公开信息、展开救援,媒体第一时间组织报道,将抗震救灾等灾区信息及时发布,全民救灾热情被大大激发,使得灾区人民受到了巨大的安慰和鼓舞,情绪迅速稳定下来,积极投入到了抗灾自救。这是一场成功的全民救灾大战,也是成功疏导情绪的范例。其经验证明,及时向社会公布真相,才能化解不良情绪,也才能得到最大多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众志成城,攻克难关。

但是,要真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在一些地方还会经常遇到各种阻力。去年9月份,山西临汾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件,事故共造成254人遇难,在事件初期,当地曾试图瞒报遇难人数。随后,10月份爆出的山西霍宝干河煤矿“封口费”事件,也是足以令人引以为戒的教训。

前天,《瞭望》周刊发文称,鉴于金融危机影响加剧,中小企业停产倒闭增加,大量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加大,社会矛盾有可能尖锐化,2009年或将成为群体事件高发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把正面宣传与疏导情绪更好地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1-7 13: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范公岳楼皆熟读,忧国忧民能几人?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1-7 13: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1-7 15: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积极的情绪可能是生产力,消极悲观的情绪则可能是破坏力.
信息公开是疏导公众情绪良方

dsu_paulsign:classn_11

发表于 2009-1-7 18:5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要信息公开透明,那简直是做梦!
做做梦还是允许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
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